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江苏省
>
苏州市旅游
苏州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盛泽白龙桥
白龙桥位于苏州市吴江区盛泽镇坛丘白龙桥村,其东为蚬子墩,西为小牛荡,所跨河面开阔。清康熙初年建。光绪三十四年(1908)重建,至宣统三年(1911)告竣。南北走向,三孔拱型结构。拱券以纵联分节并列法砌置,全用花岗石构筑,为抗波、防坍,两头筑有泊岸。宽3.80米,长40.60米,中孔矢高5.60米,跨…
江抗东路活动旧址
江抗东路活动旧址位于沙家浜镇华阳村金桩浜街东端,俗称“东土地堂”。遵照江抗副总指挥叶飞的指示,1939年11月6日,在常熟的江抗部队在此成立了“江抗东路司令部”,由夏光担任司令、杨浩庐任副司令兼政治部主任、林震负责后方医院,该建筑为江抗东路的活动点之一。旧址为房屋二进,门房、厅堂加两侧厢房。2000…
端本园
端本园位于苏州市吴江区黎里镇大观弄底,清乾隆期间建成,同治年间重建。1980年5月3日,端本园被列为第一批吴江市文物保护单位。现因行政区划调整被列为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黎花明白柳朦胧,绿水朱栏宛转通。”《黎里续志》对端本园的美景作了形象的描写。走进端本园,亭台水榭,花木扶疏,一幅清幽诗意的江南园林…
严家老宅
严家老宅位于吴中区木渎西街108、110、112、114号,年代为清、民国。严家花园位于木渎镇山塘街王家桥北,最初是清乾隆年间苏州大名士沈德潜的寓所。清道光八年(公元1828年),沈氏后人将此院落让给木渎诗人钱端溪。钱氏叠石疏池,筑亭建楼,取名端园,有友于书屋、眺农楼、延青阁诸胜。光绪二十八年(公元…
虞山石室土墩
虞山石室土墩位于虞山东岭仲雍墓起,西至小石洞止,在全长约10公里的范围内,共发现有200座左右。石室土墩沿山脉走向,以3个或5个成品字形群组分布于山脊顶峰及山坡交叉要道等处,大墩直径约20至15米,高8至5米。小墩直径约8至5米,高3至2米左右,其建筑结构系采用本山长条石块、石片垒成下宽上窄之长方形…
秦东园故居
秦东园故居,位于苏州市吴江区平望镇北河西街,由秦氏先人秦澜伯建于清道光二十七年。该宅坐西朝东,隔街临平望市河,前后三进,共有房屋17间。该宅第一、二进平屋;第三进为两层楼厅,上作居室,下为厅堂,方砖铺地,落地长窗,堂中悬有“庆善堂”匾。第二、三进之间向北侧延伸,建有平屋三间。全宅花园、院子、天井颇多…
外五泾弄近代住宅
外五泾弄近代住宅位于阊门内下塘街外五泾弄6号,1991年被列为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这处住宅原为谢氏别墅,为一幢两层砖木混合结构西式建筑。坐北朝南,正门东向,门前有停车台。南面设廊,内为客厅,通间落地长窗,外有露台高0.4米,前砌石阶踏道。楼房立面以现代建筑简洁平直线条为主,墙面采用粉色瓷砖贴面装饰,…
顾野王墓
顾野王,字希冯,吴郡吴(今苏州)人,博学多才,于经史、天文、地理、卜筮、篆隶、训诂无所不通,兼善丹青,“画草木尤工”,撰有《玉篇》、《舆地志》、《符瑞图》、《玄象表》、《分野枢要》、《续洞冥记》等书。初仕梁,为太学博士。梁亡入陈,仕至黄门侍郎、光禄卿。卒赠秘书监、右卫将军。《陈书》及《南史》皆有传。…
荷香馆张宅
荷香馆张宅 位于城区荷香馆4号,系清代张姓宅第,现为“虞山派篆刻艺术馆”。 坐北朝南,硬山顶,砖木结构。现存四进,保存基本完好,建筑占地面积约643平方米。第一进为单层5间5架,通面阔14.1米,通进深4.5米。第二进为一厅堂,名为“方寸乾川”,3间7架,两侧为单间两层辅房,通面阔15.3米,通进…
武安会馆
位于阊门内天库前10号,1982年被列为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武安会馆系清光绪十二年(1886年)河南武安(今属河北省)旅苏绸缎业商人集资创建。会馆坐北朝南,占地仅106.33平方米。中轴线上依次为照壁、头门、戏台、正殿。此外因地制宜,头门东连一厅,正殿西接一楼。头门与照壁之间有东西高墙相连,…
苏州李鸿章祠(靖园)
李鸿章祠位于山塘街845号。乾隆时为蒋重光塔影园。嘉庆二年(1797)知府任兆炯购置建白公祠,奉祀白居易。光绪二十八年(1902)巡抚恩寿奉敕为李鸿章在此建祠。亦名“靖园”。该祠曾先后改建为文肇祉(文徵明之孙)别墅、白居易祠堂、李鸿章祠堂。作为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祠堂极具园林韵味,典雅建筑、古树名木…
总管庙大殿
总管庙大殿位于方塔园内,清代庙宇大殿。五间十四架,单檐歇山顶,飞檐起翘,正脊两端置鸱鱼,脊中饰龙纹。排山垂脊端有四大金刚像,戗脊有走兽。大殿通面阔16.98M,通进深14.45M。青石台基高0.73M,前檐标高4.40M,前后檐台基下设三级垂带踏跺。建筑梁架为圆作造,用草架,方砖铺地。明间梁架为抬梁…
虞山东麓摩崖石刻
虞山东麓摩崖石刻包括小三台、石梅及书台公园石刻组成。小三台有“初平石”、当时多位邑人石刻。石梅有康熙五十九年邑人言如泗楷书“山辉川媚”;乾隆十一年苏松常粮储道程光炬所书“蒙泉”两字及言如泗行书“松风水月”;《石亭铭》;“五福石”;稍前一巨石上,西向刻“适可”两字楷书并“昨夜飞来”四小字行书,系近代藏…
苏州昙花庵
