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巴格艾日克乡 | 隶属:且末县 |
行政代码:652825203 | 代码前6位:652825 |
行政区域: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地理分区:西北地区 |
长途区号:0996 | 邮政编码:841000 |
车牌代码:新M | 行政级别:乡 |
辖区面积:约48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4083人 |
人口密度:约85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6个行政村 |
地名由来:
巴格艾日克,维吾尔语,意为果园水渠;沿渠两侧多果园,故名。
基本介绍:
且末县巴格艾日克乡位于县城以北4.5公里处,东临车尔臣河,西接英吾斯塘乡,南靠托格拉克勒克乡,北于苏尕克布拉克开发区接壤,总面积48平方公里。下辖克仁艾日克村、科台曼艾日克村、巴格艾日克村、阿其玛艾日克村、江达铁日木村、其盖喀什村共6个行政村,21个村民小组居住着维、汉、回、满、蒙古、傣6个民族,全乡共有农户732户共3765人,少数民族3606人,占83.3%;汉族352人,占16.7%。
巴格艾日克乡是一个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乡,境内有车尔臣河第二分水枢纽,车尔臣河流经阿其玛艾日克村和江达铁日木村。天然草场近3万亩。全乡耕地11659亩,农作物主要有小麦、玉米、棉花等。2003 棉
文化旅游:
坚达铁日木烽火台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且末县巴格艾日克乡江达铁日木村南约0.9千米。地处塔里木盆地南缘、阿尔金山北麓、车尔臣河河谷平原区北部绿洲带的农耕区中一座较高大的土包上
历史沿革:
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实行保甲制后,从托克拉克勒克村迁移农民在巴格艾日克乡一带开荒种田,培植果木,逐渐形成巴格艾日克村。
1951年,为第二区巴格艾日克乡。
1958年10月,分属于第二、四公社。
1962年5月,析置巴格艾日克公社。
1969年,巴格艾日克公社改为胜利公社。
1978年,恢复原名巴格艾日克公社。
1984年,巴格艾日克公社改巴格艾日克乡。
区划代码:~20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地势高低起伏,后来村民平整土地,开垦并修新渠,而得名。阿其玛艾日克,意为荒地中的水渠。…[详细]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210,为乡中心区。
因园中有渠穿过,故而得名。巴格艾日克,意为园中的渠。…[详细]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绰号叫江达的人在此种地而得名。江大铁日木,意为绰号叫江达的人种的耕地。…[详细]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此地地势东西低,中间高,乡干渠从村中间穿流而过,故而得名。科台买艾日克,高渠之意。…[详细]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曾有个叫克仁的人在此挖渠,故而得名。克仁,意为人的绰号,艾日克,意为水渠。…[详细]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堤坝边上长有野麻,而得名。其盖喀什,意为堤上有野麻。…[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