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湖南省
>
株洲市旅游
株洲市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茶陵县工农兵政府旧址
AAAA
茶陵县工农兵政府旧址位于株洲市茶陵县城关镇前进村三角坪。旧址原系南宋至清代的县(州)署衙,始建于宋代中叶,占地10521平方米。地处湘赣要冲的茶陵县,是井冈山的西部屏障。当工农革命军在井冈山上安家后,毛泽东便将攻打茶陵作为向外发展的首选目标。趁着驻守茶陵的国民党正规军调走之机,1927年11月18日…
杨得志故居
AAA
杨得志故居位于株洲市株洲县南洲镇湘渌村(原南阳桥乡三望冲村)。1911年1月,杨得志出生于醴陵县南阳桥(今属株洲县南洲镇)。1928年参加工农革命军,同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0年起任中国工农红军排长、连长、团长、副师长、师长、纵队司令员、野战军司令员、华北军区第2兵团(后改为19兵团)司令员…
株洲秋瑾故居
株洲秋瑾故居位于株洲市石峰区清水塘街道办事处,年代为清。株洲秋瑾故居,文革前保存完好,后因分由四家单位使用,单位进行改造而损坏。现经修复,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红色旅游景点对外开放。896年秋瑾的父亲做主,将她嫁入湘潭县富绅之子王子芳。婚房即今天的株洲秋瑾故居(株洲早处归湘潭县管辖)当年名叫“大冲别…
晓塘古城
茶陵县地处湘赣边界、罗霄山脉西麓,总面积2500平方公里,古因陵谷多生茶茗而称“茶乡”,后因炎帝神农氏崩葬于“茶乡之尾”而得名“茶陵”。茶陵早在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置县,宋代曾为军,元、明、清曾为州。据相关记载和考证,境内城池较多,自东往西逐渐迁移:早在战国中晚期,在距现县城东北49公里的晓…
醴陵先农坛(泽东考察湖南农民运动旧址)
AA
先农坛——毛泽东考察湖南农民运动旧址位于株洲市醴陵市城区东正街28号。清雍正五年(1727年),醴陵在五里牌籍田旁建神农殿。籍田为天子、诸侯和地方政府征用劳役耕种的国有田。春耕前,皇帝、诸侯、地方行政长官在先农坛开祭后,在殿前象征性执犁三耕,表示朝廷重农,为春耕开犁。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改建…
毛泽东水口连队建党旧址
毛泽东主持首次“支部建在连上”旧址(叶家祠)位于株洲市炎陵县水口镇水南村。1927年9月底,毛泽东在三湾改编时提出将支部建在连上的原则。为进一步加强连队党的建设,毛泽东多次要求各连党代表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在士兵中发展一批工农骨干分子入党。在离开三湾的行军路上,毛泽东利用休息时间,找战士谈心,进行共产…
工农革命军第1军第1师师部旧址(周家祠)
工农革命军第1军第1师师部旧址(周家祠)位于株洲市炎陵县中村乡中村村。1928年3月初,中共湖南省委特派员、湘南特委的军事部周鲁来到井冈山,指责毛泽东躲在井冈山,没有一点发展前途,并传达了中央和湖南省委的决定:给毛泽东以“开除中央临时政治局候补委员”和“撤消现任省委委员”的处分,撤消前委,改组为师委…
雩江书院
雩江书院位于秩堂镇毗塘村洲头岭,是清朝嘉庆二十一年(1816)由茶乡三都(第十六、第十七、第十八都)公建的学堂,也是茶陵县38所古代书院中唯一完整保存的书院。因脉自雩山,蜿蜓而来,林木葱茏,雩水萦绕其前,故取名雩江书院。秩堂镇位于湖南省茶陵县东北部,距县城44公里,东北与江西省莲花、永新两县接壤,西…
醴陵文庙
醴陵文庙位于醴陵市东正街。始建于宋,原址在青云山(现醴陵一中内),据民国版《醴陵县志·教育志》载:渌江书院原在朱子祠堂之右,背山面河,为宋、元、明学宫故址,乾隆初移建学宫。元大德十年(1306),知州张思敬在原址重建文庙,元末毁于兵。明洪武二年(1369),知县黄彦正重建,明末清初毁。清顺治十八年(…
桥头江家——毛泽东水口旧居
桥头江家——毛泽东水口旧居位于株洲市炎陵县水口镇水口村桥头江家组。1927年9月29日,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部队抵达三湾,进行了著名的三湾改编。将1个师3个团缩编为一个团,在军队内部成立士兵委员会,并提出把党的支部建在连上,建立党的各级组织和党代表制度,营以上建立党委,全军由党的前敌委员会统一指挥,从…
何孟雄故居
何孟雄故居位于株洲市炎陵县中村乡龙潭村。故居系晚清时期何孟雄的老曾祖父何青云所建住宅。何孟雄于1898年6月出生,1914年夏考入岳云中学。1917年春改名何纯,考入湖南公立工业专门学校,常与长沙学联和本校学生毛泽东、蔡和森、张昆弟、李维汉等一起参加-。1918年,在杨昌济先生的帮助下,与蔡和森等人…
工农革命军第1军第1师第1团驻酃县水口团部旧址(朱家祠)
工农革命军第1军第1师第1团驻酃县水口团部旧址(朱家祠)位于株洲市炎陵县水口镇水口村。1927年10月中旬,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部队来到酃县水口,工农革命军第1军第1师第1团团部设在朱家祠。毛泽东在这里接见了酃县第一个党支部——凉桥党支部书记周礼。周礼向毛泽东汇报了中共酃县特别支部和农民协会在大革命失…
