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河南省
>
三门峡市旅游
三门峡市文物古迹介绍
1、
函谷关
AAAA
函谷关是中国历史上建置最早的雄关要塞之一,因关在谷中,深险如函,故称函谷关。这里曾是战马嘶鸣的古战场,素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称。这里又是我国古代思想家、哲学家老子著述五千言《道德经》的地方。千百年来,众多海内外道家、道教人士都到这里朝圣祭祖。函谷关位于河南省灵宝市北15公里处的王垛村,距三门峡……
2、
庙底沟考古遗址公园
AAAA
庙底沟遗址位于三门峡市区西南的原陕州老城南关附近,距三门峡市区4公里。在北至青龙涧河、南至老310国道、东至火烧羊沟、西至庙底沟的24万平方米范围的土地内,一处5000年前的原始氏族公社的村落静静地沉积在厚厚的尘埃中。中原地区史前文明中独一无二的一个阶段——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便因此而得名。遗址内涵分……
3、
宝轮寺塔
宝轮寺塔位于陕州风景区内,原为陕州城内宝轮寺的寺塔。始为唐僧道秀所建,金大定十七年(公元1177年)僧人智秀重建,距今已有800余年。寺已早毁,唯塔独存。此塔塔门南面,平面作正方形,为13级迭涩密檐式砖塔,高26.5米,围21.6米,用青灰条砖一顺一丁垒砌而成。塔底有台基和台座。塔的正面刻有三圣舍利……
4、
八路军渑池兵站
AA
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渑池兵站位于渑池县城关镇东关小寨村一所四合院院内,座北面南,东、西、北三侧均为民居,东侧贴墙有一便道,南侧为临仰韶大街一层平房商店。保存完整,为豫西特色四合院,房屋为砖木结构抬梁式单檐硬山建筑,屋顶为小青瓦。复原再现了朱德住室、接待室、警卫排室和会议室,现已免费对外开放。193……
5、
段岩村传统民居
段岩村传统民居位于三门峡市陕州区观音堂镇段岩村。年代为清。段岩村传统民居是河南省第七批文物保护单位。段岩村位于观音堂街北,全村370户1300口人,大都姓段。相传祖上原来居住在十几里外柏树山村一个叫段家村的地方。清朝,段养全、段养廉兄弟俩从段家村翻越马头山到观音堂赶会时,看到这里蛇鸟争斗,觉得是个好……
6、
贠家大院
贠家大院位于灵宝市豫灵镇底董村焦村自然村。大院建于清晚期。建国后,收归国有,20世纪60年代,乡财政出售给贠承业等八户人家。大院坐北朝南,主院居中部,西侧各有偏院一座,三座院均为二进式,主院大门前有照壁,大门设在主院中部,两边各有门房三间,通宽19米,进深7米,门房后为厅房,厅房五间,中部为通道,厅……
7、
庙上村地坑窑院
庙上村地坑窑院河南陕县地方民居地坑院(也叫天井院),是中国黄土丘陵地区较普遍的一种民居形式,距今已有四千年的历史。作为中国民间“建筑奇迹”、中国北方“地下四合院”的陕县地坑院,目前已被列为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如今在河南陕县境内仍有一百多个地下村落、近万座地坑院。今天的地坑院更多的已经成为民俗文化的历……
8、
秦赵会盟台
古秦赵会盟台会盟台在渑池城西约1公里的渑水和羊河之间的三角台地上,视野开阔,地势平坦,相传是战国时期秦昭襄王和赵惠文王“友好”会见的故地,故称它为“古秦赵会盟台”,其地理座标是北纬34。45,。东经111。45,。秦、赵渑池之会的过程见于《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公元前279年,秦在屡败赵的情况下提……
9、
鸿庆寺石窟
鸿庆寺石窟,位于义马市东郊7公里处的石佛村,共有六窟。第一窟:平面长方形,有中心柱。西壁刻佛传故事,上部刻绘释迦在菩提树下,一手支颐,神态安详;下部是两位妃子及宫女劝释迦不要出家的情景。南壁刻一佛坐莲座上,两侧各有两菩萨。北壁中间刻浮雕“降魔”变图,10余个魔鬼,手持利器,向佛进逼。两侧各刻一龛,龛……
10、
北厥山牌坊
北厥山牌坊位于灵宝市尹庄镇北厥山村。年代为清。北厥山牌坊是河南省第七批文物保护单位。北厥山牌坊建于光绪十四年(公元1888年),为纪念彭太孺人而修建。彭太孺人儿子亢多福,字祝三,三岁时生父离世由母亲彭太孺人抚养成人,并供其读书,后亢多福考取府侯选经历,即为府衙中主管文书档案处理日常事务的首领官,因故……
11、
仰韶村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仰韶村遗址位于河南省渑池县城北8公里的仰韶村。仰韶村是一个普通的村庄,在村南的台地上,发现了中国新石器时代的重要遗址——仰韶遗址。遗址三面临水,北靠韶山,面积约30万平方米,文化堆积达4米厚。1921年瑞典人安特生在这里考察时,发现了这一遗址,引起史学界的极大关注。1931年中国考古学家梁思永在安阳……
12、
石佛村传统民居
石佛村传统民居位于义马市东区街道办事处石佛村。年代为清。石佛村传统民居是河南省第七批文物保护单位。石佛村传统民居位于义马市区的东区街道办事处,为河南省第七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河南省政府公布的第五批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第二批中国传统村落。李家大院与鸿庆寺相邻。石佛村中的李家大院始建于清咸丰九年(公元……
13、
兀氏旧宅
