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浙江省
>
金华市
>
婺城区旅游
婺城区文物古迹介绍
1、
太平天国侍王府
太平天国侍王府,坐落在金华城东鼓楼里酒坊巷52-3号,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861年,太平天国侍王李世贤攻占金华后构建,是全国现存的太平天国建筑中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宏大、壁画等艺术品最多的一处。侍王李世贤,太平天国后期的重要将领,1861年攻克金华后,以金华为中心建立太平天国浙江根据地。侍王府为……
2、
白沙溪三十六堰
白沙堰是指位于金华市白沙溪上的白沙溪三十六堰,三十六堰古水利工程自东汉建武年(公元27年)开建,覆盖了白沙溪的全部流域,受益农田27.8万亩,至今仍有19座堰在发挥作用。白沙溪三十六堰是浙江现存最古老的堰坝引水灌溉工程。东汉时期首筑白沙堰,百余年间陆续建成横跨45公里、水位落差168米的三十六座堰。……
3、
萧家小龙桥
萧家小龙桥位于金华市婺城区汤溪镇,年代为清。江南多雨,江河纵横,水网密布。古人出行,桥,不可或缺。早在清乾隆年间,萧家小龙桥还是金衢古驿道上的交通要塞。时隔300多年,这座婺城区现存最长的古桥早已不见旧时的熙熙攘攘,曾经开阔的莘畈溪也激流不再,就连桥侧的时刻文字都已淡得模糊难辨。如今出行便利,这座古……
4、
八咏楼
八咏楼位于金华城区东南隅,坐北朝南,面临婺江,原名玄畅楼。据光绪《金华县志》记载,系南朝齐隆昌元年东阳郡太守、著名史学家和文学家沈约建造。竣工后沈约曾多次登楼赋诗,写下了不少脍炙人口的诗篇,《登玄畅楼》、《玄畅八咏》诗、《八咏》诗等,所以从唐代起,遂以诗名改玄畅楼为八咏楼。八咏楼自创建以来的一千四百……
5、
叶店叶氏宗祠
叶店叶氏宗祠位于金华市婺城区白龙桥镇,年代为清。整座建筑格局保存较完整,规模宏敞,雕刻题材丰富,体现了婺派精美的技艺,具有一定的历史、文物和艺术价值。叶氏宗祠采用磨砖八字大门,两侧置青石,左右设立抱鼓石,气派雄伟。整个建筑用材粗大,两侧都有砖雕、磨砖门墙,工艺精湛,极富地方特色。此刻,宗祠大门和左侧……
6、
北山摩崖题记
北山摩崖题记位于金华市婺城区罗店镇,年代为唐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摩崖石刻多集中在北山三洞一带。双龙洞洞口双龙洞三个繁体字,传说是--手笔;外洞顶“三十六洞天”五个大字,系于右任书;其左“洞天”二字,则是宋代书法家吴琳手书;东边小洞口有古体“龙耳”二字,庚辰十月莲僧补题。内洞口“水石奇观”四字,苍劲有力……
7、
金华大佛寺
浙江金华大佛寺,位于金华城区东北曹宅乡之北2公里处,距城区20公里。南朝梁武帝大同6年(公元540年)僧(道琼)止于山南,闻金石赞呗之音,缘岩而上,见大石佛一躯,高6丈,跌做俨然,因是建寺。距今已有近一千五百年历史。宋改名“石佛寺”。据光绪《金华县志》记载,旧名“赤松岩寺”。 寺内曾有铁罗汉五百……
8、
石楠塘徐氏宗祠
石楠塘徐氏宗祠位于金华市婺城区雅畈镇石楠塘村南的武义江畔,为明代宗祠建筑。照壁前为武义江,有小码头可供舟船停泊。整个建筑坐北朝南,由照壁、门厅、正厅、后堂组成,五开间,三进两天井,呈方形布局。面积近1047平方米。石楠塘徐氏宗祠,照壁前为武义江,有小码头可供舟船停泊。整个建筑坐北朝南,由照壁、门厅、……
9、
天宁寺大殿
天宁寺大殿位于浙江省金华市东南角的一个山坡上。天宁寺原名“大藏院”,始建于北宋大中祥符年间(1008~1016年),徽宗政和年间(11l1~1118年)赐名“天宁万寿禅寺”。南宋绍兴八年(1138年),为了崇奉徽宗,赐名“报恩广寺”,后又改“报恩光孝”。元延祐五年(1318年)重新修建,并保留了部分……
10、
台湾义勇队纪念馆
台湾义勇队纪念馆位于浙江省金华市区酒坊巷84号,即台湾义勇队成立旧址。抗日战争爆发后,台湾爱国人士李友邦经国民政府批准后,组织动员了几十名在闽台湾同胞于1939年2月在浙江金华成立了台湾义勇队。他们以“保卫祖国,收复台湾”为宗旨,以浙江为主要活动地域,在东南各省开展抗日活动,最多时发展到380余人。……
11、
金华邵飘萍旧居
邵飘萍旧居即邵飘萍旧居陈列馆,位于浙江省金华市区古子城内浮桥街89号,是一代报人邵飘萍在金华生活、成长的重要场所之一,浙江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邵飘萍旧居分前后两进各三间,以天井隔开。邵飘萍旧居,是这位革命伟人在金华生活、成长的重要场所之一,于2011年被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为进一步做好这幢极具历史……
12、
汤溪城隍庙