昙花庵位于度假区中心区渔洋山法华山北麓山坞中,昙花庵始建于明代永乐年间(公元1403-1425),相传系永乐皇帝朱棣之弟所建,历经苍桑五百余年,已破败不堪,仅遗经房几间,1987年永乐法师前来主持,集毕生积畜并募集资金,历尽千辛万苦,终于重建了大雄宝殿及经间附房,使古刹焕然一新。昙花庵现有殿三间,附…
庙堂巷近代住宅
庙堂巷近代住宅位于养育巷庙堂巷,1991年被列为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该宅原为雷允上国药店业主别墅,建于1935年前后,占地2660平方米。原西部中式庭院已废,现存东部西式两层楼一幢。楼坐北朝南,面阔三间,平面呈凹字形。明间缩进,设前庭廊,列罗马式圆朴四根承上层阳台。东西次间突出,半墙上列玻璃窗,通风…
维摩寺
维摩寺 位于虞山中部箬帽峰下。始建于南宋隆兴元年(1163),原名石屋维摩庵,宣德四年(1429),寺僧昙敷建四天王殿并筑石路,改名为“维摩寺”。万历间,寺僧法乘造金粟堂、不二门、方丈禅堂。时与兴福、三峰两寺齐名。后渐圮。清康熙、乾隆年间,邑人陆瑞升、屈成霖等捐资建大悲殿、殿堂轩阁、僧舍库房、山门…
苏州朴园(桃花坞木刻年画博物馆)
朴园位于平门校场桥路8号,园址原为荒地,1932年为上海蛋商汪氏购得,建造宅园,占地1万平方米,造价10万银元。日伪时期,园被日军军官占住。抗战胜利后,又为国民党军队驻扎。1953年,国家公路总局第三工程队购得此园,开办疗养院,增建三层楼房一幢。1974年归市卫生局,设防疫站。1985年曾整修假山。…
阊门
阊门,在苏州城两偏北,西中市两首。1998年被列为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初为春秋吴下阖闾命伍子胥建造都城时所辟八门之一。《吴越春秋》:“立阊门者,以象天门通闾阖风也。”《吴地记》:“阊门,亦号破楚门,旲伐楚,大军从此门出。”阊门内外自古为水陆通衢,商市繁盛之区,城门建筑在苏城诸门中最称宏壮,屡见之于题…
甪直沈家祠堂
家祠堂位于甪直镇万盛米行旧址西侧。解放后,祠堂被改为粮管所仓库。沈家祠堂规模是苏州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家祠.依次是照壁、门厅、前厅、后厅、附房、住楼。前厅面阔七间25.6米,进深11.4米,内四界前重轩后双步,前轩为一枝香鹤颈轩,内轩为船篷轩;前厅东附房面阔三间8.8米,进深8.6米,内四界前单步后双…
广嗣桥
广嗣桥位于城区小东门外莲墩浜上,又名退戌戊桥。始建于明,清乾隆三十九年(1774)邑人薛苞九独力捐修。民国初,桥面倾圮,1919年邑人钱宗瀚等募资修缮。1988年曾大修。今桥系单孔拱桥,南北走向,花岗石筑成,拱圈用纵联分节并列式砌置法。矢高6.3米,中宽4.2米,顶面纵2.3米、横3.3米,南坡长1…
走遍苏州市
江苏省旅游景点
姑苏区旅游景点
吴江区旅游景点
吴中区旅游景点
常熟市旅游景点
昆山市旅游景点
张家港市旅游景点
太仓市旅游景点
虎丘区旅游景点
相城区旅游景点
苏州市文物古迹
苏州市红色旅游
苏州市名人故居
苏州市博物馆
苏州市十大祠堂
苏州市4A级景区
苏州市十大景点
全部苏州市旅游景点
苏州市特产
苏州市美食
苏州市地名网
苏州市名人
苏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苏州市A级景区名录
苏州市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苏州市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苏州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苏州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苏州市第六批文物保护单位
江苏四大铜钟
姑苏雕楼三奇葩
第一、二批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第三批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第四批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第五批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第六批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第七批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第八批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苏州市第七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苏州市第八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鏃呮父鎼滅储
[上一页]
[第1页]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最后一页]
[下一页]
返回电脑版
鑱旂郴鏂瑰紡
绮CP澶�13001937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