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江西省
>
九江市
>
修水县旅游
修水县文物古迹介绍
1、
修水兜率寺
渣津是宗教圣地。早在晋代有吴猛和许逊(许真君),炼丹于黄龙山及龙安山,为民除害,追赶孽龙,留有许多故事传说。后来许真君被尊为净明忠孝道教派祖师,民间称为“忠孝神仙”、“西江砥柱”、“普天福主”。渣津老街修建有规模宏伟的万寿宫,历来香火旺盛。是历史上集宗教、经贸、文化、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活动场所。兜率禅……
2、
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第一团团部旧址
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师部旧址座落于修水县城凤凰山路60号,东临县城凤凰山路,北靠县政府招待所,西接秋收起义修水纪念馆,南抵林氏祠堂。旧址座北朝南,一进二重,砖木结构,小青瓦屋面,四水归内,麻石门框,整个建筑面积350平方米,占地面积1200平方米。上堂前为工农革命军第一面军旗设计、制作的地方,上堂……
3、
一圣仙娘殿
东皋一圣仙娘殿,坐落在月塘中学后山边。传说东皋:“一圣仙娘”,名纬英,系战国时期伟大爱国诗人屈原女儿,因生不逢时,烽火连年,随父母颠沛流离,目睹国破家亡,民不聊生,忧国忧民,同父亲屈原于公元前二百七十六年五月初五日投汩罗江自尽。一代烈女,以身报国,惊天地,泣鬼神。玉帝深威其诚,托化成仙,每当岁首,迎……
4、
抗日战争时期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七集团军驻地旧址群
抗日战争时期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七集团军驻地旧址群九江市修水县20世纪30、40年代1、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七集团军第二十军军部白岭旧址(白岭镇下泰清村石嘴上胡墨轩屋〔又名跳石屋〕):与文物本体重合;2、第二十军军长杨汉域白岭住地旧址(白岭镇温泉村30组丁家桥胡毓英屋):以旧址本体为界,东延伸至山脚,南延伸……
5、
桃里陈氏故居与五杰广场
五杰广场:修水县城的老北门,占地14802平方米,它在沿江路、站前路和安居工程通道的中间,这里是修水的北入口,是一个给外地人进入修水县城的第一印象的地段。当人们峰回路转经过数小时的旅途颠簸从九江、南昌方向进入修水县城的时候,豁然开朗出现在面前的就是这个宽阔的广场,这个广场命名为五杰广场。县党政班子联……
6、
渣津烈士陵园
渣津是修水县西部重镇,这里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是殷商时期古艾侯国都城所在地,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修水苏区的中心区域。 1927年8月下旬,秋收起义部队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第一团三营和四团驻扎渣津,9月9日,秋收起义总指挥卢德铭师部机关驻扎于渣津万寿宫,10日,在万寿宫后大沙洲召开了……
7、
南山岩石刻
南山岩石刻包含黄庭坚书“佛”及咒语、明嘉庆年晏旗峯林春泽书“石门”、“藏龙洞”及“藏龙洞记”、九曲回廊碑刻。南山崖与修水县城一河相隔。山崖上古木参天,点缀着亭台楼阁,是个游览的好去处。更有“看点”的是,临河一块高2.68m,宽2.28m巨大平整的石壁上,刻有一个高1.84m,宽1.20m的“佛”字,……
8、
杨祠暴动旧址
杨祠暴-动-旧址---沙坪满觉寺、全丰杨祠1928年3月1日,中共修水临时县委根据革命形势发展的需要,在台庄书堂召开了全县党的积极分子会议,会议回顾了秋收起义以来的大好形势,同时也清楚地认识到,修、铜、武三县的国民党当局以修水农民革命是要进行疯狂报复的,因此,必须作好应对敌人反扑的准备。会议决定,迅……
9、
秋收起义总指挥部旧址(渣津万寿宫)
渣津万寿宫,是渣津境内最大的古建筑,始建时间无考,当在渣津形成街市之时,原称“灵剑仙宫”。清同治十一年(1872年)重修。宫殿一进四重,前重为牌坊戏台;中重为麻石天井,两侧为酒楼;上重为正殿,供奉许真君、吴猛等神像;后重为谌母殿,供奉谌母娘娘。两侧建有厢房,为庙会活动场所。占地一千六百多平方米。整个……
10、
黄庭坚陵园
黄庭坚墓坐落在双井村西南,墓茔坐北朝南.黄庭坚(1045—1105),北宋治平四年(1067)进士,崇宁四年(1105)9月客死在宜州(今广西宜山县)贬所,其墓是大观三年(1109)苏仙固、蒋纬护柩归葬双井祖茔之西,其墓宋代以来多次维修,1959年被列为江西省文物保护单位。1982年江西省人民政府拨……
11、
修水黄龙寺
