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喀拉喀什镇 | 隶属:墨玉县 |
行政代码:653222100 | 代码前6位:653222 |
行政区域: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地理分区:西北地区 |
长途区号:0903 | 邮政编码:845100 |
车牌代码:新R | 行政级别:镇 |
辖区面积:约29.8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12.17万人 |
人口密度:约4084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35个社区、17个行政村 |
地名由来:
因东临喀拉喀什河而得名。喀拉喀什,意为墨玉。
基本介绍:
【概况】 墨玉镇位于墨玉县中部东侧,东与中外闻名的喀拉喀什河相接,北与吐外特乡接壤,南部与加罕巴格、托乎拉乡相邻,西与芒来乡毗邻。地域为东经 79 ° 43 ′~ 79 ° 45 ′,北纬 37 ° 15 ′~ 37 ° 18 ′。总面积 29.8 平方公里,耕地面积 20374 亩,人均占有耕地 0.59 亩, 2003 年,辖 22 个行政村, 90 个居民小组, 8603 户(农业户 7893 户,非农业户 710 户); 34446 人(男 17113 人,女 17333 人),其中维吾尔族 34176 人,占总人口 99.2% ,汉族 270 人,占总人口 0.8% 。
历史沿革:
清代为和阗直隶州下属喀拉喀什城之巴拉木苏明辖区。
1919年设置墨玉县治后,改属喀牙什明。
1937-1944年,本地分属第一区和第三区6个村。
1944-1948年,建乡镇,本镇分属民生镇、建设镇、良民乡、复兴乡。
1948年,全小乡为大乡,本镇属民生镇、复兴乡、良民乡辖境。
后为城镇和第一区辖境。
1958年成立五一公社。
1978年改称喀帕克拉公社。
1984年,由喀帕克公社13个大队、吐外特公社6个大队、
区划代码:~001,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因该社区所在地居民点以前有一个果园,故而得名。“其尼巴格”,意为“碗一样的果园”。…[详细]
区划代码:~002,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因该社区所在地居民点以前有个大水塘,故而得名。“奥依巴格”,意为“大水塘”。…[详细]
区划代码:~003,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因该社区座落在县城老城区,故而得名。“阔纳协海尔”,意为“老城市”。…[详细]
区划代码:~004,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该社区位于博斯坦北路而得名。“博斯坦”,意为“绿洲”。…[详细]
区划代码:~005,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因该社区以前有一个专门买卖线绳的集市,故而得名。“依甫巴扎”,意为“买卖线的集市”。…[详细]
区划代码:~006,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因此地相对于墨玉县老城区域,属于墨玉县城新城区,故而得名。“英协海尔”,意为“新城”。…[详细]
区划代码:~007,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因该地以前有泉水渗出,故而得名。“斯孜”为,意为“泉水渗出的地方”。…[详细]
区划代码:~008,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因该地以前地处荒凉,如同沙漠一般,故而得名。“库木鲁克”,意为“沙漠”。…[详细]
区划代码:~009,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因该社区所在地居民点名称叫“古则”,故而得名。“古则”,意为“美丽”。…[详细]
区划代码:~010,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因该社区主要为居民住宅区,且建在刚进城区的位置,寓意迎接四方宾客,故而得名。“迎宾”为汉语,意为“迎接四方宾客”。…[详细]
区划代码:~011,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因该社区主要为居民住宅区,希望各族群众居民团结一心,故而得名。“同心嘉园”汉语,意为“各族群众团结一心,共创美好嘉园”。…[详细]
区划代码:~012,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因位于玉石之城,寄望该社区建设的像美丽的玉石闪亮,故而得名。玉华,美丽的玉石。…[详细]
区划代码:~013,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因社区辖区紧靠布拉克路,故而得名“布拉克”,意为“泉”。…[详细]
区划代码:~014,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因社区辖区东临喀拉喀什河,故而得名。“滨河”,临靠河边。…[详细]
区划代码:~015,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寄望社区各民族友好相处、关系融洽、氛围祥和,寓意美好,故而得名。“和谐”,友好相处、关系融洽、氛围祥和。…[详细]
区划代码:~016,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因此地位于火车站附近,故而得名。火车站,火车停靠的地方。…[详细]
区划代码:~017,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因社区辖区紧靠银河北路,故而得名。“银河”,流水在日光照耀下银光闪闪,犹如“银河”。…[详细]
区划代码:~018,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因辖区内有一条玉祖木巴扎路,以路名命名,故而得名。“玉祖木巴扎”,意为“葡萄集市”。…[详细]
区划代码:~019,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取之出产墨玉的喀拉喀什河的美称“玉河”命名而得名。“玉河”,出产玉石的河流。…[详细]
区划代码:~020,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因从同心嘉园社区的拆分新建设立,取“同心同德”之“同德”,与同心社区名称相辅相成,寓意美好,故而得名。同德,同心同志、品行相同。…[详细]
区划代码:~021,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因社区辖区紧靠古勒巴格路,故以此路名称命名。“古勒巴格”,意为“花园”。…[详细]
区划代码:~022,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因此地以前有一个四方大果园,故而得名。“恰尔巴格”,意为“四方大果园”。…[详细]
