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广东省
>
肇庆市旅游
肇庆市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德庆三元塔
肇庆三元塔位于德庆县城东南面的白沙山上,建于明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塔呈八角形,高九层,厚三米,塔身砖砌。八尊石雕的托塔力士分布在塔脚八个方位,神态威严。无论从哪个角度去看,塔的几何线条都十分匀称。塔的内部结构严密,外部批荡十分讲究。肇庆三元塔以“永新不旧”的特色闻名于世,传说批荡塔身时,工匠…
肇庆阅江楼
阅江楼又名嵩台书院。位于肇庆市正东路尾,江滨堤内的石头岗上。此地原建有石头庵(年代不详),明宣德六年至十年间(1431~1435年),将庵改建为嵩台书院。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增建北楼以及东西两廊和号舍。崇祯十四年(1641年)命名阅江楼。明末清初之际,该楼一度塌毁。顺治十四年(1657年)重…
怀城文阁
怀城文阁位于怀集县怀城镇沿江东路,由文昌书院和文昌阁两部分组成,总建筑面积576平方米。文昌阁又称文昌塔,始建于明万历四十七年(公元1619年)八月,天启元年(1621年)三月竣工,清顺治十四年(1657年)、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同治四年(1865年)、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民国15年…
高要学宫
高要学宫又名文庙,位于原高要县城肇庆镇(现为肇庆市端州区)正东路42号,是我省现存较大的一座孔庙,属省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孔子(名丘)是春秋末年的思想家、教育家,他创立了儒家学说。历代封建王朝的统治者都把尊孔崇儒视为巩固政权的重要手段。所以在全国各府、州、县普遍建有孔庙,且规模宏伟,巍峨肃穆。学宫的…
江头乡农会旧址
四会江头乡农会旧址位于现四会市黄田镇江头村委会上寨村南端(民国时期,黄田属广宁县管辖,新中国成立后划归四会县)。该建筑建于清代,砖木结构,深两进。主体建筑为四合院式布局,面积375平方米。左侧有厨房等附属建筑,面积。1993年12月进行了维修,次年2月18日修葺竣工。四会市人民政府在祠门右侧嵌设云石…
鼎湖山摩崖石刻
唐—民国肇庆鼎湖山摩崖石刻位于肇庆市鼎湖山。分布于天溪风景区上庆云寺路边石壁、往飞水潭路边及潭的四周石壁和云溪风景区内石壁,共76题,分述于下:云溪风景区内石刻31题。其中唐代1题,位于老龙潭侧涅槃台石壁,题字为“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八字。年代较古,价值较大,为唐刻之珍品。清代1题,建国后16题,年…
泰新桥
明 封开 泰新桥 位于封开县平凤镇平岗村。据民国年间《封川县志》载:“嘉靖十二年(1533年)邑人陈时用等募缘修建,长十余丈,阔一丈,上覆以亭”。清嘉庆年间重修。现桥屋梁底仍有重建时的题记。桥为梁柱式廊桥。桥长10.89米、宽3.4米。桥上有涵盖全桥的桥屋。桥屋面宽三间,进深三间,歇山顶。抬梁式梁架…
广宁县农民协会旧址(梁家祠)
位于广宁县南街镇新楼江布村,距县城仅1公里。1924年10月10日,广宁县农民协会在县城南街举行成立大会,各区乡代表和农会执委300多人以及农会会员1000多人参加大会。中共广东区委委员、农委书记阮啸仙以国民党中央农民部代表的身份,带领广州农讲所学员、广东农军代表10多人参加大会,并向广宁县农民协会…
茅岗遗址
茅岗遗址位于高要市金利镇茅岗村茅岗山南北面的山脚下。年代为青铜时代早期。遗址面积两万多平方米。1978年发掘。文化层厚约1米。堆积中含大量贝壳及动物遗骸,包括有蚝、蛤、螺和猪、牛、鹿、羊、象、刺猬、青鱼、龟、鳄等。部分动物已属家养。还有两个个体的人类遗骸。发现干栏式木构建筑,有三组,平面为长方形,分…
中国人民解放军粤桂湘边纵队司令部旧址
中国人民解放军粤桂湘边纵队司令部旧址在赤坑镇交赞村,原是当地谢姓居民祖祠“肖梅谢公祠”。三进三开间,深29.67米,宽11.36米,面积37平方米,砖木结构,金字瓦顶,瓦脊上彩塑装饰吉祥图案。左右两侧外为走廊与附属侧房,门口为广场。民国35年(1946),西江人民抗日义勇队进驻交赞村,在该祠设立司令…
蚬壳洲遗址
蚬壳洲墓群位于肇庆市鼎湖区桂城龙一村东北面,南距西江300米。年代为新石器时代晚期偏早阶段。遗址面积两万多平方米。1984年发现,1986年与1987年两次发掘共378平方米。遗址的第四、五层为文化层,其中第④层含大量的贝壳。清理墓葬27座,发现人骨架31具,大部分为单人葬,也有双人合葬和三人合葬。…
龙山宫
明 德庆 龙山宫 位于德庆县官圩镇社咀山上。现存“龙山宫圣妃铁钟”,记载该宫于“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月吉日立”,属龙母行宫。历史上,每年农历五月龙母诞期间,当地有“舞旱龙”、“祀龙母”、“赶龙船圩”的习惯,活动完后,将道具放置龙山宫耳房保存。宋代,康州境内的龙母行宫达300多所。龙山宫坐东向…
华表石摩崖石刻
华表石摩崖石刻位于德庆县回龙镇。华表石,又名锦石山、锦裹石。明万历初年,瑶民-,明王朝遣两广总督凌云翼亲率大军在罗旁一带平定瑶乱。平息后,见罗旁对面之石山,如巨大华表直插云天。于万历七年(1579年)时已升任南京兵部尚书的凌云翼,命人在石山南崖峭壁上刻上“华表石”三个大字及四行题款128字以纪功。字…
