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安徽省
>
蚌埠市旅游
蚌埠市景点介绍
双崮堆遗址
双崮堆遗址位于怀远县榴城镇朱岗村南侧的台地上,东距怀魏公路约800米,南距圣泉大道约300米。遗址南北长约130米,东西宽约150米,高约4米,因遗址有两个崮堆而得名,地表为农田。该遗址上有明、清时期的墓葬,历史上遭到多次盗掘,南侧曾有石马、石羊等石器(被盗、被毁)。1988年1…
怀远皇姑坟
皇姑坟位于怀远县唐集镇山前村平阿山东侧的缓坡上,有三座大型夯土墓葬成“品”字形排列,据考证是汉代平阿国贵族墓,当地人称之为“皇姑坟”。该墓历史上多次被盗,1984年11月21日,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怀远县文物管理所对其中一座墓葬进行了抢救性挖掘,共出土文物5件,其中的蟠螭纹镂空…
怀远万亩石榴园
万亩石榴园位于怀远县兰桥乡茨淮新河大坝,占地约5000亩,以风景秀丽、交通便捷的茨淮新河为轴线,全长约22公里。主要以种植怀远有名的白花玉石籽、红花玉石籽、红玛瑙为主,其次还有石榴品种园及各种实验园、百果园(有梨树、桃树、杏树等10余种果树)、莲花池。基地具有观赏、休闲、采摘、运…
长吻鮠保护湿地
淮河荆涂峡鲤长吻鮠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位于淮河荆涂峡山口上下游及其两条支流(涡河、茨淮新河)部分水域,全长32.9公里,总面积1671公顷,是目前淮河流域唯一的鲤长吻鮠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可以欣赏“淮河风光”,水中有山,水中有桥,水光山色浑然一体,各处树木苍郁、静谧幽雅…
怀远一中古建筑群
自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以来,位于西门岗怀远一中院内的十栋古建筑群,是现今皖北地区保存最好、规模最大的中西合璧的古建筑群。古建筑群皆背依荆山、面临淮水。典型的中国民族建筑风格有“马头墙”、“老虎窗”、“鱼鳞小瓦”、“雕梁画栋”、“飞檐斗角”,典型的欧式建筑有“转梯”、“壁炉…
怀远四眼井
四眼井,位于怀远县荊涂学校西边百米左右,井盖上凿有四孔,便于用桶取水,故取名四眼井。四眼井亦名富博渊泉,位于荆山北麓碧溪涧南,建于明朝末年历史悠久。井深约12米,井口用1.8米见方青石板覆盖,石板上分别有直径40厘米、38厘米、35厘米、34厘米四个圆形井眼。泉水甘甜清冽、富含多…
桓氏墓
桓氏墓位于安徽省怀远县城西北35公里,今龙亢镇关庙村唐庄东250米处,系东汉大经学家桓荣家族墓。桓荣,字春卿,龙亢人,东汉经学大师,汉建武十九年(公元43年),被光武帝刘秀拜为太子少傅。刘庄即帝位后,封其为关内侯,死后明帝亲自为其送葬。墓有两座。南墓葬长80米,宽50米,高8米;…
怀远青云楼
青云楼,亦名文昌宫,又名梓潼阁,其旧址原在县黉学的尊经阁后。明朝万历二十三年(公元1595年)经县丞陈世佩集资卜地,改建于抱璞岩右侧。青云楼鼎盛时,建筑规模颇为宏丽。层楼耸峙,飞阁摩天。依山就势,高下不一。楼殿参差,错落有致。显得布局既严谨又别具匠心。青云楼右毗关帝庙,左邻抱璞岩…
双墩钟离国墓地
蚌埠双墩钟离国墓地包括双墩一号春秋墓和双墩二号春秋墓,均位于淮上区小蚌埠镇双墩村内,两墓相距80米,其中位于北侧的为双墩一号春秋墓,南侧的为双墩二号春秋墓。双墩一号春秋墓为大型有封土堆土坑竖穴墓。墓葬结构主要由封土堆、墓坑和墓道三个部分组成。该墓葬在墓坑填土中发现极其复杂的“放射…
许家大楼遗址
许家大楼遗址位于固镇县濠城镇垓下居委会圩里村西约100米处,当地俗称“许家大楼”或“许慎著书台”,相传许慎在洨县任职期间曾在此著书。遗址西临沱河,是一处河边台地,平面呈不规则的椭圆形,面积2000余平方米。周边断崖上可见文化层堆积,从剖面看堆积可分为9层。地表有新石器时代的鼎足等…
固镇阳城遗址
阳城遗址位于固镇县湖沟镇中心村桥西组西北约500米。遗址呈东西走向,鱼脊状,南北长约120米,东西长约200米,地势高出四周约2.5米,被一条南北向村村通公路分为两部分,公路边的沟渠剖面有文化层暴露。遗址地表散落有较多的碎陶片,可辨认器型有鼎足、口沿、腹片等,根据这些标本分析,遗…
南城孜遗址
南城孜遗址位于固镇县湖沟镇马楼村西南部,南侧紧邻澥河,东西长约620米,南北宽约400米,面积约25万平方米。遗址现为农田,由多个谷堆组成,东部较高处暴露有红烧土遗迹。20世纪80年代以前由固镇县文物调查发现,周围地势较为平坦,仅遗址中部地势起伏不平,较高处与周围落差1~2米,地…
集东遗址
集东遗址位于固镇县杨庙乡庙新村集东组北侧,西距八丈沟约200米,北距澥河约500米,是固镇县境内澥河流域一处重要的史前遗址。遗址南北走向,南北长约250米,东西宽约80米,面积约2万平方米。地势呈漫坡状,中间高四周低,高出周围地表约1.5米。2009年6月,固镇县在国家第三次文物…
韩庄遗址
