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江苏省
>
泰州市
>
兴化市旅游
兴化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拱极台
拱极台,位于兴化城北海子池畔,台高6米,占地1300平方米,这里楼台亭阁依城傍水,参天大树遮天盖地,景色幽雅秀丽。拱极台始建于南宋。宝庆元年(1225年),兴化知县陈垓为防御金兵、蒙古兵等北方军队渡淮南犯,利用改造大小垛岛和河道开挖的积土,围绕县衙署四周筑成长约3.5公里的土城和东南西北四门以及四座…
中共兴化县委成立旧址
中共兴化县委成立旧址位于戴窑镇镇区新兴东街中心巷33号内,东经120°12′41.4″、北纬32°55′54.2″。为普通的瓦房院落,三间正屋朝南,另有门楼、天井、厢房,占地117平方米。1941年1月7日,中共苏北区党委副书记陈丕显在此主持召开兴化县工委委员会议,宣布苏北区党委决定,撤销中共兴化县…
昭阳墓
昭阳墓,又名阳山或昭阳山,战国时期古墓葬,位于昭阳镇山子村西北角,东经119°50′21.5″、北纬32°56′13.4″。昭阳,名云,字阳,战国时期楚国人。出生贵族,官至楚国上柱国、令尹。楚威王六年(公元前334年),昭阳统兵伐越,吞越入楚,今兴化一带便并入楚国版图。楚怀王六年(公元前323年),…
解家祠堂
解家祠堂位于兴化市区东城外大街市场巷内,明代建筑,砖木结构。由东楼、西楼、中楼(正厅)、厢房、大门、二门、后门(阙门)等构成。现存东西3幢两层楼房和西厢房,共有房屋18间,其东端设有2间两层楼梯屋,建筑面积368.11平方米。解家祠堂是解氏家族明初迁居兴化时的最早聚居处。据《鹤立堂解氏宗谱》记载,明…
宗臣故居
宗臣故居位于市区昭阳街道新阳社区西门大街侯家垛46号,东经119°49′33.0″、北纬32°56′06.8″,又名“宗府”。是一座由门楼、大厅、正厅、花厅、照厅、蝴蝶厅等前后三进、附属用房及戏楼、甬道等组成的明代府第建筑群。历史上的“宗府”体量庞大。宗臣故居门楼朝东,系二层楼建筑,南北长约三十米,…
元老府
元老府(局部)位于市区昭阳街道牌楼社区元老府巷3号,东经119°50′18.1″、北纬32°56′13.7″。现存三进宅院和北院各一处。门楼朝东,为元老府府内宅院。李春芳(1511-1585),字子实,一字石鹿,别号华阳洞天主人,明代兴化人。嘉靖二十六年(1547)状元,四十四年(1565)入阁为次…
兴化八字桥遗址
八字桥原址位于市区城内东大街原北市河南端,东经119°50′21.5″、北纬32°56′13.4″。一为东西向,石质;一为南北向,砖砌,皆为宋建明修。南宋宝庆元年(1225)兴化建城,设四水关与城内市河及海子池、西隈潭(明代以后称升仙荡)相连。城内形成东西向及南北向市河,成“T”形相接,河上桥梁众多…
兴化抗日阵亡将士纪念塔
兴化抗日阵亡将士纪念塔位于大营镇大营村东北,东经120°13′24.1″、北纬33°03′45.4″,始建于1943年,1987年重修。塔园占地面积2000余平方米,塔身为水泥结构,高19.43米(寓意1943年立),呈方锥形。正方形塔座,分为两层,底层宽12米,高0.55米;上层宽7米,高0.32…
南荡遗址
南荡遗址位于垛田街道戴家村东南约2.5公里的南荡中,东经119°51′58.2″、北纬32°54′52.4″,面积约10万平方米,为江淮东部地区新石器时期王油坊类型龙山文化遗址,距今约4200年。1989年和1991年,戴家村村民在开发湖荡沼泽时先后发现大量动物骨骼亚化石和陶片。兴化市博物馆、扬州市…
家舒巷西侧古建筑群
家舒巷西侧古建筑群位于市区东城外家舒巷中,东经119°50′42.6″、北纬32°56′06.3″。原为明代御史舒楚后代所建府第,为区别城南舒家大巷而命名家舒巷。清代以来或售或修而成民居。门楼朝东,上下二层,大门上方有砖雕,进门有方砖贴面的照壁。二门内有天井,主体建筑坐北朝南,南北二进各三间,均为七…
刘熙载墓
刘熙载(1813-1881),字伯简,又字融斋,晚号寤崖子,清代兴化人。我国清代著名的文学家、经学家和文艺评论家。道光二十四年(1844)中进士后,任翰林院编修值上 书-房,咸丰皇帝十分看重,御书“性静情逸”相赐。同治三年(1864)任广东学政,两年后(1866)辞归受聘上海龙门书院。刘熙载著述丰厚…