端石老坑洞遗址
端石老坑洞遗址位于高要市金渡镇砚坑村,始凿于唐武德元年(618年),历代有开采。因年代久远,故称老坑。又称水岩,清康熙后又称皇岩。洞内原有飞鼠洞、东洞、正洞、洞仔、大西洞、水归洞等洞穴,现存大西洞和水归洞2个采石工作面。洞内石道是沿缓倾斜砚石层凿进,形成一个起伏曲折、多变的小型坑道,石道高0.7米至…
罗沙岩遗址
罗沙岩遗址位于封开县河儿口镇庙边村后山,洞口朝西北,距地面2米。年代为旧石器时代中期至晚期。1978年8月发现,1991~1993年2次发掘。遗址第二层出土一枚人牙齿化石,属晚期智人;24件打击石制品,原料为安山岩,器身有啮齿类动物啃咬痕迹,器类有刮削器与石片;有少量动物化石,经铀系法测定,年代为距…
肇庆文昌阁
文昌阁在广东肇庆市端州区朝阳路东侧阅江楼旁边。又名奎星阁、奎光阁。始建年代不详,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重建,嘉庆七年(1802)重修,增建斋舍并改称“文昌阁”。道光、咸丰、同治年间曾多次修缮。 该阁为平面六角形,砖木构筑的三层楼阁式建筑,总高15米。每层均有瓦檐,由下而上逐层缩小,六角攒尖顶,…
三洲岩摩崖石刻
北宋—明德庆三洲岩摩崖石刻位于德庆县九市镇三洲岩洞内。石刻始于宋,盛于宋、明,清后少见。在原有174人次题刻中,宋明石刻占106题,其中名人石刻有60多题,大部分题刻见载于清光绪《德庆州志·金石》,因风雨侵蚀剥落及其它原因,现仅存86题。最早的为宋庆历三年(1043年)转运使马寻与皇祐二年(1050…
周其鉴故居
民国广宁周其鉴故居位于广宁县东乡镇新楼村。建于清代。坐北向南,三间两廊式,通面宽11.6、通进深10.1米,建筑面积117.16平方米。砖木结构,两坡瓦面,两侧山墙三隅青砖到0,两隅青砖到顶。侧开横门。周其鉴(1893━1928年),广东农民运动著名领袖之一。1919年投身“五四”运动。1921年加…
崇禧塔
崇禧塔在肇庆市东西江畔。始建于明万历十年(1582年)九月,万历十三年四月建成。建国后重修。塔高57.5米,砖木结构,平面八角形,外观9层,内分17层。内部运用砖拱设计,既美观又能减轻塔身的压力。塔基石刻须弥座上的浮雕,造像明朗,花纹精致,该塔与对岸巽峰、文明两塔遥遥相对,装点了江山景色。塔外观比例…
陈伯忠故居
陈伯忠故居位于黄田镇江头上寨村,建于清代。坐北向南。三间两廊,面阔11.6米,长10.4米,建筑占地面积121平方米。砖木结构,硬山顶、灰塑龙舟脊,镬耳封火山墙,素胎瓦当,青砖墙,花岗岩墙脚。檐板雕花,雕刻精美。外墙楣灰塑,塑花鸟吉祥图案,形态逼真,栩栩如生。陈伯忠故居整体保存较好,对开展爱国主义教…
走遍肇庆市
广东省旅游景点
封开县旅游景点
端州区旅游景点
德庆县旅游景点
高要区旅游景点
广宁县旅游景点
怀集县旅游景点
四会市旅游景点
鼎湖区旅游景点
肇庆市文物古迹
肇庆市红色旅游
肇庆市名人故居
肇庆市十大祠堂
肇庆市十大古村
肇庆市4A级景区
肇庆市十大景点
肇庆市十大免费景点
全部肇庆市旅游景点
肇庆市特产
肇庆市美食
肇庆市地名网
肇庆市名人
肇庆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肇庆市A级景区名录
肇庆市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肇庆市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肇庆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肇庆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广东省十佳国家级森林公园
第一批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第二批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第三批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第四批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第五批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第六批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第七批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第八批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第九批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广东四大名山
广东四大名刹
广东四大名园
广东十大最美湿地
第一批广东省省级旅游休闲街区
第一批广东省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
第二批广东省省级旅游休闲街区
闂佸搫鍟幊蹇涙偉閸洖绠规繝濠傛噹閸嬶拷
[第1页]
[2]
[最后一页]
[下一页]
返回电脑版
闂佽壈椴稿濠氭焾閹绢喖妫橀柣鐔稿绾偓
缂備緡鍣Λ绋婵犮垼顔愰幏锟�13001937闂佸憡鐟遍幏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