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河南省
>
南阳市
>
南召县旅游
南召县文物古迹介绍
1、
丹霞寺景区
丹霞寺位于南召县东北部,留山镇北五公里处。因后山前岭土质红色,建寺初取名红霞寺、仙霞寺,后更名为丹霞寺。寺庙区后靠蟒垛山,左邻青龙山,右依白虎山,附近有红蜘蛛山,远处有档子山作屏障、玲珑山相照应,气势雄伟而幽静。九龙河自寺前蜿蜒流过,环境优美青秀。丹霞寺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河南省八大名寺之一,伏牛山……
2、
南召楚长城遗址
2000年以来,在南召县11个乡镇发现有长城遗址,经有关专家学者实地考查后,认定为中国最古老的长城遗址——楚长城,2005年南召县人民政府将其中重要的19处遗址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周家寨遗址是楚长城的代表,位于县城西北板山坪镇华山村,面积近40平方公里,由周家寨、卢家寨、王家寨三座山峰构成核心区……
3、
小空山猿人遗址
时代:旧石器小空山猿人遗址位于南阳市南召县小店乡杜庄村东南500米小空山山腰处。西临空山河,东距南召猿人化石地点3公里。在上下相距7米的两个洞穴里,出土大批旧石器和哺乳动物化石。洞穴内有厚约1米的残余灰烬层、300余件石制品和一大批哺乳动物化石,标志着人类走向新的历史文明。从石器打制技术与器形特点看……
4、
云阳文庙
云阳文庙位于云阳镇一小院内。为南召县1980年3月公布的第一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云阳文庙南北长180米,东西宽25米,占地面积为22500平方米。现存建筑有照壁(已改观)、戟门3间、东西庑各8间、明伦堂5间、配殿3间,另有碑碣5通,古柏树2棵,以及伴池、状元桥等,房屋均为硬山式建筑。明成化十三年(1……
5、
下村冶铁遗址
下村冶铁遗址位于太山庙乡下村自然村南部。遗址上现残存冶铁炉7座,除5号炉为地上建筑外,其余为半地穴式结构。炉壁用岩石,炉室有圆形和方形两种。7座炼炉的共同特点是内径大,炉室高。从凝结的炉渣中可见到极为清晰的木炭痕迹。其中6号炉为“炉身”结构。炉西边墓葬里曾出土过绳纹砖,炉北、东、西地面上散存不少瓷片……
6、
杏花山与小空山遗址
南召猿人遗址位于云阳镇阮庄村杏花山,是一处距今五六十万年直立人活动与居住的遗址。遗址南北长98米,东西宽96米,面积约9408平方米。1978年秋,云阳文化分馆郑雪华同志从群众手中收集到化石,上报后,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河南省文物研究所、南阳市文物工作队在化石出土地进行了考古发掘,出土一……
7、
丹霞寺塔林
丹霞寺位于南召县留山镇马窝村,丹霞山南麓,为中原八大名寺之一。丹霞寺始建于唐长庆四年(824年),取名红霞寺,随更名为丹霞寺。据历史记载“丹霞寺始于唐,盛于宋,兵燹毁于元,迄明中兴。”丹霞寺占地面积约两万平方米,现存建筑一百余间,均为清代建筑。整座寺院座东北面西南,整体呈三进院布局,依山就势,前低后……
8、
蚕坡章程碑
石窟寺及石刻类 清光绪十年(公元1884年)蚕坡章程碑位于皇后乡郭庄村小学西侧蚕姑庙内。此处遗址为南召县1980年3月公布的第一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蚕坡章程碑高1.5米,宽0.65米,厚0.2米,落款清光绪十年(1884)。撰文及书丹人为邑优庠生,碑文460字,楷书,概述了南召的自然面貌和农桑在邑……
9、
竹园遗址
竹园遗址位于小店乡凌小庄村竹园自然村西侧。古遗址面积约12万平方米,中部横贯一条小路,东部可见2米多深的断崖。从断崖剖面看,0.15米以上为耕土,0.15-1.5米为黄灰土,1.5-2米处为深灰土,灰层中可见烧过的炭屑,2米以下为黄色生土。断崖上可见大量瓮棺葬,地表散落大批陶器碎片。省、市、县文物工……
10、
小关清真寺
小关清真寺位于云阳镇小关居委会。为南召县1980年3月公布的第一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小关清真寺南北长64米,东西宽56米,总面积3584平方米,始建于清光绪年间。民国20年(1931年)10月,除前排大门和男女水房及北讲堂外,其余全被毁。民国22年由郑州、洛阳、漯河等地回民筹资支援又重建大礼堂;民国……
11、
娘娘庙遗址
娘娘庙遗址位于南河店镇漆树园村娘娘庙自然村东。此处遗址为南召县1980年3月公布的第一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遗址总面积12500平方米,文化层堆积厚1.5-3.5米,遗址上暴露大量战国筒瓦、板瓦片,陶壶口沿、陶片和宋代扒村窑白底黑花釉瓷片、青瓷片等,内含丰富,形成文化层叠压。1976年5月,该村群众马……
12、
南召王庄遗址
