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安徽省
>
黄山市
>
徽州区旅游
徽州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潜口古建筑群
介 绍 离开黄山温泉后乘车下行约60公里至紫霞峰下,便可见到,故又称“紫霞山庄”,系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全庄面积16000平方米,采取原拆原建的方法,将散落在附近的10座典型的明代建筑集中一处,形成了今天独具风格的明代山庄。 这十余座明代古建筑是荫秀桥、石牌坊、善化亭、乐善堂、曹门厅、方观田宅、…
南方八省红军游击队集中地旧址
南方八省红军游击队集中地旧址位于黄山市徽州区岩寺镇荫山巷金家大院。中共中央东南分局和新四军军分会,于1938年1月6日在南昌正式成立,军部移驻南昌。随后,主要领导人分赴各游击区传达中央指示,做好部队集中改编工作。把由各红军游击队改名的“抗日义勇军”等抗日武装改编为新四军,组建新四军的四个支队。从19…
苏雪痕宅
苏雪痕宅属明代中叶砖木结构民宅。该宅平面为凹字形,一脊两堂(前、后堂),二层楼房。通面阔三间,天井两傍有廊,楼梯设于左廊内,楼下明间为客厅。两傍为卧室;楼上明间原有香火座,两傍为卧室。楼下低,楼上高,甚为明显。楼面是在梁上架阁栅,上铺楼板,阁栅断面为方形,间隔30公分,梁架皆穿逗式,用断面狭长的木材…
长春社
长春社是古徽州仅存的社屋类公共建筑,该建筑是宋中兴年间迁建于此,明中期由罗震孙等人首创捐资,清代时修葺。长春社由门坦、五凤楼、大堂、祭殿四个部分组成,总面积1100平方米,时为古徽州之最,门首县挂着蓝底金字“长春大社”四个大字,原系苏东坡所书,可惜那匾在文革期间被毁,大门“五凤楼”上六只凤凰造型不一…
曹门厅
曹门厅原为汪氏敦本堂的分祠,堂屋被毁,现存门厅五间及廊庑。通面阔19.75米,进深12.5米,平面呈凹形,中间为天井水池。阑额上加用补间铺作,以栌斗出双抄五铺作,一跳头并出45度斜拱承檐槽,以代令拱。拱头卷杀分瓣苍劲有力。该厅不但在覆盆础、梭柱(断面椭圆形)、斗拱、雀替等构造式样上体现明中期特点,而…
金紫祠
金紫祠俗称“金銮殿”。时代为明代。系古徽望族潜口汪氏宗祠。宋隆兴二年(1164年)赐建,明正德九年(1515年)迁于现址,嘉靖、万历时扩建,清康熙三年(1663年)大修。该祠坐北朝南,通进深达196米,占地近7000平方米。整个建筑群沿中轴线对称布局,由南至北依次为:牌坊、三源桥、棂门、戟门、碑亭、…
灵山村古建筑群
灵山村古建筑群位于黄山市徽州区呈坎镇灵山村。灵山村古建筑群有明清古建筑40余处,纵深幽多条小巷,相互贯通;溪东为鳞次栉比的屋舍和宅院,多为明清和近代古建筑。溪西多为民居附属建筑。跨溪有石桥二十多座。灵山村古建筑群含重点保护古建筑7处,包括村南水口古建筑翰苑坊、天尊阁、灵阳桥、五福庙4处,明代祠堂1处…
司谏第
司谏第位于歙县潜口。始建于明弘治八年(1495),砖木结构厅堂,三间两进,是江南现存明代遗构中最早的建筑之一,系明永乐初进士,吏科给事中汪善的五位孙子为祭祖所建之家祠。…
许承尧故居
许承尧故居位于黄山市徽州区潜口镇唐模村,年代为清。2019年,许承尧故居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徽州巽峰塔
徽州巽峰塔位于黄山市徽州区,年代为明。2019年,徽州巽峰塔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莘桥
莘桥位于黄山市徽州区,年代为明。2019年,莘桥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龙章褒节坊
龙章褒节坊位于黄山市徽州区岩寺镇,年代为明。2019年,龙章褒节坊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走遍徽州区
黄山市旅游景点
徽州区文物古迹
徽州区红色旅游
徽州区4A级景区
徽州区十大景点
全部徽州区旅游景点
徽州区特产
徽州区美食
徽州区地名网
徽州区名人
徽州区A级景区名录
徽州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徽州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徽州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徽州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黄山市第五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旅游搜索
[第1页]
返回电脑版
联系方式
粤ICP备130019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