韩庄遗址位于五河县东刘集镇张集村韩庄自然村东北0.5公里处,固镇、泗县、灵璧、五河四县交界处,沱河的南岸边高地,乡民俗称“大台子”“红林寺”。1985年五河县文物普查发现,2009年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对该遗址进行了复核。遗址面积15万平方米,地表暴露遗物较为丰富,红烧土分布面…
沫河口关卡
沫河口关卡,俗称为沫河口盐卡,坐落于蚌埠市淮上区沫河口镇。北淝河自涡阳、蒙城、淮北蜿蜒而来,至怀远、蚌埠汇入淮河,至此已是其流之末,故初名“末河口”。因其地处河口,久而久之,“末”字逐渐演化为“沫”,沫河口之名由此流传至今。沫河口关卡始建于大清光绪五年秋,至今一百三十二年的历史。…
新四军淮上行署旧址
新四军淮上行署旧址现有始建于民国初年的房屋20间,总建筑面积308平方米。旧址原为当地富商王文彩的住宅,1940年7月,新四军在此建立抗日民主政权淮上行署,下辖怀远、凤台、蒙城、宿东、宿南5个县,是当时行署办公所在地和行署领导人-起居之所,建立后为党培养了一大批具有军政素质的干部…
常氏三王墓
常氏三王墓封土高4米,占地350平方米,整个墓区占地二百余亩。墓区内遍植松柏,大小石像生、碑碣排列有序。常氏三王墓建造至今,历经600余年,虽屡经天灾与战乱,地下部分保护完好无损。1991年,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群众捐资将常氏三王墓墓区修复,多方征集流失文物。1999年4月,当地…
津浦铁路淮河大铁桥
津浦铁路淮河大铁桥始建于1909年11月,1911年5月建成通车。该桥为固定型桁梁桥,全长570米,津浦铁路淮河大铁桥是连通我国南北的一重要交通大动脉,是津浦线上仅次于黄河铁路桥的第二大桥,是我国现存保存较完好的铁路桥遗址。津浦铁路淮河大铁桥是津浦线上仅次于黄河铁路桥的第二大桥。…
栖岩寺石屋
栖岩寺石屋位于安徽蚌埠市经济开发区长淮镇。该寺始建于汉代,因其佛殿、僧堂、经阁均以白色石块建在山岩上,故称栖岩寺。后经战火,庙宇等多被毁坏,明初,朱元璋下令重修栖岩寺,并升其为龙兴寺下院。现庙宇已毁,院内有莲花石座一个,石香炉、石柱础各一个。庙宇基本布局尚存,现有建筑为50年代所…
谷阳城遗址
谷阳城遗址位于安徽省固镇县城南一公里,浍河南岸,京沪铁路西200米,属连城镇前台村。距今两千多年,主体为四方土城,每边城墙长约1000米,城有四门,且都居各边正中。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谷阳城建于西汉初,唐显庆元年省谷阳入蕲县,其间多次更名,北魏太和年间,改谷阳城为谷阳镇,俗称谷镇,…
走遍蚌埠市
安徽省旅游景点
怀远县旅游景点
龙子湖区旅游景点
禹会区旅游景点
五河县旅游景点
蚌山区旅游景点
固镇县旅游景点
淮上区旅游景点
蚌埠市文物古迹
蚌埠市红色旅游
蚌埠市4A级景区
蚌埠市十大景点
全部蚌埠市旅游景点
蚌埠市特产
蚌埠市美食
蚌埠市地名网
蚌埠市名人
蚌埠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蚌埠市A级景区名录
蚌埠市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蚌埠市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蚌埠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蚌埠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安徽省第一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安徽省第二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安徽省第三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安徽省第四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安徽省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安徽省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安徽省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安徽省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首批安徽省旅游休闲街区
安徽省十佳夜游街区
鏃呮父鎼滅储
[上一页]
[第1页]
[2]
[3]
[4]
[5]
[6]
[最后一页]
[下一页]
返回电脑版
鑱旂郴鏂瑰紡
绮CP澶�13001937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