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桂林市旅游
桂林市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隐山摩崖石刻
隐山石刻位于桂林市区西山公园内, 隐山石刻分布于朝阳、北牖、夕阳、嘉莲、白雀、南华六洞,形制为摩崖,其中唐代6件,宋代32件,明代10件,清代24件。现有石刻85件,其中唐代8件,宋代31件,明代12件,清代27件,无年代可考的7件。最早为唐宝历元年(825)刻在北牖洞的《李渤吴武陵等人隐山游记》,…
贡陂堰
贡陂堰位于全州县龙水镇桥渡村委桥渡村南面约20米处万乡河段。始建于南宋。2017年12月8日,被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列为第七批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贡陂堰,为古代人工灌溉水利工程。始建于南宋绍兴年间,由当时万乡人(今龙水镇)刘霆捐资倡修,距今800多年的历史,至今仍发挥着防洪灌溉的作用。它由堰堤、引…
顺风桥(红军桥)
红军桥原名顺风桥,位于广西桂林市龙胜各族自治县伟江乡洋湾村潘寨组,坐落于伟江河上,地理坐标为经度110°04′51.4″,纬度260°00′29.7″。红军桥始建于清光绪二十一年(公元1895年),重建于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该桥东西走向,桥身平面布局为两端略低、中部微高,桥为木挑梁廊桥形制,…
荔浦文塔
荔浦文塔,位于荔浦县城东南滨江石矶上。底部占地88.9平方米,底座直径10.64米。塔为八角七层砖木结构,高33.4米,冠葫芦宝顶。塔檐彩绘壁画,上下镶嵌有色琉璃瓦,每层塔角均有彩塑狮子、麒麟,正门柱衬托双龙抢珠图案,八面均有风门,门上端书有塔文,塔身以青砖叠砌,表层以清水勾缝,塔基为天然石矶,构筑…
穿岩古道
穿岩古道,位于广西桂林市永福县百寿镇江岩村穿岩屯以南约700米至茶树坪屯境内,是石窟寺及石刻,年代隋至清,属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这是一条被历史尘封雪藏起来的“南方丝绸之路”,未被现代文明浸染。距离古城约12.8公里。位于穿岩屯,沟通南北村落,总长约1千米,宽1.2-2米,局部宽3-5米,以大青石铺成。…
骝马山摩崖造像
桂林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市区骝马山北麓。共6龛,23尊。主要镌刻佛、弟子、菩萨和供养人。2~6号龛保存基本完好。其中3号龛较能代表唐代造像特色。该龛造像10尊,主像为佛,居中,坐高1米;身躯厚重,着广袖褒衣,斜尖领,衣褶简洁朴素; 面部略平,颐颊饱满; 左手按膝,右手上举作说法状; 静穆安详,结…
严关窑址
严关宋窑址在兴安县城西10公里严关乡水南村北。西北临灵渠,西南凭公路,东至同志村公所,面积约1平方公里。1962年在这里发现宋代窑群,周围宋瓷破片满地皆是,出土了大批珍贵宋代瓷器。1963年2月26日列为广西壮族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3年自治区有关部门与县文物管理所共同发掘了窑室1座,为斜坡…
地灵风雨桥
地灵风雨桥位于龙胜县境西乐江乡地灵村南边小河上,桥两岸古树参天、风景秀丽;桥下游50米有副风雨桥一座,一条青石板路连接两桥径上游,一座石桥通往村寨。占地面积122.5平方米。龙胜早在北宋前就有侗族迁入居住,侗族《祖先入村》款词述:宋天圣二年(1024年)侗族由黔之黎平和湘之靖州径绥宁迁入龙胜境北、境…
榕津古街
榕津古街:古街长约二百米,宽约五米。街北端为一楼门,上 书-“通津泰履”,楼门内有石凳,两侧有扶梯可上二楼,楼上供奉祝融火神。古街以清末民国初年南方民间两层楼式的木、青砖建筑居多,除小学外仅有两家新建建筑,青砖素瓦,木楼飞檐,显示了江南古镇建筑的古朴风貌。保留有粤东会馆、三神宫、紫竹仙宫、青石砖拱门…
遇龙桥
遇龙桥位于阳朔县白沙镇,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单拱石桥,桥上还立有一块抗战胜利碑,非常具有历史意义。遇龙桥距离遇龙河漂流起点之一的金龙桥码头并不远,约十分钟的步行路程。迈上石桥,便可感受到这里沧桑的历史,桥上的“抗战胜利碑”是1944年村民自发与日寇激战数十天取得胜利的标志。桥头古树茂盛,桥边黑瓦房子也泛…
楚南会馆
楚南会馆位于龙胜各族自治县县城中心古龙街10号,座东朝西,东、北靠县旅游局,西、南邻大街,是县城内唯一的清代古建筑,也是唯一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占地面积291.32平方米。楚南会馆建于清光绪壬午年(1882年)。是当时居住在龙胜境内的湖南籍人士筹资所建,原是四合院,西边是戏台,南北是厢房,东边是神…
红军楼
红军楼,原名龙坪杨氏鼓楼,位于广西龙胜各族自治县平等乡龙坪村,建于清代嘉庆四年(1799年)。整座鼓楼建筑面积100平方米,进深10米、楼高10米,十六柱五重檐四角攒尖顶式鼓楼。一楼为过街巷,二楼为集聚、娱乐场所,是典型的桂北侗族过街鼓楼。一九三四年冬,中国工农红军长征途径平等侗族地区,红军-就驻扎…
