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广东省
>
佛山市
>
顺德区旅游
顺德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碧江金楼
AAA
从宋代建村开始,繁荣的经济和深厚的文化为如今的顺德区北滘镇碧江社区留下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被列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的碧江金楼古建筑群,就包括了七处古建场。金楼原名赋鹤楼,是碧江苏氏望族职方第中的藏书楼,以精美的木雕装修饮誉海内外。因晚清重臣佛山戴鸿慈之女嫁入苏家,故有“金屋藏娇”的传说。景区由金楼…
碧江古村
顺德碧江村位于顺德区北滘镇碧江社区,在大良北面11公里,始建于南宋初年,因有一小山岗称碧岗而得名,后用同音字改称碧江。最鼎盛时期曾有3万多人口。该村人才辈出,据《顺德县志》载,自明景泰三年建县至清代中叶,碧江村出了17名进士,而中举仕子更达106名以上。这些仕人遍布京城和全国各地,他们告老还乡后,致…
顺德真武庙
外村真武庙位于顺德桂洲外村二街范围内,桂洲人又称之为“大神庙”。中国民间俗称的北帝,全衔是北方真武玄天上帝。其信仰源于古代对星辰的崇拜。古时将28宿分为四方:东方青龙,西方白虎,南方朱雀,北方玄武。北帝就是镇护北方之神,主司风雨。中国古代以农业立国,祷雨济旱是国之大事,故此颇为“鱼米之乡”的顺德民间…
尢列故居
尢列故居是孙中山辛亥革命期间于南方的一个秘密据点,位于广东顺德杏坛镇北水村。尤列故居建于清代道光十七年(1837年),是一座占地351平方米二进三间布局的砖木结构居民建筑,距今有160多年的历史,2002年,被定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尢家大宅始建于1837年,上世纪六十年代被破坏。以前尤家大宅占地几…
逢简刘氏大宗祠
刘氏大宗祠位于杏坛镇逢简村,堂号“追远堂”。始建于明永乐十三年(1415年)明天启年间扩建。清嘉庆年间及2002年多次重修。刘氏供奉至今已有二十二世了。当时称“影堂”,后改为:“追远堂”。是目前珠三角保留最完整、规模最大的明代祠堂。是逢简最大的祠堂,也是顺德五大祠堂之一。据传,逢简刘氏是中山靖王之后…
大墩梁氏家庙
梁氏家庙位于乐从大墩。始建于明崇祯年间,清光绪丁酉年(1897年)重建,1991年维修。坐西向东,分左、中、右三路,两进一香亭。总面阔30米,总进深33米。镬耳山墙,脊有狮子、山水、花卉图案灰塑,蓝色琉璃瓦剪边,抬梁式木架构。内墙顶部绘有人物、山水、花鸟等画。两侧有青云巷、偏间,偏间为平房建筑。头进…
沙滘陈氏大宗祠
沙滘陈氏大宗祠奠基于光绪二十一年(1895),离广州陈家祠建成不过1年。当初,族人商量筹建祠堂研究方案时,就以广州陈家祠为参照蓝本。因此,沙滘陈氏大宗祠是广州陈家祠的姐妹版,但建筑工艺上则更精细,一柱一梁,都值得驻足凝视。沙滘陈氏大宗祠是广东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是广东两间最大的祠堂之一,建筑为面阔五间…
七乡蟠龙水闸
七乡蟠龙水闸位于顺德乐从良村涌口东南边,建于清朝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为保护附近原设置的良村、高填、劳村、莘填、大罗、道教、路州七个村庄免受水灾而修建,水闸南北向横跨河道,共三孔,总长40米,总宽32米,主孔宽7米,左右两孔各宽4米,闸面宽4.5米,闸顶距离水面9米。全部由花岗岩砌成,用厚的东…
顺德聚奎阁
桂洲文塔,即聚奎阁,其所在便是如今的容桂振华居委会文塔公园,半坡草坪,一园绿树,新开的花儿随径通幽,俨然现代人一休闲佳所。据说这文塔建于清乾隆五十九年(1794),为生活在宝带河边的胡氏家族兴建的风水塔。乾隆年间,胡氏家族科举功名鼎盛,出了六个武进士,一个文进士。文比武少,遂筑文塔。以河为观,以塔为…
黎氏三世祠
黎氏三世祠位于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北滘桃村上街7号。明代建筑风格。坐东北向西南。面阔三间带左侧青云巷。原三进深,现后座已不存在。总面阔21.2米,进深44.4米。硬山顶,龙船脊,人字封火山墙,素胎瓦当,滴水剪边,青砖墙,红砂岩石脚。建筑较为低矮。头门进深两间七架,前双步廊。明间瓦顶高,次间瓦顶稍低,形…
贞女桥