“兀家大院”分东、西两院,西院为主院,占地1000余平方米,如果俯视,其整体格局呈繁体“喜”字。东院现已废弃,西院还有一户兀姓人家和一户张姓人家居住。西院的建筑布局为典型的二进四合院,进门有影壁墙,前面是大门厅,穿过二门楼与门厅正对的是正房,东西两侧是厢房,厢房和门厅中间有相对的耳房。迎门的影壁墙上……
14、
刘少奇旧居
刘少奇旧居位于渑池县城关镇东关海露大街95号路南王家院内,座南面北,门前为海露大街,东、西、南三侧均为民居。保存完整,为豫西特色四合院,房屋为砖木结构抬梁式单檐硬山建筑,屋顶为小青瓦。展览了以党性考验、党性修养、党性展现和党性锻炼为名称的四个展室,三个复原住室分别为刘少奇住室、秘书:栗在山,副官:李……
15、
北厥山村牌坊
北厥山牌坊,位于灵宝市尹庄镇北厥山村中。牌坊坐北朝南,面阔2.8米,进深1.9米,通高6.75米,牌坊为砖雕,共分六层。2016年1月入选河南省第七批文物保护单位名录。正面:上有砖雕圆棱一周,拐角处为榫头结构。砖棱下有葵花和方环相间图案,下为砖雕阴弦纹砖雕图案,下有垂柱四根,垂柱间有葵花、荷花、牡丹……
16、
邵公碑楼
邵公碑楼位于灵宝市区东南17公里苏村乡东里村,清道光十五年(1835年)立,距今已有175年历史。碑文记述了邵自省、邵自强兄弟二人为颂父亲邵全仁资宏量大、恤孤赈贫的功德所立。1978年被灵宝县革命委员会公布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6年1月入选河南省第七批文物保护单位名录。《灵宝市文物志》载:邵公碑……
17、
空厢寺
空厢寺原名定林寺(又称熊耳山寺),位于陕县西李村乡的熊耳山下,距三门峡市约53公里。据清朝和民国的《陕州志》记载,佛教从东汉永平年间(公元58-75年)传入陕州时,修建了空厢寺,距今已1900多年,是与中国第一古刹白马寺同一时期的佛门圣地。空厢寺是禅宗初祖菩提达摩的葬地,它以达摩舍身求法、开创佛教禅……
18、
函谷夹辅
函关夹辅原名“明代城楼”,位于弘农涧河西岸二层台地,东距弘农涧河约250米,西距孟村约500米左右,1981年调查发现,并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00年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三批省保单位。函关夹辅是清末灵宝名人薛书常儿子——直隶州知州薛国仁,于清光绪十二年(公元1886年)在孟村家门口修建。夹辅……
19、
渑池石佛寺石刻
渑池石佛寺石窟位于三门峡市渑池县西北坡头乡王坟庙下村,距县城约20公里。该石窟背靠红砂岩崖壁,面对山涧水,山涧大致呈南北向。石窟中因主佛身高6米(合市制丈八),故当地人俗称丈八佛寺沟。 据清嘉庆版《渑池县志》载:石佛寺建自唐,一名丈八佛寺,佛殿三间,中就石崖镌成佛像,高丈八,像侧刻大中二年立。……
20、
鹿寺遗址
鹿寺遗址鹿寺遗址位于天池镇鹿寺村西侧的台地上,1958年6月发现,东西宽150米,南北长300米。1959年11月配合鹿寺村修水库,河南省文物工作队陈焕玉领队来此首次发掘,开探方3个,清理出窖穴19个,墓葬5座,发掘面积360平方米。遗址灰层2—3米,包含西周、商代上下两层文化堆积。上层土色灰褐,出……
走遍三门峡市
河南省旅游景点
灵宝市旅游景点
卢氏县旅游景点
渑池县旅游景点
陕州区旅游景点
湖滨区旅游景点
义马市旅游景点
三门峡市文物古迹
三门峡市红色旅游
三门峡市名人故居
三门峡市博物馆
三门峡市4A级景区
三门峡市十大景点
全部三门峡市旅游景点
三门峡市特产
三门峡市美食
三门峡市地名网
三门峡市名人
三门峡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三门峡市A级景区名录
三门峡市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三门峡市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上清湖景区
第一批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第二批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第三批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第五批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第四批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第六批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第七批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第二批河南省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
第三批河南省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
闂傚倷绀侀幖顐﹀疮椤愶箑绠犻煫鍥ㄧ⊕閸嬪鏌涢锝嗙缂佺姾顫夌换婵囩節閸屾稑娅i梺绋款儜閹凤拷
[第1页]
[2]
[3]
[4]
[5]
[最后一页]
[下一页]
返回电脑版
闂傚倷娴囨竟鍫熴仈缁嬫娼栧┑鐘崇閻掗箖鏌熺紒銏犳灈婵☆偅锕㈤弻锝夋偄缁嬫妫嗙紒缁㈠幐閸嬶拷
缂傚倸鍊风欢锟犲闯椤斿槈娑氱矙椤㈣泛鈹戦悩顔肩伇妞ゆ梹鍔欓獮蹇涙晸閿燂拷13001937闂傚倷绀侀幉锟犳偡闁秴绠柨鐕傛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