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安徽省
>
亳州市
>
蒙城县旅游
蒙城县文物古迹介绍
1、
庄子祠
AAA
庄子祠坐落在蒙城县涡河北岸漆园镇。庄子(前369--前286)和孟子(前372--前289)是同时期人,比孟子小三岁,名周、字子休。据《史记》记载:庄子者,蒙人也,名周。周曾为蒙漆园吏,不久即隐居。庄子一生只做学问不做官,家庭虽贫,但他生活得却非常逍遥:当时楚国、梁国、齐国等都请他出来做官,其中楚国……
2、
慈氏寺
蒙城县城内有一座古寺,名叫慈氏寺。“慈寺晓钟”为蒙城八景之一。慈氏寺俗称大寺,位于老城大街南端东侧,万佛塔的西北首。据旧《县志》记载:“慈氏寺在县内东南隅,元至正丙子年(按:应为丙戌年,即公元1346年)建,旧名慈院,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重修,改为慈氏寺,设僧会司于此。”佛教传入我县始于五代,……
3、
蒙城城隍庙
元、明、清至民国初期,是蒙城兴建和重修寺、殿、庵、观、祠、阁、堂、府、庙宇最多、最兴盛的时期。根据民国五年的综合统计,当时全县境内共有各种不同类型的大小庙宇100多所,其中县城里有22个,集镇上最多的小涧镇,有20多个,双涧镇有近50个,板桥集有45个。城隍庙始建于元朝至正年间,据《蒙城县志》记载,……
4、
忠武祠及马公府
蒙城县城西50华里的马集镇,有一片美丽的清代建筑群,这便是马公府。马公,名玉昆,字景山,蒙城县马集镇人,清末反帝爱国名将。同治年间,他奉命率部出师新疆,抗击沙俄的侵略。他驰骋疆场,转战16载,先后收复天山南北城邑十余座,为保卫祖国领土完整,立下显赫战功。甲午战争爆发,他奉命出师援助朝鲜,守卫平壤南大……
5、
何御史故居与墓地
何惟憼,字子恭,号水南,蒙城县城西何楼庄人。生于明宪宗成化十八年(1482),世宗癸丑科举进士,世宗间官都察院经历(一曰经宪,蒙人通称御史)。后遭严党陷害,含冤卒于明世宗嘉靖三十七年(1558),终年七十七岁。至嘉靖四十四年(1565)其冤昭雪,葬于城南区关帝乡陈瓦房村何桥庄前。何楼庄,即是何惟憼的……
6、
奶奶庙
在蒙城东北十五里,蒙宿公路北岸,有一座庙---奶奶庙,它修建于唐朝贞观年间(公元627—649年),当时唐朝初建,天下稍定,统治者为巩固他的统治,利用佛教来麻痹人民的意志,全国各地,大兴土木,广修寺院。大将尉迟敬德屯兵蒙城板桥桥东毕集。派人在蒙修了不少寺院,奶奶庙就是其中之一。泰山为五岳之首,山顶碧……
7、
陆建章的故居和墓地
陆建章(1862—1918)字朗斋,乳名八庚,蒙城东南六十华里陆瓦房庄人。曾任清二品道员,曹州总兵,袁世凯政府的陕西督军等职,后被段祺瑞指使徐树铮诱杀于天津,归葬蒙城故里。陆建章的府第和墓地是他在陕西督军任内兴建和选定的。府第在庄内,墓地在庄东头,两者直线距离约100米,中间有一条南北大沟。府第南北……
8、
古瑕城与赵集古城址
半个蒙城县,五座战国城,是蒙城之佳话。蒙城地处中原腹地,历代兵家必争。据专家考证,仅在涡河以北,半个蒙城县的区域内,就有大大小小五座战国乃至战国前的古城遗址。分别是:漆园古城、殷墟北蒙、礼城、瑕城和赵集古城遗址。北蒙和礼城,千年古城墙至今依然屹立,绵延不断,气势恢宏,漆园古城也因庄子而名满天下,瑕城……
9、
罗会廉墓地
蒙城西北王楼村,抗日战争后期曾为我新四军第四师师部的驻地,彭雪枫、张震等都曾在此住过。村后有一座革命烈士墓,那便是四师侦察科长罗会廉烈士墓。陵墓置于苍松翠柏之中,四周砌有花墙,中间建有纪念亭,立有碑石,碑文有四师司令部、政治部撰写的《罗会廉同志传略》,-、张震、吴芝圃的联名书挽“会廉同志千古”,坛城……
10、
刘海庙与刘海井
蒙城民间有七仙八景的传说。在七仙之中有一仙人当地百姓称他为刘海仙。刘海,名喆,字昭远,号海蟾,渤海人,金朝进士,十六岁及第,五十岁作宰相。一日下朝路遇两位道人,见刘行礼,请刘至其家稍坐,并向刘讨一金钱,自拿出鸡蛋十余个,把蛋垒在金钱上,刘见了大惊曰:“太危险了。”道人曰“宰相,你才真太危险呢?伴君如……
11、
七奶庙
蒙城县双涧镇有个因庙而得名的七奶庙村。七奶庙原名七贞祠,故址在今双涧镇七奶庙小学,现庙已不存在。七贞祠的建立,有一段耐人寻味的故事。相传元朝末年,河南荥阳潘公任江浙行省左丞。他有一妻七妾。七妾对潘公和夫人以礼相待,相互之间也相敬相爱,从来不争风吃醋,因而,妻妾群居一处,却能和睦有序。潘公常以贞节烈妇……
12、
孟表墓
