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大庄镇 | 隶属:双柏县 |
行政代码:532322102 | 代码前6位:532322 |
行政区域:云南省 | 地理分区:西南地区 |
长途区号:0878 | 邮政编码:675100 |
车牌代码:云E | 行政级别:镇 |
辖区面积:约557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1.98万人 |
人口密度:约36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1个社区、12个行政村 |
地名由来:
大庄镇因镇人民政府驻大庄村得名。大庄村因较好,是境内较大的村庄得名。
基本介绍:
大庄镇位于双柏县城东北部,地处东经101°38~101°47′,北纬24°38′~24°42′。东与禄丰、易门交界,南与法脿镇接壤,西与妥甸镇山水相连,北与楚雄市、禄丰县相邻。全镇国土面积557平方公里。镇政府驻地距离县城32公里,彩路建设后,距离省城昆明142公里。玉楚高速建设项目已经启动,正在建设施工便道。大庄镇辖大庄、尹代箐、各三郎、洒利黑、木章郎、普妈、普岩、柏子村、干海资、代么古、麻栗树、桃园、杞木塘13个村(居)委会,181个自然村,235个村民小组。境内最高海拔2269米(大哨山),最低海拔(大河边)1270米。沙甸河由西南向东北流穿全境,后注入绿汁江。大庄交通区位优势明显,土
荣誉排行:
2021年3月,大庄镇入选2020年云南省卫生乡镇名单。
文化旅游:
大庄苏家祠堂:大庄苏家祠堂,坐落于大庄镇大庄街正中,座向向东,背靠犀牛山,面临沙甸河。它始建于清朝康熙年间(1694年),建筑完工时,有正厅房屋三间、厢房十二间、面房六间(含戏台)、耳房二十
历史沿革:
清代时期,属坞下。
民国时期,属庆和乡。
1950年,属二区(大庄区)。
1958年,改大庄公社。
1984年,改大庄区。
1987年,改大庄乡。
2002年4月,大庄乡改镇。
区划代码:~001,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大庄原称苏庄,苏姓人首居,后因居民增多村庄扩大,改名为大庄,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从前村旁箐边的大树上生长着一些大包包(囊状瘤子),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彝语地名。各三意为走累,郎意为箐,意为人们走累歇脚的地方。…[详细]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彝语地名。洒利意为桃梨果,黑意为多。彝语意为核桃树多的地方。…[详细]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彝语地名。由原名“白章郎”音译演变,白章意为很长的山坡,郎意为箐。彝语意为建在箐边很长的、半山坡上的村子,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哈尼语地名。普意为村寨,妈意为大,意为大村子。…[详细]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彝语地名。彝语普鲁厄谐音,意为芒草茂盛的地方,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彝语地名,意为山脚下的村子,村委会驻柏子村。…[详细]
区划代码:~20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彝语地名。“则么姑”谐音。则么意为椎栗树,姑意为山凹,意为村居椎栗树多的山凹,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1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干海资村是云南省楚雄州双柏县大庄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1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村旁麻栗树多,故名。1950年为麻栗树乡;1958年改为大庄公社麻栗树管理区;1961年改为大庄区麻栗树公社;1967年改为大庄公社麻栗树大队;19…[详细]
区划代码:~21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村周围有许多桃树,村委会驻桃园。本村始建于1950年前,1950年为双柏县第二区(大庄区)桃园乡;1958年为大庄公社桃园大队;1961年为大庄区桃…[详细]
区划代码:~21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彝语地名。杞木:马鹿,意为马鹿栖息的窝塘。…[详细]
“谷花鱼”以肉质细腻、鱼刺软、汤鲜味美而闻名,产于双柏县-镇该镇2011年共种植水稻11210亩,有5200亩养殖了谷花鱼。谷花鱼可做腌谷花鱼特点:鱼味鲜香,色香味俱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