贞女桥位于顺德区龙江镇世埠乡,建成于宋代嘉定八年(1215),宋贞女吴妙静捐建。明代湛若水所撰墓志载:“贞女吴妙静,宋高宗朝助教吴南金遗女。南金无后,女许嫁新会李氏子。及婚,所许子由陆来,渡龙江溺死。女誓不再适,以嫁资为石桥,五眼,石长二丈二尺,建于李溺死处,故后亦称老女桥。自宋宁宗嘉定四年(121…
顺德青云塔
明顺德青云塔位于顺德市大良镇神步岗,建于明万历三十年(1602年),原名神步塔。因岗下有青云路直抵县城东门,故俗称青云塔。塔平面为八角形,外观七级,楼阁式砖塔,高45.4米。塔底层边长3.3米。县志载:“塔高十有二丈,七级,级有扶梯,可登临,八角皆铁凤衔钟,风来声闻十里”。塔基转角处砌托塔力士,为粗…
察院陈公祠
察院陈公祠位于龙江华西。清代中叶(1830年),华西陈姓族人为祀奉先人陈珷而建。坐东向西,两进两廊四合院式建筑。总面宽28米,总进深40米,占地面积1100多平方米。硬山顶,抬梁式木架构,以端丽、轩昂为主格调。头门歇山顶建筑,莲花托斗拱装饰,工艺精巧。脊檐的灰塑,结构严谨,绚丽多姿,瑞兽人物、花鸟表…
梅庄欧阳公祠
梅庄欧阳公祠位于均安仓门。建于清光绪八年(1882年)。坐东南向西北,三间两进,两旁外廊通往后楼,总面积1000多平方米。硬山顶,灰塑花卉、鸟兽图案龙船脊,抬梁式木架构。主体建筑仍保存较好。头进面阔三间,进深三间21.4米,两侧有外廊。前廊为三步廊,明间、次间梁架为抬梁式,梁及驼峰均雕刻有人物故事图…
西山庙
顺德西山庙原名关帝庙,因建在顺德西山(凤山)山麓,故俗称西山庙。始建于明嘉靖二十年(1541),历经重修、拓建。庙依山而建,面向东北,主体建筑沿纵轴线排列为山门、前殿、正殿二进,总面积约6000平方米。山门面阔五间,脊顶通饰石湾陶塑双面组画,均为《三国演义》故事题材,人物古朴传神。2002年7月17…
明远桥
明远桥在杏坛镇逢简乡,按顺德县志记载,该桥为宋代李仕修建造。这是顺德梁式三孔石拱桥中,文献记录最早的一座。因经历代重修,现桥已难找宋代风貌,仅存明代的风格了。史料记载:李仕修,字建业,杏坛镇逢简人,宋代庆元已未(1199)科进士,任福建肃政廉访司佥事,升浙江行省参政,曾在乡筑大石桥数座,便利行人。该…
冯氏贞节牌坊
冯氏贞节牌坊位于佛山顺德区北滘镇林头村。这座牌坊建于康熙37年,以粗面岩为石料,四柱三间,11脊重檐,脊端鸱吻形象生动。前后两面的结构,装饰图案、匾额文字相同。图案纹饰包括龙、凤、麒麟、云鹤、梅菊、萱草、西番莲等,手法遍用深浅浮雕、通镂和线刻刻工精细流畅,建构稳重。牌坊上“圣旨”“贞节” “顺德县知…
千里驹故居
千里驹故居位于佛山市顺德区伦教街道三洲社区。2004年,千里驹故居在一次文物普查中被发现,该建筑为一栋西式小洋房。千里驹的故居始建于清末民初,由于多年失修,现仅存一层,一厅三房。房子面积不算大,一厅一房还有一个小会偏厅,原来是两层楼的建筑,后来因年久失修,二楼倒塌,但屋里的雕花门窗和一座挂钟还是当年…
杏坛苏氏大宗祠
苏氏大宗祠位于顺德区杏坛大街。为明代建筑(约1500年),清代有重修。坐北向南,进深三进,总面阔15.25米,总进深29.38米。硬山顶,青砖木结构,红砂岩石地脚。第一进面阔五间。前后包台共4个。前两包台有八角石柱6条,龙凤抱鼓石一对。后包台坤甸木柱4条,两边石台阶。明间设上、下两门。檐柱为八棱型石…
尊明苏公祠
尊明苏公祠又名兹德堂,俗称“五间祠”,位于顺德区北滘镇碧江居委泰兴大街。为祀奉碧江苏氏南房十三世祖苏祉而建。约建于明嘉靖年间(1522—1566)。原有五间三进,形制在民间祠堂中较为少见。现仅存头门、中堂。面阔32.45米,进深34.7米,建筑面积1100多平方米。硬山顶,人字封火山墙,龙船脊,青砖…
走遍顺德区
佛山市旅游景点
顺德区文物古迹
顺德区名人故居
顺德区十大祠堂
顺德区十大古村
顺德区4A级景区
顺德区十大景点
全部顺德区旅游景点
顺德区特产
顺德区美食
顺德区地名网
顺德区名人
顺德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顺德区A级景区名录
顺德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顺德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顺德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顺德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旅游搜索
[第1页]
返回电脑版
联系方式
粤ICP备130019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