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上海市
>
松江区旅游
松江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上海方塔园
AAAA
方塔园位于松江镇中山东路南侧,是一座80年代初新建的却又具有古典风格的园林。设计者为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冯纪忠教授。据考证,方塔园正好坐落在历史悠久的唐宋时期华亭县城中心。建方塔园时,在地下约二公尺深处发现了分布较广的大量唐宋遗物和一条东西向的唐代市河部分驳岸等遗迹。从史籍中发现,唐兴圣教寺、…
松江清真寺
AA
松江清真寺位于松江镇缸甏行,又名真教寺。据寺内礼拜殿中保存的清康熙十六年(1677年)《重修真教寺碑记》:寺于元至正年间(1341~1367年)蒙古氏创建。清真寺大门向北,外有照壁,额题“清真妙元”。入内有内照壁,书“清真寺”。甬道西侧墙下有一小墓,传为元达鲁花赤墓。进内西侧为邦克楼,面东,平面长方…
佘山天主教堂
AA
佘山天主堂座落在松江西佘山上。佘山又名西霞山,1863年法国耶酥会传教士在佘山南坡买了一块山地,建造平房五间,并辟出一间自用小堂,在山顶建六角亭供圣母像。1870年6月,天津发生群众火焚教堂事件,消息传到上海,传教士惊恐万状,耶酥会会长谷振声从徐家汇天主堂赶到佘山,跪在六角亭的圣母像前祈祷:如能平安…
李塔
李塔:位于上海市松江区李塔街130号,据方志记载,又名“礼塔” 据《松江县志》:塔七层四面,承袭唐代风格,高30余米,为砖木结构。外形与方塔相似。塔身四周有大小不同的砖雕佛像,约200尊。底层四角石柱上刻有施舍人姓名,塔砖上亦有捐款人名。塔内部楼梯和平座等结构都已毁,外部腰檐栏杆也损坏严重,大风时…
秀道者塔
秀道者塔:位于上海市松江区西佘山森林公园入口处。据《松江区志》:又称“月影塔”。位于西佘山东坡。塔七层八面,高约20米,为砖木结构。塔身细长,外形秀美,远望如杭州保暸塔。塔建于北宋太平兴国年间(976~984年)。当时,山上有潮音庵,有修道者名“秀”,结庐山麓,亲自参与筑塔,塔成后引火0,故名秀道者…
颐园
颐园位于城秀南桥西有一座始建于明末,原占地面积约3300平方米的宅园。清代原系赵梅住宅的一部份,名“因而园”。道光年间,转卖罗姓,易名“罗氏园”。光绪年间,罗家又把园售给浙江归安县(今吴兴县)知县许威,取名“颐园”。1937年归高君藩所有,当地人称“高家花园”。“颐园”今为上海市第四福利院。“颐园”…
醉白池
醉白池位于松江镇人民南路。清顺治年间,邑绅顾大申在明代一座旧园遗址上改建而成。据《醉白池记》载:宋代“韩魏公慕白居易而筑醉白堂于私第之池上,水部君(指顾大申)又仿韩而以堂名其池”。原醉白池规模较小,1958年在园西扩地60余亩,扩建后,醉白池正门朝西,门内有湖,沿湖筑草亭、长廊,过池上石桥,水杉林尽…
松江明砖雕照壁
砖雕照壁:位于松江区方塔园景区,在方塔的北侧照壁原位于松江府城隍庙前,据(明)正德《松江府志》:城隍庙,在谷市桥西,兴圣塔院后。初在今府治西,宋政和间迁于东南,今盟素道院之侧。元至正二年,知府杨伯野台拓地改建,丙戌毁。邦人孙明绪成之。国(明)朝洪武三年,知府林庆即兴圣寺殿址作今庙。景泰庚午灾,知府黄…
兰瑞堂
兰瑞堂位于园内其昌廊西侧,明代建筑,风格简朴。原位于中山西路包家桥东堍,座北面南。堂内曾悬一“兰瑞堂”匾额,为清代书法家张祥河手笔,匾已毁。该厅具体建筑年代已无从查考,据传为明代建筑。清初曾为娄县(松江)人朱椿任江西巡抚届满回归故里后购得宅第,1984年迁于方塔园。堂面阔五间,进深七架,为扁作厅堂之…
上海松花江护珠塔
上海松花江护珠塔:位于上海松花江境内。距今已有900年历史,倾斜角度已超过比萨塔1.5倍,侧向东南,斜而不倒。清朝时曾遭火灾,烧去了塔心木,楼板、扶梯、腰檐等也残缺。护珠塔又称宝光塔。在上海市松江区天马山中峰。因塔身倾斜,故又称斜塔。天马山是“云间九峰”第八峰,为九峰中最大的一座。圆智教寺是九峰中较…
夏允彝、夏完淳父子墓
夏完淳墓:位于松江区石湖荡镇荡湾村夏完淳(1631-1647),是一少年英雄。是我少年时的偶像。幼时读《儿童文学》,里面有一篇文章叫《南冠草》,讲述了他在被俘后,如何戏弄洪承畴,讽刺洪承畴投降清朝。最后被杀。这也是他留名后世的主要原因。根据上海文物博物馆志,夏允彝父子墓在荡湾村北农田间,墓前有墓道,…
方塔园内陈化成祠