孟表,字武达,是我国南北朝时代济北蛇邱人。他起初在南齐明帝时,任马头(今安徽寿县西北)太守,后归顺北魏,任南兖州(今山东兖州)刺史,赐谯县(今亳州)侯,镇守涡阳。涡阳即今蒙城。北魏皇兴二年(468年),魏军大举南进。夺取南齐淮北四州,建涡州涡阳县,治所在原山桑县城。后迁至蒙城涡河闸北的漆园故址。涡阳……
13、
华祖庙
民国四年(1915年)《重修蒙城县志》记载,城内华祖庙在北大街路西(现城关医院斜对面)。华祖即华佗(?-208),汉末著名医学家,又名旉,字元化,沛国谯(今亳州市)人。精通内、外、妇、儿、针灸等各科,尤其擅长外科,创用“麻沸散”,给患者-后施行剖腹等手术。还创编“五禽戏”,教人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据……
14、
刘孤堆遗址
刘孤堆遗址位于蒙城县东北板桥集镇境内刘谷堆村三里桥正北500米,高出地面4米的一个大土堆,为大乘寺遗址。据传为清代所建,现为蒙城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当年大乘寺气势恢宏,雕梁画柱,飞檐斗拱,风貌奇伟。寺院座北朝南,寺前6棵龙爪古槐。前殿9间,内塑鬼判韦陀,面目狰狞,阴森怕人。后殿8间,高6米,内塑佛祖……
15、
岳王寺
蒙城县西北三十五里原有一寺,门前悬一木匾,-“岳王寺”。前后两重大殿共六间,东西廊房各两间,寺内原供有岳飞、岳云等塑像。寺西侧有一井。据明《嘉靖寿州志》载:“驼涧在县西北四十里,岳飞败金兀术于驼涧即此,遗有营垒址基尚存。”绍兴十年(1140年)金兀术围困顺昌(今安徽阜阳),东京副留守刘锜定计,以少胜……
16、
九顶灵山寺
九顶灵山寺位于蒙城狼山山顶,寺有山门,前殿、中殿、后殿共13间。分两进院落,有院墙围护,总体为砖石结构,是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寺始建于唐贞观年间,原寺院宏大,分上寺和下寺两部分,共有殿宇百余间,距今1300余年。初名“昭明寺”,是取南朝梁武帝萧衍长子萧统之溢号命名的。萧统德才兼备,信奉佛学,天下……
17、
八慈寺晓钟
蒙城南门内有座寺院,名曰慈氏寺(今已改建为城关第三小学)。建筑宏丽,雕塑精美。寺内高悬大铁钟一座。紧靠慈氏寺的东南角,有一宝塔,名曰慈氏塔,又名万佛塔。塔体八角十三层,挺拔秀丽,直插云端,每层每角均悬有铜质风铃。这塔、寺相映成辉,颇为壮观。旧时,每日破晓,寺内僧人撞响大钟,嗡嗡的钟声伴随着宝塔叮叮玲……
18、
双锁山烈士陵园
双锁山烈士陵园位于蒙城县双锁山上,1983年有小涧区委、区公所修建,用以纪念当地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牺牲的烈士,蒙城县城西北地区25公里小涧镇东侧双锁山旁依涡河,南北走向,延绵约十华里。北有狼山,南有黄柏山、尖山,可谓群山环抱。五代时当地女英雄刘金定以此山立寨护乡,捻军领袖张乐行曾在此活动,抗日……
19、
蒙城尉迟寺新石器时代遗址
涡河流域,人文荟萃,历史悠久,世称道家文化的摇篮。“94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的公布,蒙城尉迟寺新石器时代遗址名列第四。尉迟寺,是蒙城东北22公里许町镇毕集村东的一座古庙,为纪念唐代大将军尉迟敬德而建。庙座落在一个高孤堆上。今庙已无存,仅剩下高出地面3米多的孤堆,人称“尉迟寺孤堆”。八十年代初,蒙城县……
20、
双公庙
位于蒙城县吕望镇,始建于唐,清末重修,是安徽省少有的唐代庙宇。今尚存前殿3间,供奉庄子,后殿3间,供奉姜子牙。双公庙为砖木结构,建筑面积约140平方米。因姜子牙又名吕望,该镇因此而得名。1998年蒙城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底县政府拨款开始维修,2002年初修复工程结束,并正……
走遍蒙城县
亳州市旅游景点
蒙城县文物古迹
蒙城县红色旅游
蒙城县名人故居
蒙城县4A级景区
蒙城县十大景点
全部蒙城县旅游景点
蒙城县特产
蒙城县美食
蒙城县地名网
蒙城县名人
蒙城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蒙城县A级景区名录
蒙城县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蒙城县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旅游搜索
[第1页]
返回电脑版
联系方式
粤ICP备130019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