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广东省
>
阳江市旅游
阳江市文物古迹介绍
1、
海陵岛大角湾海上丝路旅游区
AAAAA
海陵岛大角湾海上丝路旅游区,位于广东省阳江市海陵岛闸坡镇内,属亚热带季风气候。主要景点有大角湾、马尾岛、闸坡海市。它是集海泳、度假、食海鲜、购海味于一体的综合型滨海旅游区,是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1989年,海陵岛大角湾——马尾岛风景区被评为首批省级旅游区。1992年海陵岛经济开发试验区成立后,……
2、
独石仔洞穴遗址
“独石仔”洞穴遗址位于春城东北30公里处,坐落在陂面镇鹿村岗西南面独石仔石山。东有漠阳江,西有大朗、马尾、石人诸石灰岩山峰。由于独石仔独自屹立于诸山的环抱中。故名为“独石”。独石仔洞穴,在山的东麓,是一个裂隙溶蚀形成的高15米、宽28米、深40米的山洞。洞穴两端较高,中部稍低,面积约200平方米、洞……
3、
达摩祖师像摩崖岩画
阳春市春湾镇通真岩发现摩崖岩画一幅,经考证是中国禅宗初祖达摩祖师像。此画描绘达摩“只履西归”的故事。达摩祖师悠然坐于途中石上小憩,回眸东顾,人物与石壁背景融为一体。画像具现梵相,状若罗汉,额头高广,双目炯然,大耳环,身披僧服。锡杖倚肩,锡杖上端长长的飘带系着的一只鞋,禅意盎然。只履刻意细描,头部及衣……
4、
鸳鸯石公园
鸳鸯石公园位于东平镇北环迳边,公园有两块天然大石,看似摇摇欲坠,但千百年来经历了风风雨雨,依然屹立不倒,宛如一对守望相助,坚贞不移的鸳鸯。据说这鸳鸯石很灵验,能保佑那些真心相爱的有情人终成眷属。那些有幸能结为夫妻的情侣还专程来到鸳鸯石拍婚纱照留念呢!这里“压畦春露菜花黄”、“接天莲叶无穷碧”、“人面……
5、
刘氏家塾
刘氏家塾,坐落在广东粤西阳春市三甲镇,始祖念三郎【巨汉公之三子】从闽入粤于阳春开居,系开七公派下广传公的宗裔,属十二房巨汉公的支脉世系。该宗祠始建于公元1689年至1693年历经五年竣工。位于阳春市三甲镇中心小学内。建于清康熙年间,清光绪九年(1883年)改为刘氏义学,光绪三十四年改为刘氏学堂。19……
6、
阳江学宫
阳江学宫位于今广东省阳江市江城区南恩路江城一小,始建于北宋庆历四年(1044年),明成化二十一年(1485年)迁建于今址,清嘉庆五年(1800年)重修为今天规模,现存较好的建筑有大成门、大成殿和东西庑。在《阳江志》(民国14年版)载:宋庆历四年(1044)始创恩州学于城南二里处(约在荔枝园住宅区),……
7、
崆峒岩
崆峒岩位于阳春城西3公里处,寺宇始建于明代万历丁丑年,清乾隆二十一年阳春县令姜山重修,崆峒岩是全国“四崆峒山”之一,洞内分五层,石钟乳形成的狮子岩、瀑布岩、冷西一柱观、和尚拜观音等景观,千姿百态。崆峒岩岩中有寺,寺外有峰,自然风景和人文景观俱全,以古雅清幽为特色,是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可游面积达3万……
8、
崆峒岩摩崖石刻
明—民国 阳春 崆峒岩摩崖石刻 位于阳春市城西崆峒岩洞内。原有石刻近百题,因年久风化剥落和人为的损害,现保存较完好的44题。从明代至民国时期,其中摩崖石刻37题,碑刻7通。阳春崆峒岩,又名“第四崆峒山”,因“黄帝问道于崆峒”而得名。它与河南汝州,陕西临洮、岭东定安的崆峒诸山并列。洞内石钟乳奇特,岩洞……
9、
通真岩摩崖石刻
北宋—民国 阳春 通真岩摩崖石刻位于阳春市春湾镇东南面的通真岩内。通真岩是由于宋真宗赐名“通真岩”而得名。原名铜石岩。岩内隋大业年间(605-618年)建有“德慧寺”,铜石禅林曾享誉全国。通真岩摩崖石刻琳琅满目,原有石刻因受破坏,现保留宋至民国时期石刻仅20题。其中宋代4题,明代5题,清代6题,民国……
10、
海朗城遗址
海朗城遗址地处大沟镇西南二公里之海头村镇海山。为南为新屋村,村前隔沙滩是南海,西北靠山。这座城,以山为屏障,沿着山的自然地势,从山顶而下盘旋围筑而成,城墙为夯土结构,是一座略呈椭圆形的防御所城。该座防御性古代所城,是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防御所指挥花茂寿辰请建立。城周长2200米,东南直径70……
11、
阳春崆洞岩禅寺
阳春崆洞岩禅寺 位于阳春市城西4公里处的崆洞岩洞口。始建于明万历五年(1577年)。原正门向西,建有玉皇、文昌、观音、韦驮等阁。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阳春县知县姜山重修禅寺,改正门向东,增建山门、禅房、厢房、金刚塔、三宝殿等建筑。后多经修建,古貌犹存。 禅寺内建筑分置在岩洞的三层洞府内。进……
12、
新洲烈士陵园
新洲镇位于阳江市东部,距市区41公里,是台山、恩平、阳江三市的周边交界山区,东与台山北陡镇相邻,西与三山镇相连,南靠东平镇,北与恩平横陂镇接壤,方圆254平方公里。全镇总人口55651人,辖16个村委会及1个居委会。新洲镇老区的革命斗争与阳东县老区的革命斗争,从大革命时期就与0区委的组织一起,为解放……
13、
白石岩遗址
白石岩遗址位于阳春市合水镇白寨村白石岩山脚下,包括屋背、后龙公、土主公三处地点。考古年代为新石器时代至周代。1978年发现,1979年作试掘。屋背遗存文化层厚1.6米,出土陶器以夹砂陶为多,器类有釜、罐、豆,纹饰有粗、细绳纹、曲折纹,共存一些动物牙齿、骨骼,种属有牛、鹿、猪以及犀。石器有双肩锛、单肩……
