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福建省
>
三明市
>
永安市旅游
永安市文物古迹介绍
1、
马洪中央红军标语博物馆
AAA
马洪中央红军标语博物馆位于洪田镇马洪村,在依托少共国际师指挥部旧址“逢源堂”和红军医院旧址“作求堂”内原有的红军标语的基础上,腾出8个房间进行布展,并辅以场景复原、灯光特效等科技手段,生动再现中国共产党和她所领导的工农红军当年的革命纲领以及同人民群众割舍不断的血脉情感。马洪村是三明市2012年命名的……
2、
永安宝应寺
宝应寺坐落于吉山村口,东靠北陵山,面临文川溪。始建于北宋景佑四年(公元1037年),距今已有900多年的历史。它几经战乱焚毁,尔后多次重建。 1984年3月,由释寂理法师与刘明如居士募缘在旧址建房居住修行,取名宝应精舍。1985年初又筹款陆续扩建了大雄宝殿、观音殿、地藏王殿、天王殿、伽蓝殿、……
3、
安贞堡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福建省罕见的一座大型民居建筑,省内现存最完好的古代夯石建筑之一。以其精堪的清代建筑艺术风格,被誉为“闽中瑰宝”,是展示中国古代建筑实体的活化石。安贞堡于清代光绪十一年(1885)由当地乡绅池占瑞、池连贯父子鉴于清末匪患四起,倾其万余资财,建此土堡,历时14年完工。1991年3……
4、
永安陈氏大宗祠
位于永安市贡川镇城南巫峡头陈氏大宗祠是明代宫殿式建筑物,依山傍水,风景秀丽,现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也是福建闻名遐迩的旅游观光景点之一。其始建于明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是陈氏入闽始祖唐中丞搽陈雍的纪念祠,清代康熙、光绪年重修。宗祠坐西朝东,现存一进门楼和二进正厅,造型古朴典雅,结构厚实,木雕、石……
5、
会清桥
环绕贡川古镇的沙溪、胡贡溪两条河流,一条自南向北,一条从西到东,交汇在贡川南门处。在胡贡溪的水尾处建有一座古桥,连接贡堡与巫峡头两地。雨季时节,胡贡溪水较浑浊,沙溪水较清澈,交会处泾渭分明,因而贡川人将这座桥梁冠名为“会清”。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会清桥为南北向,两墩三孔,横跨胡贡溪之上,连接贡川堡与巫峡……
6、
沧海畲族建筑群
沧海畲族建筑群位于永安市青水畲族乡沧海村,年代为清。简介:由化龙桥、龙长坊、龙昌坊、龙德堂组成。化龙桥,木构伸臂梁廊屋桥,始建于清乾隆年间(1736—1795),二十世纪六十年代重修,南北走向,桥身长24.2米,宽6.6米,廊屋8间,每间用4柱,歇山顶。龙长坊,清道光四年(1824)建,坐东朝西,由……
7、
永安文庙
永安文庙,始建于明景泰六年(1455),清代以前的四百多年间,始终是祭拜孔子的圣殿,也是全县唯一的官办儒学。民国初期,永安县第一座新式国民教育学校诞生在这里。抗战期间,省政府办公厅、省立永安师范相继在此落户。建国以后至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文庙一直是永安专署、永安县人民政府所在地。据永安县志记载,文庙……
8、
永安抗战旧址群
永安抗战遗址群位于福建省永安市,是第七批全国文物保护单位,入选第二批100处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名录。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福建省政府从福州内迁至福建中部山城永安,作为战时省会长达七年半(1938年5月—1945年10月)之久。在中国共产党倡导的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一大批革命……
9、
北陵
北陵座落在吉山村头上。“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北陵出名不仅有八仙到这里游览,还因为曾有林氏真仙和马氏真仙在此-过。因此,北陵古今有名,远近闻名。北陵的景色绝佳,景点颇多,遗迹不少,流泉飞瀑、老藤古洞、十景等,仅摩崖石刻就有二十二处,不似有些新开发的风景区,胸无点墨。北陵第一处所见是永安市人民政府于2……
10、
笋帮公栈
笋帮公栈,亦称笋帮公业,位于永安贡川镇胜利巷43号,是我国迄今为止最早的笋业同业公会旧址。笋帮公栈建于清顺治三年(1646年),占地97.15平方米,座南朝北,硬山顶,整幢建筑由门厅、大厅、东西廊及厨房等组成。门厅面阔三间,进深一间,次间后檐与东西廊相连,东侧防火墙砖烧制有笋帮公业的印记,以示房界,……
11、
永安刘氏宗祠
刘氏宗祠位于永安下吉山中心,这里是抗战时期省教育厅所在地、古祠堂,市级文物保护点。刘氏宗祠又名崇仁堂,坐北向南,建于清乾隆年间,建筑面积595平方米。每年农历九月初一,上下吉山村刘姓后代在此祭祀开基吉山的第一代始祖刘贵三(于明嘉靖十五年1536年从渔沄迁吉山)。因是刘氏大宗祠,所以常作大修膳,是所有……