王庄遗址位于南河店镇大范庄村王庄自然村西岭之上。此处遗址为南召县1980年3月公布的第一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遗址总面积66000平方米,文化层堆积厚约1.5-3.5米,表面散存大量的红烧土和灰土,内含比较丰富,红陶约占80%。出土器物有红色、灰色夹砂陶鼎、夹砂陶罐、红陶大型夹砂器、敛口钵、盆、束颈瓶……
13、
潘寨新石器时代遗址
潘寨遗址位于留山镇潘寨自然村北侧。此处遗址为南召县1980年3月公布的第一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遗址南接潘寨村,西依留山河,南北长130米,东西宽200米,总面积26000平方米。文化层厚1-3.5米,表面采集遗物多为夹砂灰陶片,约占90%,红陶约占10%,纹饰多为篮纹、方格纹、附加堆纹等。夹砂器以手……
14、
小余坪遗址
小余坪遗址位于板山坪镇小余坪自然村,此处遗址为南召县1980年3月公布的第一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小余坪遗址北靠松河,南依小山丘,面积约100000平方米,文化层厚约0.5—2米。地面暴露遗物主要是陶器,其中红陶约占70%,彩陶约占10%,灰陶约占20%。出土器物有:带指窝纹乳状鼎足、带指甲纹或指窝纹……
15、
亮马台新石器时代遗址
亮马台遗址位于留山镇下关庄村亮马台自然村西侧高地上。此处遗址为南召县1980年3月公布的第一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遗址座落在留山河东岸的河旁高地上。南北长160米,东西长105米,总面积约20000平方米。文化层厚1--3米左右,内含丰富,红、灰陶片约各占50%,还有少量彩陶。出土器物有白衣黑彩陶片、……
16、
观岭遗址
观岭遗址位于崔庄乡鱼池村南观岭寨之上。遗址为台状高地,呈长方形,东西宽220米,南北长630米,总面积约120000㎡。化层厚约8米,其中红陶约占40%,灰陶约占40%,彩陶约占20%。大体可分为4层,内含相当丰富,且各层的文化内含各异,说明原始人类在此居住甚久,大约从仰韶文化早期一直延续到龙山文化……
17、
榆树岭新石器时代遗址
榆树岭遗址位于南召县城郊乡庙坡自然村西北300米榆树岭上。此处遗址为南召县1980年3月公布的第一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遗址总面积约17782平方米,文化层厚约1.2米,表面散存有红烧土及陶片。红陶约占90%以上,器型有鸭嘴状指窝纹鼎足、敛口盆、敛口钵、深腹钵口沿断面为三角形敛口盆、夹砂罐、口沿下饰一……
18、
太山庙冶铁遗址
太山庙冶铁遗址位于太山庙乡庙后自然村北。此遗址为南召县1980年3月公布的第一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遗址东临鸭河,南接庙后自然村,南北长250米,东西宽180米,总面积45000平方米,地表散存有大量炉渣。西部和北部各有一座炼铁炉(已损坏,现仅存炉基),其中西部炼铁炉炉壁残高0.4—0.6米,直径约3……
19、
李村遗址
李村遗址位于皇路店镇楼上村李村自然村西200米。此处遗址为南召县1980年3月公布的第一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遗址总面积95000平方米,文化层厚约1.5-3.5米,内含较丰富,发现有大量红烧土及陶片,红陶约占90%,均为手制,其器型有夹砂红陶、灰陶罐形鼎及曲腹鼎、夹砂罐、大型夹砂器、高领罐、曲腹盆、……
20、
沙堌堆冶铜遗址
沙堌堆冶铜遗址位于南河店镇桑树坪村沙堌堆自然村。此处遗址为南召县1980年3月公布的第一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遗址总面积约43200平方米,地面暴露有大量铜炼渣,厚度为1.2—1.5米,遗址的东南角残存有砖砌冶铜炉子,遗址内还发现有铜矿石、坩锅残片、汉代豆把及西汉绳纹陶罐等。附近农民在炼渣内还挖掘出过……
走遍南召县
南阳市旅游景点
南召县文物古迹
南召县4A级景区
南召县十大景点
全部南召县旅游景点
南召县特产
南召县美食
南召县地名网
南召县名人
南召县A级景区名录
南召县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南召县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闂備礁鎼崯顐﹀箠韫囨稒鍋夐柛顐f礀缁犺绻濇繝鍌涘櫣闁稿鎷�
[第1页]
返回电脑版
闂備浇澹堟ご绋款潖婵犳碍鐒鹃柟缁㈠枛濡﹢鏌i悢绋款棆缁绢厸鍋�
缂傚倷绶¢崳顔嘉涚粙顢跺┑鐘灱椤旀劙骞忛敓锟�13001937闂備礁鎲¢悷閬嶅箯閿燂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