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甘肃省
>
天水市
>
武山县旅游
武山县文物古迹介绍
1、
木梯寺
AAA
介 绍 木梯寺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座落在县城西南约30公里的马力柏林山山腰,山势险峻,茂林叠翠,石窟、寺庙宛如颗颗明珠,掩映在绿荫之中,石窟四周悬崖峭壁,仅有北侧一山门可入寺内。相传入寺无路可走,在山门口绝壁之上,安置一木梯,人们攀梯入寺,故名“木梯寺”。 据代重建木梯寺序记载:龙川东北有名山曰木梯……
2、
水帘洞石窟
水帘洞石窟位于天水市武山县榆盘镇钟楼湾村的鲁班峡中。现存千佛洞、水帘洞、拉梢寺、显圣池四个部分,造像60余尊,壁画1000多平方米。窟龛依天然洞穴或崖壁开龛造像或绘制壁画。形制以尖楣圆拱、平顶和方形浅龛为主,造像以摩崖泥塑为主。拉梢寺又名大佛崖,现存窟龛23个。主要为摩崖悬塑造像、圆拱浅龛、平面方形……
3、
水帘洞石窟群
介 绍 水帘洞为50米长,30米高,30米深的天然洞穴,雨季时洞口流水如垂帘玉珠,洞中有隋朝建造的四圣宫、观音寺、老君阁等10几个小殿。拉捎寺与水帘洞相对,建于北魏。在陡峭的山壁上雕有一尊释迦牟尼坐像,两侧饰以菩萨、神兽等浮雕。 拉稍寺内保存了大量北周至元代的石窟艺术作品。在一块巨大的崖壁上摩崖浮雕……
4、
拉稍寺石窟
介 绍 位于天水市武山县城东北约50公里处的钟楼山中,又名大佛崖,是水帘洞石窟群所包括的显圣池、拉捎寺、千佛洞、水帘洞、三清洞5处名胜景观之一。山中曲径幽林,百鸟争鸣,空谷回应,与水帘洞隔山相对。《武山县志》载,相传鸠摩罗什运鬼斧神工,拉树梢成山,因有此名。 北周明帝宇文毓武成元年(公元559年)秦……
5、
木梯寺石窟
木梯寺石窟位于肃省天水市武山县城南35公里的石渭山。该寺依山建造,石窟开凿在离地面千余尺的半山腰上,三面为悬崖绝壁,仅北侧设铁山门一处可通寺内。原于绝壁处置木梯,供人们攀登入寺,故名木梯寺。洞窟开在距山基200米的悬崖峭壁上,横跨九梁十沟,长500米。有崖窟、摩崖龛、走廊、自然崖龛,均置木构遮檐,北……
6、
狼叫屲遗址
时代: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狼叫屲遗址位于武山县鸳鸯镇苟家山村南1千米处大沟西坡山塬上,面积50万平方米。遗存以旧石器时代为主,兼有新石器时代遗存。1984年发现。遗址文化层厚约1米,距地表3米。1984年和1987年分别采集到原始人头骨化石、颈骨化石、肋骨化石以及打制的石弹、尖状器等遗物标本。人头……
7、
付家门遗址
付家门遗址位于武山县马力镇付家门村南100米。是一处多种文化共存的大型遗址。面积约75万平方米,文化层厚0.2--2米,暴露有白灰居住面、灰坑和墓葬。采集有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网纹、弧线纹、圆点纹彩陶片和泥质褐纹红陶瓶、罐、盆、碗残片等;齐家文化泥质、夹砂红陶片,饰绳纹、篮纹、附加堆纹、锥刺纹,器形有……
8、
观儿下遗址
观儿下遗址位于武山县郭槐乡观儿下村西北300米。是一处仰韶文化与齐家文化共存的遗址。面积约12.5万平方米,文化层厚0.5—1米,暴露有灰坑、灶坑、墓葬和白灰居住面。采集有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勾叶纹、弧线三角纹彩陶片及泥质、夹砂细绳纹红陶片,器形有重唇口尖底瓶、卷沿曲腹盆、圜底钵等。另有齐家文化几何纹……
9、
武山圣寿寺
武山圣寿寺,又称官寺,原名寿圣院、寿圣寺,位于武山县城南门坡西侧,是城内现存的唯一古代佛教寺院建筑。官寺承载了700多年的历史信息,原建筑规模较大,从北向南,分山门和下、中、上三院,曾有天王殿、三官殿、股肱殿、钟楼、鼓楼、燃灯佛殿、十八罗汉堂等建筑,现仅存中院的燃灯佛殿及其东西两配殿,保存着鲜明的元……
10、
石岭下遗址