汤溪城隍庙是浙江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建成于明成化八年(1472年),由汤溪县第一任知县宋约所建,现保留的城隍庙为清同治五年(1866年),占地面积约2.26万平方米,建筑占地面积3300平方米,是一座建筑宏伟、雕刻精细、保存完整的古建筑,也是朝观古圣先贤的旅游胜地,其建筑构件雕刻体现了我国古代建筑艺……
13、
汤溪镇寺平村
金华市婺城区汤溪镇寺平村,是一个受徽派建筑风格影响的古村落,距今已有700多年的历史,现保存较为完整的明清时期厅堂8座,古民宅共计1000余间,其徽派建筑属浙江省最地道、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村落,被金华市婺城区政府命名为“历史文化名村”。寺平古村落每座古建筑门面上均镶嵌着数以千计的砖雕、飞禽走兽……
14、
七家厅
时代:明地址:位于浙江省金华市婺城区雅畈镇雅畈二村该厅建筑面南向,平面呈方形布局,由照壁、天井、前厅、后厅和厢房构成。呈方形布局。前厅前置有照壁,上部用磨砖雕刻花牙子封檐,基座雕刻砖线脚。照壁与两侧厢房山墙连成整体,山墙处各开大门,上部置砖雕门楣。前厅面阔三开间,通面宽13.36米,通进深28.32……
15、
滕氏宗祠
滕氏宗祠(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年代:明公布时间:2005年3月16日坐东朝西,布局为三间四进,硬山顶,平面呈长方形,总面积857平方米。一进,进深九檩,明间梁架为五架梁前后双步,前檐双步施卷棚,平身科斗拱为一斗六升,除后檐明间无斗拱外,其余均施二攒。二进,进深十一檩,明间梁架为五架梁前后双步带前廊,斗……
16、
铁店窑遗址
铁店窑遗址位于浙江省金华县琅琊镇铁店村及其周围的山坡上,其年代上起北宋(公元960年),下至元代(公元1271年)。铁店窑烧造的瓷器品种有青釉瓷器和乳浊釉瓷器,以乳浊釉瓷器为主。乳浊瓷器是铁店窑最具特色的产品,种类不但有碗、盘等日常生活用器,还有三足鼓钉洗、鬲式炉和花盆等。乳浊釉是一种二液相分相釉,……
17、
金华法隆寺经幢
法隆寺经幢位于金华城南金钱寺村。是浙江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法隆寺已毁,经幢尚保存完好。现存部分底座埋于土中,露地面部分高6.3米,呈平面八角形,幢身为八棱柱形,上刻有“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和建幢记,及唐大中十一年(857)十一月十五日树”字样,距今已有1140余年历史。柱身上浮雕文殊骑狮、普贤骑象及……
18、
金华通济桥
通济桥位于八一路南端,横跨婺江南北。原为浮桥,元代元统二年(公元1334年)建成十一孔石墩木梁桥,上覆桥屋50间,间以三殿两亭,亭置四天王,殿塑妥大士、泗洲僧伽等神像,蔚为壮观,后屡毁屡修,清嘉庆十四年(公元1809年)重建成十三孔石拱桥,桥长213米、宽7米、高14米。解放后修建桥面加宽为10米,……
19、
方梅生故居
方梅生故居位于婺城区罗店镇罗店村,1982年公布为金华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它是一座清代中晚期典型的三合院式“九间头”建筑。正厅为重檐堂楼屋,面阔进深各三间,底层用月梁,前廊施牛腿、天花等装饰,花卉和人物雕刻作品栩栩如生,上层为草架,较为简陋。正厅左右各建厢楼三间,与正厅连为一体,其槅扇门、槛窗用一码三……
20、
东村桥
东村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年代:北宋公布时间:2005年3月16日东村桥为三孔石梁桥,全长8.90米,桥面宽1.92米。桥柱八字形,与横梁隼卯连接,形成八字撑架结构,以增强桥柱的稳定性和抵御水流的冲击,其间架石梁为桥面;整座石桥造型简洁,虽体量不大,但用材厚实,桥面石梁侧面刻有“宋癸酉元祐八年六月徐……
走遍婺城区
金华市旅游景点
婺城区文物古迹
婺城区名人故居
婺城区4A级景区
婺城区十大景点
全部婺城区旅游景点
婺城区特产
婺城区美食
婺城区地名网
婺城区名人
婺城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婺城区A级景区名录
婺城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婺城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婺城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金华市第三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閺冨懏鐖堕幖婊呭偍
[第1页]
[2]
[3]
[最后一页]
[下一页]
返回电脑版
閼辨梻閮撮弬鐟扮础
缁棷CP婢讹拷13001937閸欙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