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新华乡 | 隶属:腾冲市 |
行政代码:530581210 | 代码前6位:530581 |
行政区域:云南省 | 地理分区:西南地区 |
长途区号:0875 | 邮政编码:679100 |
车牌代码:云M | 行政级别:乡 |
辖区面积:约122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1.37万人 |
人口密度:约112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6个社区、5个行政村 |
地名由来:
取建设新中华之意命名。
基本介绍:
新华乡位于腾冲南部,处在保山、德宏“两州市”和腾冲、龙陵、梁河“三县市”交汇处,全乡辖11个村(社区)委会、88个村民小组,2023年末新华乡户籍人口4825户18124人。乡情可概括为六个方面:山区之乡。全乡国土面积122平方公里,境内多山,坝区占4%,山区、半山区占96%,广大群众多数处于住山种坝状态。通过扶贫对象调整,深度贫困乡已整乡脱贫退出,目前全乡有脱贫户1627户6912人,监测户243户880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任务仍然艰巨。笤帚之乡。新华乡粽叶史起源于一百六十余年前,其根可入药,棕叶可制草帽、祛味,粽叶穗可扎笤帚;种植笤帚苗980余亩,产值400余万元
荣誉排行:
2021年3月,新华乡入选2020年云南省卫生乡镇名单。
历史沿革:
明代时期,属刀氏土司所辖。
清道光二年(1822年),属蒲窝练。
民国十八年(1929年),属第二区新华乡。
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更名新华乡。
1949年12月,属新华区。
1950年10月,属第九区。
1958年11月,属跃进公社。
1959年3月,更名新华公社。
1963年1月,属蒲川区。
1964年,复为新华公社。
1984年11月,为新华区。
1988年12月,改新华乡。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210,为乡中心区。
中心,为区域名,包括诸多小村落。意为全乡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之地。…[详细]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最初村民在此地开了一大片稻田,后有人家迁来居住。…[详细]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本村旁有一个天然形成的塘子,塘子旁有一棵弯腰树,弯树映入塘中水面,忽隐忽现似“龙影”而得名龙影塘,后有人迁来居住形成村落。龙塘,为区域名,包括诸多新自…[详细]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相传此地有一口水井称“龙井”,后有人迁来居住形成村落。龙井山,为区域名,包括诸多新自然村。…[详细]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龙洒,又名洒谷洞。傣语,由“洒户东”演化,译意为“坝子头寨子”,形成的村落。龙洒,为区域名,包括诸多新自然村。…[详细]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相传此地生长了许多梅子树,后有人迁来居住形成村落。…[详细]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邦户,傣族译音地名,即缓坡上方之意。相传曾经有傣族在此居住过。邦户,为区域名,包括诸多新自然村。…[详细]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最初有何姓人家迁来居住。民国末期为第三保,解放后为新华乡第十一村,1963年至1979年属邦户大队,1979年后为何家寨大队,1984年为新华区何家寨…[详细]
区划代码:~20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本村过去有个老人叫张太和,后人为了纪念此老人,以此称呼。太和,为区域名,包括诸多小地名,意为太平祥和之意。…[详细]
区划代码:~21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此地最初没有名字,后有人前来居住,称呼新山。新山,为区域名,包括诸多小自然村。…[详细]
区划代码:~21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相传,大、小蒲窝两土司官划分疆界之时,两人各从原地行走出发到两官相见之地划分为蒲川、新华之界,称呼为官接,后有人迁来居住形成村落。…[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