平乐粤东会馆
粤东会馆位于平乐镇大街56号,系住在平乐县城的广东籍人士为进行交往和商业活动而兴建。始建于清顺治十四年(1657年),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建成,嘉庆十一年(1806年)重修,咸丰年间毁于兵火,同治年间复修。为砖、石、木结构,由前厅、天井、天后宫、厨房等部份组成。总面积496平方米。该建筑形似“…
普贤塔
普贤塔位于桂林市象山区象山山顶,建于明初,是一座喇嘛式三层实心砖塔。塔基为双层八角形,底层每面宽3米,基座面积55.2平方米。因第二层嵌有青石线雕的南无普贤菩萨像而得名。像高0.8米,上方横列“南无普贤菩萨”六字。塔身为圆宝瓶形,圆形伞盖,顶为两圈相轮。该塔远看像插在象背上的剑柄或宝瓶,故又称剑柄塔…
花桥
在七星公园西面,横跨小东江与灵剑溪会流处。原名嘉熙桥、天柱桥,为石砌5孔,始建于宋。明代作过两次大修,因时值春夏,该处属郊外,山花烂漫,故更名花桥。1949年前,石桥部分桥墩下沉,桥栏崩塌。1965年整修后,桥全长134.66米,由水、旱两段组成。水桥宽6.9米,4大拱,拱圈倒映水面,状如满月,有“…
接龙风雨桥
接龙风雨桥位于龙胜县平等乡蒙洞村,1919年建,全木结构;每桥墩用两根断面为380×750毫米、の�4米的条石,呈八字形支撑;桥身一廊穿五亭,造型轻盈。蒙洞接龙风雨桥始雨桥始建于清朝同治年间,后受洪水之灾,1962年修葺复建完成,全长约64.8米,2017年被列为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接…
独秀峰摩崖石刻
独秀峰摩崖石刻位于桂林市秀峰区独秀峰,年代为唐-民国。独秀峰摩崖石刻,历经千年沧桑,从唐代建中元年起始,一直延续至宋、元、明、清以及民国时期。经过考证的石刻共有163件,然而岁月流转,现存的石刻数量仅为104件。这些石刻遍布于独秀峰的四周,尤其以南麓的太平岩以及西面登山道至山顶一带最为密集,其中读书…
桂林三花酒酒窖
象鼻山山腹内有个三花酒窖,桂林三花酒很有名,这个酒窖至今藏酒千吨。三花酒窖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的象鼻山景区象鼻山旁边。在四星级景区象鼻山公园内,除了著名的桂林市城市象征:象鼻山以外,还有水月洞,爱情岛,普贤塔外,还有就是这个三花酒窖了。但是酒窖并没有对外开放,据说就是一个大熔洞,而在三花酒窖的对面…
陈光烈士墓
陈光烈士墓、纪念塔位于桂林市风景优美的七星岩下。1951年1月14日,中共桂林市委决定将陈光遗骨从就义处迁此安葬,并建纪念碑和墓园。墓呈圆形,混凝土洗米石结构,直径3﹒7米,高1﹒45米,墓围11﹒6米。墓前建有纪念塔,高约7﹒5米,正面镌刻烈士简历,环刻缅怀题词。陈光解放初期为桂林市工委书记,负责…
潮田乡留村秦家祠堂及戏台
潮田乡留村秦家祠堂建筑年代不详,据祠里保存的石碑上记载:嘉庆七年(公元1802年)重建祠堂;光绪32年(公元1906年)重建戏台;1962年扩建看台。戏台前有七块精美的木雕,每一块木雕图案既是代表一部戏剧。其中的笫二块是薛仁贵救驾,笫三块是绑子上殿,笫四块是百寿图,第六块是秦琼救驾,其他三块出处不明…
走遍桂林市
广西壮族自治区旅游景点
灌阳县旅游景点
兴安县旅游景点
阳朔县旅游景点
灵川县旅游景点
龙胜县旅游景点
全州县旅游景点
平乐县旅游景点
七星区旅游景点
临桂区旅游景点
秀峰区旅游景点
象山区旅游景点
叠彩区旅游景点
荔浦市旅游景点
雁山区旅游景点
资源县旅游景点
恭城瑶族自治县旅游景点
永福县旅游景点
桂林市文物古迹
桂林市红色旅游
桂林市名人故居
桂林市4A级景区
桂林市十大景点
桂林市十大免费景点
全部桂林市旅游景点
桂林市特产
桂林市美食
桂林市地名网
桂林市名人
桂林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桂林市A级景区名录
桂林市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桂林市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桂林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第五批广西壮族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
第六批广西壮族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
第八批广西壮族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
第七批广西壮族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
闂佸搫鍟幊蹇涙偉閸洖绠规繝濠傛噹閸嬶拷
[上一页]
[第1页]
[2]
[3]
[4]
[5]
[6]
[7]
[8]
[最后一页]
[下一页]
返回电脑版
闂佽壈椴稿濠氭焾閹绢喖妫橀柣鐔稿绾偓
缂備緡鍣Λ绋婵犮垼顔愰幏锟�13001937闂佸憡鐟遍幏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