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云鹤镇 | 隶属:鹤庆县 |
行政代码:532932101 | 代码前6位:532932 |
行政区域:云南省 | 地理分区:西南地区 |
长途区号:0872 | 邮政编码:671500 |
车牌代码:云L | 行政级别:镇 |
辖区面积:约17.7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3.91万人 |
人口密度:约2209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3个社区、3个行政村 |
地名由来:
云鹤镇因境内著名古建筑云鹤楼得名。
基本介绍:
云鹤镇地处云南省大理州西北部,位于鹤庆坝子中心,是鹤庆县城所在地,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和信息中心。全镇国土面积17.7平方公里,海拔2197米,属亚热带季风气候,2017年年平均气温14.6℃,年降水量1150.4毫米。云鹤镇辖东升、仓河、文峰3个社区居民委员会和菜园、秀邑、新生邑3个村民委员会,17个自然村,87个村(居)民小组,全镇总户数8909户,总人口23786人,其中农业人口5775人,耕地面积4197亩。镇党委下设 6个党总支,党支部43个,党员1105人。
云鹤镇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自然风光优美,民俗民风纯朴,被誉为“文献名邦”。云鹤楼、文庙、红军长征纪念碑、螺髻峰
荣誉排行:
2009年1月,云鹤镇上榜第二届全国文明村镇名单。
2005年10月,云鹤镇上榜第一届全国文明村镇名单。
2004年12月,环境保护部授予云鹤镇第三批全国环境优美乡镇称号。
文化旅游:
云鹤楼大理州鹤庆云鹤楼始建于明正德九年(1514年),后毁于战火,清康熙五十年(1711年)鹤庆州通判署府事佟镇倡导建楼,中置钟、鼓各一,俗称钟鼓楼。清道光十五年(1835年)又重建,光绪二
鹤庆文庙鹤庆文庙位于鹤庆县城西南隅,始建于元,明洪武二十九年(1396年)迁于今址。鹤庆文庙现存大殿为重檐歇山顶建筑,崇祯五年(1632年)由丽江土司木增所建。徐霞客有“文庙宏整,甲于滇中”
鹤庆黄龙潭位于鹤庆古城西南螺峰山脚下的黄龙潭景区(包括黄龙潭、朝霞寺),是省级黄龙潭风景名胜区的重要组成部份。该景区距县城2千米,是著鹤阳八景之一:“螺峰野色”。黄龙潭分为上、中、下三潭相串
朝霞寺位于螺峰山上,建于明成化十年(1474年)。寺有四刹(上圣庵、霞清宫、观音阁、娘娘庙),今只有霞清宫存在,其它三刹已毁。
历史沿革: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云鹤镇属第一区。
1961年,定名城关镇。
1984年4月,更名云鹤镇。
2001年3月,原城郊乡的菜园、秀邑、新生邑3行政村划归云鹤镇。
区划代码:~001,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因该社区居委会驻地在云鹤镇东升巷,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002,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云鹤镇原老城区云鹤楼往西有一条长330米,宽5米的街道,中部有一石桥,清康熙年间桥头建有“广丰仓”,故名仓桥,街道随之得名仓桥街。因居委会驻仓桥街旁而…[详细]
区划代码:~003,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为2016年新增社区。因社区内有文峰村(历史上本村北面曾建有文峰寺庙),已被大众所熟知,得到居民们的认可,便于记忆,既有文化上的传承,又符合地理位置需…[详细]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2001年3月得名。解放初,菜园属一区。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属城郊公社,1959年为城郊(金星)公社菜园管理区,1961年至1963年撤公社改区,管…[详细]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原名“小邑”,后演化为”秀邑“,取山清水秀之意;村委会驻秀邑村,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2001年3月得名。解放初属鹤庆县一区,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为城郊公社新生邑乡,1959年人民公社化时为城郊公社红旗管理区,1961年至1963年撤…[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