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阿热力镇 | 隶属:温宿县 |
行政代码:652922103 | 代码前6位:652922 |
行政区域: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地理分区:西北地区 |
长途区号:0997 | 邮政编码:843000 |
车牌代码:新N | 行政级别:镇 |
辖区面积:约199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2.04万人 |
人口密度:约103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16个行政村 |
地名由来:
因地处库木艾日克与托什干两河中间,形成四面被水包围的岛,故取名“阿热力”。因音译为“阿热勒”。为“岛”之意。
基本介绍:
温宿县辖乡。1958年建阿热力公社,1984年改乡。位于县城西南,距县城33.5公里。面积199平方公里,人口1.8万,有维吾尔、汉2个民族,其中维吾尔族占97.3%。辖尤喀克麦盖提、结格吉、依尔玛、吾斯塘博依、吐尔拜提尤喀克买里、吐尔拜提阿热买里、吐尔拜提喀拉都维、皮亚其、乌尔其托万买里、夏合吐尔、巴格其艾日克、阿克哈尼喀、喀什博依、托万麦盖提、提格艾里、夏合吐尔、巴格其艾日克、阿克哈尼喀、喀什博依、托万麦盖提、提格艾日克等15个村委会。农业以种植水稻、玉米、棉花、亚麻、大豆为主。牧业以牧养牛、羊为主。
历史沿革:
1950年,为温宿县第四区。
1954年将四区的恰格拉克新编为八区。
1957年将八区仍并入阿热勒四区。
1958年成立阿热勒人民公社。
1962年温宿县从阿克苏县分出,改为阿热勒公社。
1984年建乡。
2002年撤乡设镇,沿用至今。
区划代码:~20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本村地处岔道口上而故名。依尔玛,意为岔道。…[详细]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本村地处渠边而故名。吾斯塘博依,意为渠边。…[详细]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据传从前这一带有座烽火台,因此村在烽火台的前面,加之本村委会和吐尔拜提阿热买里村委会、吐尔拜提喀拉都维村委会系同一管理区,并在这两个村委会上面,故而故…[详细]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地处吐尔拜提尤喀克买里村委会和吐尔拜提阿热买里村委会中间而故名。吐尔拜提阿热买里,意为烽火台前面之间的村。…[详细]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乌尔其托万克买里村是新疆阿克苏地区温宿县阿热力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本村过去有一座用树枝和土搭建的烽火台,故而得名。意为树枝建的烽火台。…[详细]
区划代码:~20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村中农民喜种植果树,加之村里有条水渠流经,故得名。巴格其艾日克,意为园丁水渠。…[详细]
区划代码:~21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本村周边大杨树多而故名。汉语,原辖琼铁热克买里的译音为大杨树。…[详细]
区划代码:~21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本村建在河岸处而故名。喀什博依,意为岸边。…[详细]
区划代码:~21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相传很早以前,这里曾是麦盖提部落居住过的地方,加之本村地处尤喀克买盖提村下边而故名。下面的村庄部落。…[详细]
区划代码:~21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本村地处陡坎渠边而得名。意为陡坎渠。1956年转为高级社。1958年为阿热勒公社塔格艾日克大队。1968年改编为15大队。1978年恢复塔格艾日克大…[详细]
区划代码:~21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本村从前生长很多沙枣树,村民用沙枣树做檩子,故名。结格吉,意为沙枣树檩子。…[详细]
区划代码:~21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本村发展全面硕果累累而故名。汉语,意为花果盛开的地方。…[详细]
区划代码:~219,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相传很早以前,这里曾是麦盖提部落居住过的地方,本村又处于部落驻地上方,因而得名。尤喀克麦盖提,意为麦盖提上方。…[详细]
区划代码:~22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村境有个黑色土丘而故名。意为黑土丘。1950年前系行政村,属明德乡管辖,1958建立初级社,属阿热勒四区管辖。1956年转为高级社,1958年为阿热…[详细]
区划代码:~22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这里人擅长走路而故名。皮亚其村,意为擅长走路。…[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