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莲峰镇 | 隶属:永善县 |
行政代码:530625106 | 代码前6位:530625 |
行政区域:云南省 | 地理分区:西南地区 |
长途区号:0870 | 邮政编码:657300 |
车牌代码:云C | 行政级别:镇 |
辖区面积:约209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2.79万人 |
人口密度:约133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1个社区、13个行政村 |
地名由来:
莲峰镇因镇人民政府驻地背靠五莲锋,山峰突兀,五峰并峙,形似五瓣莲花初绽,故名莲峰。
基本介绍:
位于县境南部,与伍寨、水竹、黄坪、万和、墨翰5乡为邻,面积209平方公里。乡驻地莲峰城,位于昭永公路中点线上,海拔2200米,距县城100公里,莲峰城后五莲峰山山峰兀立,五峰并峙,形似五瓣莲花初绽,故名“莲峰”,为永善八景之首。莲峰城是一古城,永善建县之初为彝目普伍所居之台都地,雍正八年(1730)至1951年3月为永善县城,故有“老永善”之称。辖莲峰、楠林、新店、狮田、米田、六井、后山、黑寨、大荡9个村民委员会,145个村民小组,总人口5119户,18557人,其中彝族180户,674人;回族239户,938人;苗族122户,424人、苗、彝1895人;哈尼族1户,3人。境内地形复杂
荣誉排行:
2021年3月,莲峰镇入选2020年云南省卫生乡镇名单。
历史沿革:
清朝,建县之初为彝目普伍所居之台都地,清雍正八年(1730年),设为永善县城。
1951年,县城迁往井底(今溪洛渡镇),县城驻莲峰达221年之久,故有老永善之称。
1950年至1953年9月,设永善县第一区。
1954年10月,改称第六区。
1958年10月,改公社,乡改大队,辖区划出黄坪归黄华,莲峰更名红星公社,划出大荡、官寨,建立畜牧场。
1962年3月,公社改区,恢复莲峰名,大队改公社,牧场并入莲峰区
区划代码:~001,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因境内有一山,五峰并峙,形似五瓣莲花初绽,故名莲峰。…[详细]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本村有茂密的森林,又位于莲峰南部,故称南林。…[详细]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清雍正初年即有人居住,县城至米贴迁至莲峰后,是下半县到县城的必经之路,有人在此地设店,招待过往旅客,故名新店台,命名新店村。…[详细]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本村境内有一个小山包,状如雄狮,且周围田多,故称狮田。…[详细]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本村驻地有成片的稻田,每年丰收大米,故称为米田。…[详细]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此地连续有六处泉眼,人们为饮水方便,掘地坑为井,故名六井。…[详细]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本村位于五莲峰背,故名后山。1950年5月至1958年9月属南林乡,1958年10月至1961年9月属莲峰管理区;1961年设后山公社属莲峰区;19…[详细]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常年有雾,光线昏暗,而得名黑寨。1950年属莲峰镇称黑寨乡;1953年属莲峰区称黑寨乡;1958年属红星人民公社称黑寨管理区;1962年属莲峰区称黑…[详细]
区划代码:~20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地形似盆地,中间像个大窝凼,故名大凼,人们以“荡”代“凼”,就简称大荡。…[详细]
区划代码:~21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清兴绪末年建集市,因乡霸横行,习称“万恶场”,后人们愿望和睦团结雅化“万和”。…[详细]
区划代码:~21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84年体改中由万和乡划出新建,以和平建设之意得名和平。…[详细]
区划代码:~21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由松山、田湾两个自然村合并,并取两村名的首字,命名松田。…[详细]
区划代码:~21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当地风水先生根据当地风水和镇长姓氏取名文谭。…[详细]
区划代码:~21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明朝末年有彝族土木(俗称官家土司)住此,故得名官寨。…[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