石岭下遗址位于天水市武山县城关镇石岭村,陇海铁路南侧,石岭下文化类型命名地。甘石沟河水将遗址分为两段,东段为崖头,西段为西坪。遗址整体呈扇形,遗址东西长约500米、南北宽约300米,总面积约9万平方米。遗址分布范围内散落着多处文化层,厚约1.7米,深1.5—2.5米。1955年甘肃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队……
11、
西旱坪遗址
西旱坪遗址位于武山县洛门镇吉家庄西南1公里。是一处史前和商周遗物共存的遗址。面积约25万平方米,文化层厚0.1--1米,暴露有灰坑、白灰面居址等。采集有泥质和夹砂红陶陶器,饰绳纹、附加堆纹、篮纹,器形有单、双耳罐,另采集有磨制石斧、石刀、石镰等生产工具,均属齐家文化。另有周代夹砂灰陶绳纹鬲、豆、细颈……
12、
白崖沟摩崖石刻
白崖沟摩崖石刻位于天水市武山县滩歌镇南沟村,石刻通高2.25米、宽1.62米,总面积3.65平方米。四周皆有拦线,个别字残损,全文共计276字,分16行,首行9字,次行3字,0-19字,其余各行均20字。内容记载了宋徽宗政和八年(1118年)在开封重修宣德楼、集英殿于陇右伐木的事迹。系宋代著名文学家……
13、
风云雷雨坛
风云雷雨坛位于天水市武山县城东郊家坡村,为北宋崇宁三年(1104)所建。现存坛高13米,占地面积约230平方米,共分三层。顶层原有四门,正门在西,中下两层为夯筑土台,夯土层厚0.08—0.12米不等,南侧建有登坛坡道,转至西侧可进入顶层。风云雷雨坛经考证是古时建城时必须修建的城市设施,用以求国泰民安……
14、
武山官寺
武山官寺位于武山县城关镇东街。占地面积约384平方米,座南向北,现存主佛殿及两侧配殿,元代始建,明万历年间维修,土木结构。佛殿单檐悬山顶,面阔三间(14米),进深四间(9米),高8米。两配殿为歇山顶,均面阔三间8米,进深二间7米。该殿是我省现存时代较早的古建筑,保存较好,对研究明代建筑特征和建筑技术……
15、
东旱坪遗址
东旱坪遗址位于武山县金川村南。面积约50万平方米。出土有石斧、石刀、石环、彩陶罐和泥质灰陶罐等。另有一些土坑墓和砖室墓已经暴露。文化内涵从仰韶文化、辛店文化,一直延续到明代,遗址保存较好。1960年,甘肃省文物工作队曾作过调查。2000年,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该遗址进行过发掘,发现有战国及汉代墓葬……
16、
洛门关帝庙
洛门关帝庙位于天水市武山县洛门镇东街村繁荣路西侧,始建于明崇祯九年(1636年),占地面积约239.4平方米。现存大殿坐东朝西,面阔三间,宽19米,进深12.6米,高9米,为11架梁硬山建筑。其面阔窄、进深深的构造特点为省内仅有,是地方建筑的独创。斗拱简练且有承重作用,承袭了明代风格做法。……
17、
武山拉稍寺
位于天水市武山县城东北约50公里处的钟楼山中,又名大佛崖。是武山水帘洞石窟群所包括的显圣池、拉捎寺、千佛洞、水帘洞、三清洞5处名胜景观之一。山中曲径幽林,百鸟争鸣,空谷回应,与水帘洞隔山相对。《武山县志》载,相传鸠摩罗什运鬼斧神工,拉树梢成山,因有此名。北周明帝宇文毓武成元年(公元559年)秦州……
18、
大坪头遗址
大坪头遗址位于武山县坪塬村,渭河和鲁班河交汇的二级台地上,高出河面20-50米。面积约10万平方米。暴露的遗迹有灰层、灰坑、白灰地面。灰层厚1-2米,出土有石斧、石刀、石锛、细泥红陶片、彩陶片、夹砂粗红陶片和单(双)耳陶罐。……
走遍武山县
天水市旅游景点
武山县文物古迹
武山县十大景点
全部武山县旅游景点
武山县特产
武山县美食
武山县地名网
武山县名人
武山县A级景区名录
武山县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武山县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闂佸搫鍟幊蹇涙偉閸洖绠规繝濠傛噹閸嬶拷
[第1页]
返回电脑版
闂佽壈椴稿濠氭焾閹绢喖妫橀柣鐔稿绾偓
缂備緡鍣Λ绋婵犮垼顔愰幏锟�13001937闂佸憡鐟遍幏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