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沙溪镇 | 隶属:剑川县 |
行政代码:532931104 | 代码前6位:532931 |
行政区域:云南省 | 地理分区:西南地区 |
长途区号:0872 | 邮政编码:671300 |
车牌代码:云L | 行政级别:镇 |
辖区面积:约288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2.08万人 |
人口密度:约72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14个行政村 |
地名由来:
因流经境内河溪中多有沙石,而传说沙又为古代昆明族一个部落称号,故而得名沙溪。
基本介绍:
沙溪镇位于剑川县东南部,距县城32公里,地处大理风景名胜区与丽江古城之间,国土面积288平方公里,坝区面积2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3856亩。全镇辖14个行政村,49个自然村,76个村民小组,5399户、23532人,是一个以白族为主,汉、彝、傈僳族共居的少数民族聚居地。
沙溪地处金沙江、澜沧江、怒江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老君山片区东南端,位于大理、丽江、香格里拉三大旅游热区之间,澜沧江水系黑潓江由北至南纵贯全坝,形成“一江下沙溪,古道绝寺登”的典雅古朴、清新自然的格局。沙溪境内名胜古迹众多,有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石钟山石窟、兴教寺,世界纪念性建筑遗产——被誉为“茶马古道上唯一幸存的古集市
荣誉排行:
2022年12月,云南省农业农村厅评定沙溪镇为2022年云南省绿美乡镇。
2017年8月,沙溪镇被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认定为第二批全国特色小镇。
2014年7月,沙溪镇被国家住房城乡建设部等七部委确定为全国重点镇。
2007年5月,沙溪镇被建设部、国家文物局公布为第三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文化旅游:
沙溪古镇位于云南省大理州剑川县西南部,地处金沙江、澜沧江、怒江三江并流自然保护区域东南部,位于大理风景名胜区与丽江古城之间,远近闻名的石宝山就在这里。沙溪是一个青山环抱的小坝子,总面积287
海云居位于宝相寺以东3千米处,是进入石宝山风景区的第一座佛教寺庙,位于石宝山山门左侧的石伞山麓。它坐西南朝东北,面对一碧如洗的剑湖,遥对丽江玉龙雪山,位置得天独厚。海云居是清康熙年间剑川高僧
寺登街古建筑群位于剑川县沙溪镇,年代为民国。类别为古建筑。寺登街古建筑群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剑川回龙庵位于剑川县沙溪镇,年代为1710年。类别为古建筑。剑川回龙庵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慈荫庵与玉皇阁位于剑川县沙溪镇,年代为清。类别为古建筑。慈荫庵与玉皇阁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历史沿革:
唐前期南诏兴起之初,沙溪便是洱海流域北部的一个“诏”(矣罗实诏),属统帅楚雄州西部至大理州境内各少数民族羁縻州的剑南道姚州都督府。
明代以前,沙溪曾被称为“杀退”、“杀腿”。
明代后期,使用“沙溪”之称,《徐霞客游记》中称:“剑川湖之流,合驼强江出峡贯于川中,所谓沙溪也。
其坞东西阔五六里,南北不下五十里,所出米谷甚盛,剑川州皆来取足焉。
”此处的“剑川湖,在剑川州东,周数十里,流入赵州境”。
“驼强”即“
沙溪(寺登)区域是茶马古道上惟一幸存的集市,有完整无缺的戏院、旅馆、寺庙、寨门,使这个连接西藏和东南亚的集市相当完备。寺登街元末明初称:“南坛”,意即…[详细]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49年以前属仕登镇第二保;1952年土改建乡时称东南乡;1958年公社化时称东南管理区;1962年调整为东南公社;1970年称东南大队;1984年…[详细]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取华丛山之华,龙门箐之龙,因华丛山与龙门箐均在村旁,故而得名华龙村民委员会。…[详细]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8年,江长坪(南江坪、北江坪、西江登)与四联(段家登、大木度、金树禾、北庄—)分开,与麻子地傈僳族队合为北龙管理队,1962年调整时称北龙公社;…[详细]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本村由四个(段家登、大木度、北庄、金树禾)自然村组成,故而得名四联村民委员会。…[详细]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49年以前属仕登镇第五保;1952年建乡时与沙登合为甸头乡;1958年公社化时为甸头管理区;1962年调整为甸头公社;1970年后称甸头大队;19…[详细]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取沙登村之沙与黄花坪村之坪字,合而得名沙坪村民委员会。…[详细]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49年以前该大队属称沙乡辖,1952年改建乡时属沙坪乡;1958年公社化后与沙坪分开,改建为石龙管理区;1962年调整期改称石龙公社;1970年后…[详细]
区划代码:~20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49年以前,长乐为仕登镇第七保;1952年土改建乡时与文凤合为乐凤乡;1958年公社化时为乐凤管理区;1962年调整时与文凤分开,为长乐公社;19…[详细]
区划代码:~210,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因其辖区内有鳌峰山,凤凰山,两山各取一字,得名鳌凤村。村委会因此得名。…[详细]
区划代码:~21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1958年取“共产党是灯塔”意,以“灯塔”二字为村名,故而得名灯塔村民委员会。…[详细]
区划代码:~21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村位于沙溪坝子南端,故而得名溪南村民委员会。…[详细]
区划代码:~21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村委会辖区内白龙潭村建水轮泵电站,电灯闪烁如红星,得名红星村。村委会因此得名。…[详细]
区划代码:~21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1952年辖内上江坪、下江坪、东富乐、西富乐、米子坪、西伙山、东北甸等连为一乡,故而得名联合村民委员会。…[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