兴化东岳庙
兴化东岳庙位于兴化市区牌楼路41号。主体建筑初建于明代永乐年间(1403-1424),其中四圣观建于元末至正年间(1341-1368),是兴化历史上体量最大的道教丛林。明清两朝及当代多有修缮,因战争而颓废。余产(东岳庙正殿及四圣观、财神祠等殿室)建国后曾归文化部门使用。主体建筑正殿为前后两殿,中间以…
魏氏民居
魏氏民居位于市区昭阳街道新义社区北上河边6号,东经119°50′23.5″、北纬32°56′51.7″,明代建筑。现存门楼和前后三进厅屋(照厅、大厅、花厅),厅屋东侧有一条长约60多米的火巷。房屋梁架用料粗大,制作精致,古朴大方,木雕工艺精湛,保持了明代建筑风格。魏氏民居为明晚期魏应春(字茂枝,号育…
高谷故居
高谷故居位于市区昭阳街道儒学社区兴化市第一中学旁,东经119°50′18.1″、北纬32°56′13.7″。主要由门楼、火巷、三个内宅院构成,低檐小瓦,简朴无华,门前“益恭”牌坊(毁于“文革”)跨街而立。高谷故居占地面积450平方米,建筑面积320平方米,门楼东向,悬“忠结主知”额,入门有照壁,南北…
李详故居
李详故居位于市区昭阳街道牌楼南路范公祠巷2号,东经119°50′28.2″、北纬32°56′07.6″。李详(1859-1931),字审言,晚号齳叟。清末民初兴化人,国学大师,扬州学派后期代表人物。曾任东南大学教授,1927年与胡适、鲁迅等同时聘为中央研究院特约撰述员。一生著作丰厚,著有《愧生丛录》…
兴化城隍神庙
城隍庙全称兴化城隍神庙,位于市区昭阳街道牌楼社区牌楼西路68号,东经119°49′57.9″、北纬32°56′09.7″,坐北朝南。明朝洪武二年(1369),神庙初建时较为简陋,大殿进深浅窄。洪武二十四年(1387)增建正门如官廨,添设戏楼,两侧添建庑楼(二十四司)。嘉靖三十三年(1554)知县陈时…
中原才子坊
中原才子坊位于今儒学广场西南侧,石质,四柱三门,砖木重檐,东西向,下为旧儒学街。牌坊初建于嘉靖二十九年(1550),为嘉靖十年(1531)辛卯科经魁宗周(官至四川马湖知府)、二十九年(1550)庚戌科进士宗臣父子而立,名“父子科第”。嘉靖三十九年(1560)因宗臣逝世,于“父子科第”坊的背面加镌“中…
陈五房进士第
陈五房进士第又名陈氏五进士第,位于市区儒学社区儒学街儒学广场西侧陈五房巷,东经119°50′12.9″、北纬32°56′07.0″。陈五房进士第始建于明代,清康熙年间曾经修葺,因明清两代陈氏家族先后有陈常道(明嘉靖四川松潘兵备副使)、陈爰诹(明万历礼部主事)、陈履中(明崇祯吏部主事)、陈以恂(清顺治…
吴甡故居
吴甡故居位于市区昭阳街道儒学社区儒学街儒学广场北侧,东经119°50′07.4″、北纬32°56′05.8″。明代建筑,又名“吴家大门楼”。原为前后八进、东西两院。今存其中三进两院,占地1000余平方米,布有正厅、穿堂、厦屋、书斋等。厅内梁柱雕刻精美生动,石础牢固,保存完好。2009年,兴化市人民政…
兴化护国寺
护国寺全称“敕封护国寺”,位于戴南镇护国街,东经120°07′36.6″、北纬32°43′07.8″。唐代始建,宋代改建,明清重修。清嘉庆《东台县志》载:“护国寺,在戴家泽,建于宋。”护国寺前身为唐代所建的道观“七星庙”,宋代改为佛寺。扩建天王殿时,为保护东侧一棵唐代参天古皂荚树(今不存),将该殿西…
走遍兴化市
泰州市旅游景点
兴化市文物古迹
兴化市红色旅游
兴化市名人故居
兴化市4A级景区
兴化市十大景点
全部兴化市旅游景点
兴化市特产
兴化市美食
兴化市地名网
兴化市名人
兴化市A级景区名录
兴化市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兴化市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兴化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旅游搜索
[第1页]
[2]
[3]
[最后一页]
[下一页]
返回电脑版
联系方式
粤ICP备130019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