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浙江省
>
温州市
>
平阳县旅游
平阳县文物古迹介绍
1、
闽浙边抗日救亡干部学校旧址
抗战全面爆发后,全国掀起了抗日救亡运动。为了培养抗日救亡青年干部,中共闽浙边临时省委于1938年1月15日借用原山门畴溪小学校舍,创办抗日救亡干部学校(简称“抗日干校”)。该校对外称“国民革命军闽浙边抗日游击总队救亡干部训练班”。粟裕任校长,黄先河任副校长,黄耕夫任教导主任,邓扫空任总务主任。学员主……
2、
南湖赵氏宗祠
南湖赵氏宗祠位于平阳县南湖乡龙湖砍头村凤凰山麓,建筑面积500平方米,占地面积1200平方米。据赵氏宗祠卷一载:“于嘉庆十一即公元1806,建宗祠于四十五都南湖鱼池,坐丙向壬”。建筑坐南朝北,由前厅、正厅、东西厢廊、门台、旗杆石组成。南湖赵氏宗祠正厅面阔七开间,进深六柱十一檩,明间梁架抬梁式,其余间……
3、
中国共产党浙江省第一次代表大会会址(冠尖及马头岗村)
1939年7月21日至30日,中共浙江省委在浙南平阳凤卧乡(现凤卧镇)召开全省第一次-表大会。出席会议的有省委机关和浙南、处属、台州、宁绍、金衢、浙西等地代表26人,代表全省近2万名党员。刘英代表省委作了政治报告和过去两年来浙江工作的书面总结。大会传达了党的六届六中全会和周恩来视察浙江的指示精神,通……
4、
平阳地下党活动地鳌峰小学遗址
1930年5月,红十三军攻打平阳县城失利后,国民党反动派残酷镇压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平阳城乡处于-之中。为了坚持革命,是年秋,进步青年陈阜根据叶廷鹏等人的建议,接办麻步鳌峰小学并任校长。自此,该校成为平阳地下党活动的重要基地。 接办鳌峰小学后,陈阜聘请吴毓、梅康、朱程、黄先河、王运鼎、陈维香(女)等……
5、
穹岭头战斗遗址
1948年7月21日,中共平阳县委机关和浙南游击纵队第十区队指战员,在县委书记郑海啸率领下,从山门大岙村转移至穹岭头附近的峰岗与由刘正发率领的青景丽县委机关、浙南第二县队在穹岭会合。21日上午,平阳县委得到消息,国民党浙保二团三营七连100多人从文成方向向穹岭头行进。当时,第二县队与第十区队两部加上……
6、
闽浙边临时省军区司令部旧址
1938年,闽浙边临时省军区司令部进驻平阳县山门镇凤岭山麓西南侧的龙井禅寺。粟裕负责省军区全面工作,张文碧负责政治工作,王守知负责管理电台。部队下辖3个中队和1支教导队,分别驻扎在山门街、凤林、马头岗和大屯等地。粟裕办公室(兼寝室)在禅寺东首横厢0上。当年,为给抗日救亡干部学校讲课,粟裕经常在此挑灯……
7、
山门革命烈士墓
平阳山门是浙南游击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平西区的革命中心,被敌人称为“赤色中心区”。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平西区涌现出了许许多多的革命优秀儿女,据不完全统计,全区被抓被杀上千人,被拆烧民房1000多间,经省民政厅批准的烈士就有117名,是浙南在革命斗争中付出代价最大的地区之一。这批烈士用自己的鲜血……
8、
浙南红军游击队成立遗址
1932年3月,共产党员叶廷鹏等在麻步镇渔塘凤山头陈体昌家成立了浙南红军游击队,队长叶廷鹏,副队长黄先河、徐岩夏。浙南红军游击队的根据地在平阳北港的麻步、渔塘、朝阳山、凤林、包垟和钱库(今属苍南县)及瑞安公阳一带。在中共浙南委员会领导下,浙南红军游击队不断发展壮大,特别是在1935年至1936年期间……
9、
中共闽浙边临时省委机关驻大屯旧址
1938年元旦过后第三天,中共闽浙边临时省委机关和闽浙边临时省军区司令部移驻山门乡大屯村。省委机关办公地点设在大屯村东南面贫苦农民郑永盛的平房里。教导队随省委驻在大屯,负责保卫工作和培训军队干部。省委机关的油印室、收发报机组、缝纫组、军械组、红军食堂等分设在大屯村其他群众家里。当时,这个只有几十户人……
10、
师儒侍养牌坊
师儒侍养”牌坊“师儒侍养”牌坊位于平阳县坡南街,面南而立。郑思恭(1566-1646),字允之,号太和,明平阳坡南人,万历十四年岁贡,选授永康训导,捐俸添置教具,赈济贫困生员。后升蓝山教谕,因父应祥年迈,辞职回家侍父终身。浙江右布政使姚永济、温处兵备道米万钟特为建坊。在家二十余年,著有《易学金针》、……
11、
《平报》社遗址
抗战全面爆发后,在外地求学的平阳学生纷纷返乡,联合本地进步教员和知识青年,在中共浙南特委和平阳县委领导下,成立了平阳青年抗日救亡团(简称“抗日救亡团”)。抗日救亡团于1937年8月14日出版《战报》,11月1日更名为《平阳日报》,12月3日又更名为《平报》。为了使《平报》取得合法身份,《平报》向国民……
12、
宝胜寺双塔