12、
大炼林氏宗祠
大炼林氏宗祠座落在燕西街道办事处大炼村。宗祠始建于元末明初年间,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由林家木(又名林翊)筹资改建。宗祠占地面积1186平方米,建筑面积467平方米,原主体建筑为木质结构,由正堂、廊庑、厢房、天井、宗祠大门、围墙等组成。解放后宗祠被作为学校的办公室、教室、厨房、教工宿舍使用。宗祠内设遭严……
13、
李宝焌故居
李宝焌故居位于永安市贡川镇洋峰村,年代为1886年。简介:又名永福堂,清光绪十六年(1890)建,坐南朝北,由门楼、围墙、空埕、下堂、正堂、厢房、化胎、护厝等组成,建筑面积524平方米。砖砌门楼,三楼四柱。下堂面阔五间、进深六柱,正堂面阔五间、进深七柱,均为穿斗式梁架,悬山顶。李宝焌(1886—19……
14、
贡川古城墙
导 游 位于永安市贡川镇。 介 绍 城墙建于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由青砖丹石砌成。当时倭寇进犯,有识之士倡议筑堡自卫,众人捐银6000余两,历时数载而成。 古城墙绕贡川城一周,原长3100米,现遗留1300米左右,高约7米,底部均用青砖筑成,每砖重约15公斤,砖上刻有“贡川”、“贡堡……
15、
罗兜祠
罗兜祠 座落在永安市青水乡龙吴村村光坑自然村,是祭祀“闽王”王审知的祠堂。唐僖宗光启三年(887年),王审知率军入闽,途经龙吴光坑,随军的王母徐氏夫人因病逝世,王审知就地安葬母亲,并留下一批亲兵守陵。五代时期,王审知第四子王延政的后代来此居住,并建祠,取地名“罗兜”。上世纪三十年代,罗兜祠被尤溪军……
16、
皇历江王祠
皇历江王祠位于永安市槐南乡皇历村,年代为清。简介:坐东朝西,由泮月池、正堂、化胎组成,建筑面积213平方米。正堂面阔五间,进深七柱带前廊,抬梁、穿斗式梁架,悬山顶,梁、枋、雀替、驼峰等部位雕有花卉、龙凤等吉祥图案。2013年,皇历江王祠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东面至黎……
17、
洋头溯源祠
洋头溯源祠位于永安市槐南乡洋头村,年代为清。简介:坐北朝南,由泮月池,木制门楼,空埕,厢房,正堂,化胎,护厝等组成,建筑面积577平方米。门楼坐东朝西,面阔一间,进深三柱,穿斗式梁架,悬山顶;正堂面阔五间,进深八柱带前廊,抬梁、穿斗式梁架,悬山顶。2013年,洋头溯源祠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八批省……
18、
江王祠
江王祠 座落在永安市大湖镇坑源村。建于清代乾隆二年(1737年)。“江王”是唐高祖李渊的第二十个儿子李元祥的封号。唐武则天当政时,-李姓皇族,李元祥的后代逃往福建,其第六世孙李尚昊辗转逃往永安的槐南乡皇历村,建“江王祠”;后代又迁到坑源村,建“江王祠”,祭祀先祖。其后裔繁衍全省各地及台湾。如今台湾……
19、
永安凌霄塔
俗称北塔,在市龟山北面山丘上,始建于明景泰三年(1452年)与南塔同为永安开县塔。塔高32米,楼阁式七层六角。明万历、清康熙两次重修,1981年重修,各层有半圆卷门。1984年被永安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一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20、
永安登云塔
俗称南塔。在市南岭南山上。始建于明景泰三年(1452年),是永安的开县塔。塔高28米,砖石结构,砌七层八角、楼阁式,明嘉庆、清康熙年间两次重修;1981年重修, 1984年被永安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一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
走遍永安市
三明市旅游景点
永安市文物古迹
永安市红色旅游
永安市十大景点
全部永安市旅游景点
永安市特产
永安市美食
永安市地名网
永安市名人
永安市A级景区名录
永安市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永安市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永安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永安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闂佸搫鍟幊蹇涙偉閸洖绠规繝濠傛噹閸嬶拷
[第1页]
[2]
[最后一页]
[下一页]
返回电脑版
闂佽壈椴稿濠氭焾閹绢喖妫橀柣鐔稿绾偓
缂備緡鍣Λ绋婵犮垼顔愰幏锟�13001937闂佸憡鐟遍幏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