14、
七贤书院
七贤书院在今织篢镇太平村内。最早建于明代。为纪念抗倭牺牲将士,明总兵张元勋于太平平城内筑忠勇祠重修,地方耆绅建议在忠勇祠前面建七贤书院,与忠勇祠合成一处。建七贤书是为了纪念放逐海南的唐宋七位路过阳西的贤臣,也为当地学子提供进修的课堂,对地文化建设直了促进作用。七贤书院纪念的唐宋贤臣分别是李德裕,寇准……
15、
沙不丁墓
元太尉沙不丁墓葬,坐落在新洲镇石岗村沙帽山山腰,坐西北向东南,面向南坑水库,周围群山环抱,峻岭重叠,一片秀丽的山林景色。墓为灰沙青砖结构,总面积24平方米,墓首坟堂的铺筑为曲尺形砖纹,坚实简朴华美。封土堆高2.1米,直径1.5米,墓前竖有青石碑,碑高72.5厘米,宽58.5厘米。该墓虽隐没在芳草丛林……
16、
张世杰墓
张世杰墓位于阳江市海陵岛平章山下,赤坎村旁海边。墓坐西向东,背山面海,面积458平方米,块石灰沙结构。墓堆直径3.2米、高1.15米。墓碑为青石质,阴镌楷书,右为“清朝乾隆壬戌年修”,中为“宋太傅枢密副使越国公张世杰之墓”,左为“北平王之正立石”。墓碑两旁立有石柱,柱上筑有石雕屋脊及雕刻挽联。张世……
17、
轮水谢氏宗祠
轮水村,属于广东阳春市岗美镇管辖;其古民居由当地谢氏祖先建于明清年间,不但以其典型的岭南建筑风格引起当地文物部门的关注,更因谢氏家族数百年来殷殷重教之举而名声在外。由于历代重教,这条古村落在当地一直被称为“秀才村”。据相关史料及《谢氏族谱》记载,谢氏宗祠始建于明代万历十四年(1587年),原为一座三……
18、
古铜陵牌坊
古铜陵牌坊 位于阳春市石望镇交简铜陵垌口。梁镇南建。明嘉靖六年(1527年),梁镇南随两广总督王守仁征广西大藤峡瑶族,因功官至虎贲将军,恐古铜陵县城遗址泯灭,故建牌坊以作史证。古铜陵县,《唐书·地理志》记载,汉为临先县南境,南朝宋武帝时(420年)立龙潭县,隋改为铜陵县。宋熙宁六年(1073年)并铜……
19、
谭甫夫妇墓
谭甫夫妇墓 位于阳东县合山镇热水新村东南的虎乸山。为夫妇合葬墓,两穴中间隔2.5米。并列向西北。总面积170平方米,均有封土,堆高1.87米,直径6米。墓前各立花岗岩墓碑,碑高1.57米,宽1.24米,厚0.10米,呈拱门形。碑额刻浮雕花纹,碑阴无字,碑面直行阴刻楷书,右书:“道光二十年岁次庚子仲夏……
20、
造罗寨蓝氏宗祠
蓝氏宗祠位于阳春市三甲镇大垌村造罗寨自然村一口水塘边,座西南朝东北,背面和远处都是层层叠叠的山峦。据《蓝氏族谱》记载,蓝氏宗祠建于乾隆十年,即公元1745年,至今已有268年历史。蓝氏宗祠是典型的岭南建筑,属砖木结构,占地面积1812平方米,其中宗祠建筑面积590.8平方米,宗祠共有三座九间,最外面……
走遍阳江市
广东省旅游景点
阳春市旅游景点
江城区旅游景点
阳东区旅游景点
阳西县旅游景点
阳江市文物古迹
阳江市红色旅游
阳江市4A级景区
阳江市十大景点
阳江市十大免费景点
全部阳江市旅游景点
阳江市特产
阳江市美食
阳江市地名网
阳江市名人
阳江市A级景区名录
阳江市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阳江市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阳江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阳江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第三批阳江市文物保护单位
广东省十佳国家级森林公园
第一批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第二批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第三批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第四批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第五批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第六批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第七批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第八批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第九批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广东四大名山
广东四大名刹
广东四大名园
广东十大最美湿地
第十批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广东100处重要红色革命遗址
第一批广东省省级旅游休闲街区
第一批广东省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
第二批广东省省级旅游休闲街区
闂佸搫鍟幊蹇涙偉閸洖绠规繝濠傛噹閸嬶拷
[第1页]
[2]
[3]
[最后一页]
[下一页]
返回电脑版
闂佽壈椴稿濠氭焾閹绢喖妫橀柣鐔稿绾偓
缂備緡鍣Λ绋婵犮垼顔愰幏锟�13001937闂佸憡鐟遍幏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