宝胜寺双塔在平阳钱仓镇近郊北山麓。寺建于北宋靖康元年(1126)。寺前原有四塔,现仅存二塔,相距仅11.8米。每座残高约15米,六面五层。顶层残破,不见塔刹。80年代进行修缮。1984年修建两塔时,在东塔第二层北面壁龛内发现石碑一方,始知塔建于北宋太祖乾德三年(965),比原定造于靖康年间推前了一百……
13、
新四军驻闽浙边后方留守处遗址
1938年3月,新四军驻闽浙边后方留守处在平阳北港水头街三桥堂成立,主任黄耕夫。留守处以公开合法的身份进行活动,做了大量工作。一是积极开展抗日救亡宣传。以平阳山门救亡干校学员为主,组织了一支10多人的新四军流动宣传队,以演戏、演讲、座谈等形式,深入浙南城乡,开展宣传工作,扩大了共产党和新四军的影响;……
14、
顺溪古建筑群
顺溪古建筑群位于浙江省平阳县。顺溪古建筑群为大型合院式民居建筑。陈迢岩大屋坐西北朝东南,由主院及东西院落组成,主院沿中轴线依次列台门、门厅、正厅、后厅(已圮),两侧分列厢房,总占地面积约605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2210平方米。门厅梁架五檩三柱前后分心,正厅梁架十一檩六柱,五架抬梁式带前后两个双步,……
15、
平阳县革命烈士公墓
1927年至1949年,全县(含苍南县)有1000多位革命先烈,为了人民的解放事业,舍生忘死,前仆后继,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平阳县烈士墓仅是其中226位先烈的安息之地。 平阳县革命烈士公墓,位于县城坡南汇头,背靠凤山,坐北朝南。墓前有古樟,墓后有池沼亭阁。公墓建于1956年,占地面积1485平方米……
16、
中共浙江临时省委成立旧址
1938年5月7日,中共浙江临时省委第一次会议在平阳县凤卧乡玉青岩村(今属凤卧镇)周尔信家召开。刘英、顾玉良、汪光焕、龙跃、林辉山等5人出席会议,郑丹甫、郑海啸列席会议。根据上级指示,会议决定撤销中共闽浙边临时省委,成立中共浙江临时省委,刘英任书记。12日,浙江临时省委机关秘密迁入温州城。9月,中共……
17、
南雁会文书院
南雁会文书院南雁会文书院位于平阳县南雁荡山风景东洞华表峰下。相传为宋时北港鹤溪陈经邦(徽宗大观三年进士)、经正兄弟读书处。二人受业程颢、程颐门下,为洛学传入平阳之始,其后书院废圮,仅存旧址。现书院为清光绪九年(1883)邑令汤肇熙倡议重建,坐东南朝西北,环境幽雅,风光秀丽,五间木结构楼房,重檐歇山顶……
18、
平阳文明塔
文明塔建于清朝光绪十年(1884),楼阁式空心六角七层青砖结构,高三十五米,逐层向上收缩,前人称“文笔峰”。塔内原有木梯盘旋而上,惜于民国期间火毁,至今塔内可依稀辩认火劫痕迹。文明塔是浙南地区清代仿木结构砖塔典型代表。塔旁还遗存塔碑一通,石兽一只。文明塔于光绪四年兴建,十年(1884年)三月落成,为……
19、
夜袭平阳战斗遗址
1927年,蒋介石背信弃义,发动“四•一二”-政变,国民党浙江省党部派员来平阳“清党”,下令解散平阳各级农会,-、通缉共产党人,-笼罩全县,党组织被迫转入地下斗争。为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抢救入狱同志,缴取枪械,武装自己,经过秘密商议,1927年6月17晚(农历五月十八),叶廷鹏、张培农……
20、
忠训庙
忠训庙(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年代:清公布时间:1997年8月29日忠训庙,位于浙江省平阳县腾蛟镇薛岙口。人称大夫殿,又名武英殿,合院式木构建筑,前后殿各7间,左右厢房6间,戏台居中,占地面积800平方米。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乡人为纪念南宋初御寇阵亡人士薛氏(或云为昌荣,绍兴间任袁州知府。)而兴建……
走遍平阳县
温州市旅游景点
平阳县文物古迹
平阳县红色旅游
平阳县4A级景区
平阳县十大景点
全部平阳县旅游景点
平阳县特产
平阳县美食
平阳县地名网
平阳县名人
平阳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平阳县A级景区名录
平阳县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平阳县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温州市第五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温州市第六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鏃呮父鎼滅储
[第1页]
返回电脑版
鑱旂郴鏂瑰紡
绮CP澶�13001937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