地名:碧山镇 | 隶属:梁平区 |
行政代码:500155115 | 代码前6位:500155 |
行政区域:重庆市 | 地理分区:西南地区 |
长途区号:023 | 邮政编码:405200 |
车牌代码:渝 | 行政级别:镇 |
辖区面积:约38.7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1.49万人 |
人口密度:约385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2个社区、8个行政村 |
地名由来:
因境内有四周陡峭、色碧如玉的碧山寨得名。
基本介绍:
该镇于1992年设立,位于梁平县西部,东邻袁驿镇,南接七星镇,西连大竹县,北倚虎城镇, 地处浅丘平坝地带,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幅员面积38.7平方公里,辖2个乡场,10个村,74个村民小组,人口2.5余万, 318国道横穿东西,碧清路纵贯南北,17条村组公路网络全镇,有丰富的水资源和电力资源,土壤先天肥沃,水稻制种、蚕桑养殖、优质果品、笋竹渔业、水禽养殖、生猪发展等基地建设正向规模化、产业化、集约化发展。集镇建设快速发展,形成了“两纵七横两桥”的场镇格局。基础设施完备,投资环境良好,近年引进了齐圣洗煤厂、豆制品厂、塑料颗粒厂、装饰材料、精米生产、绿竹工艺、塑料编织、建筑建材、肉联厂等大小工业企业
历史沿革:
1958年,建立璧山公社。
1966年9月,改称旭日公社。
1981年6月,恢复璧山公社。
1984年,改称碧山乡,隶属袁驿区。
1992年10月,碧山、清平两个乡合并,建立碧山镇。
区划代码:~001,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因现政府旁有一上百年的古桥,叫黄家桥,由此得名。…[详细]
区划代码:~00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建乡时,土匪较多,社会混乱,人们为达到清静、平安的意愿,得名清平村。负责群众自治组织事务故设立村民委员会。…[详细]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解放初,新中国刚成立,全国上下一片欢腾,斗志昂扬,为庆祝这一历史重要时期,将本村取名为“新元村”意为开创历史“新纪元”。…[详细]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辖区内有一座山寨名为碧山寨,故而取名碧山村。…[详细]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金鸽寨像一道屏障隔断南北两岸,故而得名。…[详细]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2002年,由原铜桥村、铁牛村合并,两村交界处有一座著名的双龙桥,故取名为龙桥村。…[详细]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由原金花村、川主村于2002年合并而成,故而得名。…[详细]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据查,解放前因本村四周是岩,严重缺水,有一个岩边长期有水往下滴,故名为滴水村。1985年全县统一命名时因当时县内有个滴水村先上报,故改名为水岩村。…[详细]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境内有一桥梁,连通原清平乡街道,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新中国建国后,从碧山镇的川立垭至锁口丘由上而下,有一条大沟,一直被称为“小河“,该村因地而得名小河村。负责群众自治组织事务故设立村民委员会。…[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