区划代码:~023,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该社区位于火车站路南侧而得名。因脱贫攻坚工作需要和强化基层组织建设要求,2017年撤销原达里亚博依村建立火车站南社区。…[详细]
区划代码:~024,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此村取名时,该地有一口古井,2017年撤销布拉克贝希村建立布拉克贝希社区,故而得名。“布拉克贝希”,意为“古泉井”。…[详细]
区划代码:~025,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期盼、祈愿该社区各方面随人心愿,人兴事旺,寓意美好而得名。“希望”,指对人或事抱有的心愿、期盼、祈愿。…[详细]
区划代码:~026,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寓意此地聚满物质和精神财富,人民大众享乐其中,故而得名。“宝地”,聚集财富的地方。…[详细]
区划代码:~027,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因该社区辖区所在夏特勒克路,故而得名。“夏特勒克”,意为“欢乐”。…[详细]
区划代码:~028,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以明珠命名,寓意该社区各方面都能像明珠一样闪亮发光,熠熠生辉,故而得名。“明珠”,一种发光的天然宝石。…[详细]
区划代码:~029,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寄希望社区各族群众学文化、人人有知识、做新时代文化人,寓意美好,故而得名。“文化”,有学识、能读会写。…[详细]
区划代码:~030,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因社区辖区内古勒齐路名而得名。“古勒齐”,意为“花匠、种花人”。…[详细]
区划代码:~031,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寓意社区各族干部群众情深意长,团结友好,故而得名。“友谊”,关系友好、情深意长。…[详细]
区划代码:~032,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因社区辖区内以前有一片果园,以“园丁”取名,寓意“勤劳与收获”,故而得名。“巴格齐”,意为“园丁”。…[详细]
区划代码:~033,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取名兴民,寓意易地搬迁而来的居民从今往后事业、生活兴旺发达,故而得名。“兴民”,使大众群众事业发展、心情愉悦。…[详细]
区划代码:~035,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寄望社区群众人人快乐,生活美满,故而得名。“乐民”,喜悦的人、快乐的人。…[详细]
区划代码:~036,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寓意人民大众在党的领导下,共同享受改革开放后的小康生活,故而得名。“同惠”,共同享受。…[详细]
区划代码:~20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本村有人擅长加工黄金首饰,故而得名。“阿勒吞其”,意为“黄金匠”。…[详细]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本村境内有一土崖形似马头,故而得名。“阿特巴什”,意为“马头”。…[详细]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本村每家都有园子,故而得名。“阿热巴格”,意为“中等大小的园子”。…[详细]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本村境内有一土崖形似马头,本村地处下方,故而得名。“阿亚克阿特巴什”,意为“马头地形的下部”。…[详细]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本村以前有一大果园,繁茂遮荫,故而得名。“喀拉巴格”,意为“黑园子”。…[详细]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本村以前有一大果园,繁茂遮荫,故而得名。“托万喀拉巴格”,意为“下面的黑园子”。…[详细]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根据地名命名体现现代文明要求,寄望各族群众在党的温暖下生活更加美好,故而得名。“向阳”汉语,意为“面向太阳”。…[详细]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本村以前是星期一为集市日,故而得名。“都先拜巴扎”,意为“星期一的集市”。…[详细]
区划代码:~209,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长安”汉语,意为“长治久安”,故名。1958年人民公社时期,称为喀帕克拉大队,1984年更名为喀帕克拉村村民委员会,2019年更名为长安村村民委员会…[详细]
区划代码:~21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本村的早期居民多是移居而来,故而得名。“喀亚什”,意为“迁移者”。…[详细]
区划代码:~21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早年本村居民多为制锅匠,故而得名。喀赞,意为“锅”。…[详细]
区划代码:~21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本村居民皆用木杆舂米,故而得名。“库墩”,意为“舂米的木杆”。…[详细]
区划代码:~21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本村居民喜欢在院中种花,故而得名。“其曼巴格”,意为“长满花的院子”。…[详细]
区划代码:~219,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以吉祥嘉言命名。“富民”汉语,意为“人们生活富裕”。…[详细]
区划代码:~22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本村地处一条水渠下游,故而得名。“托万艾日克”,意为“下游的水渠”。…[详细]
区划代码:~222,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因此地地形形状呈椭圆形,而得名。“亚普拉克”,意为“扁的”。…[详细]
区划代码:~223,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因本村距离墨玉县新建大巴扎(新市场)近,故而得名。“英巴扎”,意为“新市场”。…[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