黄龙古刹位于湘鄂赣三省交界的幕阜山东麓,修水县西北区黄龙村境内,宋代为江南佛教四大丛林之一,是中国佛教禅宗黄龙宗发源地,1987年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古刹始建于唐乾宁二年(公元895年),为超慧祖师所创。超慧至黄龙观止而言曰:“凝三山之灵秀,蓄九泉之源流,九关十三锁,真佛境也。”遂建黄龙寺。据僧谱……
12、
红十六军军部旧址
红十六军军部旧址(红十六军军部旧址、团部旧址)红16军驻地旧址有两处:一处是位于修水县渣津镇西堰村军部旧址,一处是位于渣津镇东堰村更尾垅的部队驻地旧址。1931年11月,国民党军独立第32旅刘夷部两个团和江西省保安团,在探得修水马坳、渣津地区均无红军后,长驱直入,妄图占领中共湘鄂赣省委、省苏维埃政府……
13、
台庄会议旧址
台庄会议旧址——修水台庄张氏宗祠位于东港乡台庄村。1928年10月29日,中国工农红军第五军党代表滕代远以中共湖南省委特派员的身份,在修水台庄张氏宗祠主持召开平江、浏阳、修水、铜鼓县委和红五军党委领导人联席会议,正式恢复中共湘鄂赣边特委,滕代远、彭德怀、李宗白、邱训民、王首道5人为特委常委,滕代远任……
14、
山背遗址
山背遗址位于修水县上奉镇山背村,距县城63公里,为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址,是一种有段石锛和夹砂红陶为主要特征的文化遗址。于1987年被江西省人民政府以赣府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考古专家所说的山背文化遗址,是指在鄱阳湖地区乃至整个长江中下游地区、以段石锛和红砂陶为主要特征的、新石器时代晚期的文化遗存的总称……
15、
回坑村古建筑群
回坑村古建筑群(廊桥、绣花楼、龙王阁、泉塘古井)九江市修水县新湾乡回坑村清1、廊桥:以文物本体为界,东延伸567米,东南延伸8.02米,南延伸5.67米,西南延伸8.02米,西延伸5.67米,西北延伸8.02米,北延伸5.67米,东北延伸8.02米.面积:521.42平方米;2、……
16、
纱笼桥
纱笼村位于修水县港口镇纱笼村,纱笼村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古村落,民风纯朴,纱笼桥闻名遐迩。纱笼桥,这座坐落于江西省修水县港口镇纱笼村的古桥,横跨五里港,呈现东西走向。它始建于清同治十年(1871年),拥有宽4米、长24米、高8米的尺寸,总面积达到130平方米。该桥巧妙地运用了青石桥墩,共计3个(东、……
17、
灵源摩崖石刻
灵源摩崖石刻包含“灵源”、“黄龙山”、“三关”、“法窟”石刻、观音井与明代石亭等。黄庭坚在黄龙寺周围所刻的摩崖石刻“黄龙山”、“灵源”、“法窟”等字,保存完好无损,可谓“海枯石不烂”,更是使此山带有一定的传奇色彩。“黄龙山”三字刻于寺前下马石前石壁上,字径达85厘米、字体方圆浑厚,,有力透石背之感。……
18、
中共赣北特委旧址
中共赣北特委(赣北分区委)旧址位于位于修水县渣津镇渣津村。1930年12月,湖南省委为加强对赣北各县党的工作的领导,决定调张警吾组建赣北特委。1931年1月,赣北特委正式成立,机关先后驻修水上衫宫选大屋和渣津匡上庚大屋,书记张警吾;同时撤销修水中心县委,成立修水县委。赣北特委隶属湖南省委办事处,下辖……
19、
抗日战争期修水中心县委地下联络站旧址
中共修水中心县委地下联络站旧址位于修水县义宁镇黄土岭鹦鹉街24号。1938年10月武汉沦陷后,为了团结一切抗日力量,打击国民党顽固势力,做好驻修水的国民党第三十集团军等部队的抗日统战工作,奉中共湘鄂赣特委和修水中心县委指示,中共地下党员、修水县各界民众抗敌后援会副总干事杨抱爱以创办“抱爱医院”为名,……
20、
修铜宜奉县委、县苏、红军医院旧址
修铜宜奉县委、县苏、红军医院旧址(修铜宜奉临时县苏旧址、修铜宜奉临时县委旧址、修铜宜奉红军医院旧址)九江市修水县20世纪30年代保护范围:1、修铜宜奉临时县苏旧址(黄港镇林场矮子坑):以文物本体为界,东、南、西、北各向外延伸10米.面积:1514.06平方米;2、修铜宜奉红军医院旧址(黄港镇杨家坪老……
走遍修水县
九江市旅游景点
修水县文物古迹
修水县红色旅游
修水县名人故居
修水县4A级景区
修水县十大景点
全部修水县旅游景点
修水县特产
修水县美食
修水县地名网
修水县名人
修水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修水县A级景区名录
修水县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修水县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鏃呮父鎼滅储
[第1页]
[2]
[最后一页]
[下一页]
返回电脑版
鑱旂郴鏂瑰紡
绮CP澶�13001937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