方塔园内陈化成祠[中山东路235号方塔园·清代]陈化成,福建同安人,清道光廿年(1840年)江南水师提督,驻松江府。廿二年(1842年)率部抗击进犯吴淞口之英军战死,谥“忠愍”。同年邑人建祠,光绪廿四年(1898年)重建。坐北朝南,占地面积270平方米。现存门厅和大殿。门厅建筑面积79.35平方米,…
陈子龙墓
陈子龙墓为纪念明末抗清义士陈子龙所建,位于方松街道广富林社区管理站(原广富林村)。整个墓地占地两亩,建筑面积1000余平方米。内建有陈子龙墓碑。石碑四块,上面刻着陈子龙生平事迹及其本人的雕刻画像。内有状红亭,建于清朝乾隆五十三年(1788)间。该墓地免费向游人开放,场地较为宽阔,可供入党宣誓、清明扫…
平原村古文化遗址
平原村古文化遗址(PingyuancunGuwenhuaYizhi)位于位于城西北约13公里、小机山东侧山脚下。1960年,市文管会组织考古调查时发现,在南北穿过山脚下平原村的新开河道的两岸,暴露出古代遗物。采集的遗物主要属于晚期印纹陶文化亭林类型,有灰陶三足盘--纹圈足簋,夹沙陶圆锥足鼎,以及曲折…
松江西林塔
西林塔(XilinTa)又名崇恩塔。位于松江县松江镇中山中路西塔弄东侧。南宋咸淳年间建接待院,后改名西林禅寺。塔因寺名。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僧淳厚重建,更名圆应塔。后渐倾圮。正统年间(1436~1449年)重修。砖木结构,七级八面,高46.5米,塔壁夹墙中砌有砖梯,塔身除顶层木结构平座及腰檐…
姚家圈古文化遗址
姚家圈古文化遗址(Yaojiaquan Guwenhua Yizhi)位于松江县小昆山镇姚家圈。1980年当地社员在田野翻地时,发现一口古井,从井的下层和附近新开河两岸断面上,采集到数十件新石器时代遗物,分布范围约1万平方米。其中有早期印纹陶等马桥类型的文化遗存,崧泽文化类型的各式夹沙陶残物。198…
大仓桥
大仓桥(DacangQiao)位于松江镇西部玉树路东。系南北向、五孔拱形大石桥,高约10米,跨度约50米,为上海地区著名的明代大石桥之一。桥原名永丰,因桥南为松江府漕运仓城,故俗称大仓桥。旧志记:西仓桥在钱泾西,明天启年间知县章允儒建。南仓,即水次西仓。明董其昌曾作《西仓桥记》。随着河道变浅变狭,现…
松江望仙桥
望仙桥(Wangxian Qiao)位于松江县松江镇方塔园内。建于南宋绍熙年间(1131~1162年)。为单孔平板石桥,桥面为武康石,石梁上刻有莲花纹图案。是上海地区最古老的石桥。1985年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辰山古遗址
辰山古遗址位于佘山镇辰山南麓市河两侧,考古发现商、周时期的古文化遗址。2009年初被发现。辰山植物园早在规划建设初期就将辰山山体划为植物保育区,并且深挖辰山历史文化资源,向广大游客开展辰山历史文化导游和科普讲解活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2013年上海辰山植物园被评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文物保护单位,2…
中泾圣母领报堂
中泾圣母领报堂位于松江区车墩镇新兴村。中泾圣母领报堂始建于清同治十年(1871年)。1936年10月,拆除老堂、重建新堂,1937年落成。1999年,进行修复。2000年11月,正式复堂。中泾圣母领报堂于2014.4.4立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走遍松江区
上海市旅游景点
松江区文物古迹
松江区4A级景区
松江区十大景点
全部松江区旅游景点
松江区特产
松江区美食
松江区地名网
松江区名人
松江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松江区A级景区名录
松江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松江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松江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第1页]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