茶陵县烈士陵园
该园系茶陵县为纪念革命先烈所建,位于株洲市茶陵县城关镇交通社区。陵园中心的最高处,挺立着高高的烈士纪念碑,碑文为“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八个大字。纪念碑旁安葬着谭思聪等革命烈士的遗骨。园内主要景点是茶陵县革命博物馆和烈士纪念碑。其中革命博物馆馆舍原为县展览馆,1979年筹办革命纪念馆,同年10月开放。2…
红军标语楼——江家试馆
年代不详。位于湖南省炎陵县霞阳镇。此为湖南省内红军标语最集中的纪念建筑。江家试馆始建年代不详。此屋坐北朝南,系江南晚清民居建筑形式,土木结构,阴阳合瓦顶,硬山顶屋面,两层0式。占地256平方米,建筑面积413平方米。面阔3间,进深3间。中轴线上由南而北依次为前厅、后厅。前厅左右有两厢房,后厅左右有梢…
中共攸县地方执行委员会旧址暨谭震林生平业绩陈列馆
中共攸县地方执行委员会旧址暨谭震林生平业绩陈列馆位于株洲市攸县城关镇珍珠港。旧址坐东北朝西南,由三部分组成。中为文昌庙,始建于1803年;左为仓圣庙,始建于1831年;右为兴贤堂,始建于1833年。清为攸江公署所在地,民国时期为国民党县党部和会议处所。1925年,中共湘区委员会派潘鹏举来攸县发展党员…
渌口伏波庙(毛泽东考察湖南农民运动旧址)
渌口伏波庙——毛泽东考察湖南农民运动旧址位于株洲市株洲县渌口镇南端伏波岭(又名小石围)上,濒渌水北岸,前有石崖壁立,下临深潭。据《后汉书·马援传》记载,东汉建武十七年(41年),交趾女子徵侧、徵贰受太守苏定所迫,率众造反,占岭外六十余城,侧自立为王。光武帝因马援习水战,且为骁将,遂拜伏波将军。马援率…
左权将军纪念碑
左权将军纪念碑坐落于株洲市醴陵市城区西山半山腰。左权,1905年3月生于醴陵北乡黄茅岭一贫苦农家。1922年入醴陵县立中学,参与组织社会问题研究社,投身反帝反军阀的-。1924年考入黄埔军校。1925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11月入莫斯科中山大学、伏龙芝军事学院学习。1930年回国后进入中央革命根…
罗哲烈士墓
罗哲烈士墓位于株洲市天元区马家河镇高塘社区。墓冢朝西偏南,三沙土筑成,底径2.3米,堆高0.5米,墓围上方竖汉白玉石碑3块,边框与碑顶饰花岗岩,总高2米。正中墓碑阴刻毛泽东主席手书“罗哲烈士之墓”,两旁为墓志,记载烈士生平事迹。罗哲,字以恒,马家河打板塘人,早期中共党员。1902年9月16日出生在一…
八担丘(毛泽东给部队上政治课旧址)
八担丘——毛泽东给部队上政治课旧址位于株洲市炎陵县中村乡中村村。为策应湘南起义,1928年3月18日,毛泽东率工农革命军第1师第1团、第2团全部到达中村集结,并随后在这里开展了10天的革命活动。为训练一支新型的人民军队,从3月19日开始,毛泽东采用上午给这个营讲课,下午给那个营讲课,分别留半天讨论的…
茶陵龙氏牌坊
龙氏牌坊位于茶陵县秩堂乡皇上村。明万历六年(1578),曾任四川龙安知府的龙庆云致仕后,建造了这座牌坊,以纪念其先祖中宪大夫龙仁夫。这支龙姓自宋至清,先后有4人受封“中宪大夫”衔。此牌坊后在清咸丰六年(1856)重建。中宪大夫牌坊在石砻龙姓族人心中是神圣的,它历经风雨仍保存完好,是省内少见的古牌坊,…
走遍株洲市
湖南省旅游景点
醴陵市旅游景点
炎陵县旅游景点
攸县旅游景点
茶陵县旅游景点
天元区旅游景点
石峰区旅游景点
渌口区旅游景点
荷塘区旅游景点
芦淞区旅游景点
株洲市文物古迹
株洲市红色旅游
株洲市名人故居
株洲市博物馆
株洲市4A级景区
株洲市十大景点
全部株洲市旅游景点
株洲市特产
株洲市美食
株洲市地名网
株洲市名人
株洲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株洲市A级景区名录
株洲市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株洲市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株洲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株洲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2002年度湖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第八批湖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第九批湖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第十批湖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2021年湖南省省级旅游休闲街区
第十一批湖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湖南省第一批省级大遗址
鏃呮父鎼滅储
[第1页]
[2]
[3]
[4]
[5]
[最后一页]
[下一页]
返回电脑版
鑱旂郴鏂瑰紡
绮CP澶�13001937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