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江苏省
>
南京市
>
浦口区旅游
浦口区景点介绍
陈子头遗址
陈子头遗址位于汤泉街道办事处瓦殿村陈子组,从陈子头西部的万寿河河堤上略为可以看出陈子头组后有个小坡地,坡地上种植着苗木,从树林中才能够找到陶片器物。面积约5000平方米,高约4米,文化层不详。1991年发现夹砂缸片。遗物有夹砂缸片、夹砂泥条堆贴缸片、夹砂绳纹鬲片等。属周文化遗存。…
浦口刘村遗址
在高(旺)星(甸)公路边刘村组马友富家院子内可以看见遗址断面。1982年发现,当时统计面积约1200平方米,高约5米,文化层厚4米左右。多年来村民取土使得遗址隆起部分不断被挖搌,文化层遭到了一定破坏。出土遗物有夹砂红陶鬲、甗,黑皮磨光陶钵、罐,泥质灰陶钵,几何印纹陶罐、瓮等残片及…
谭小村遗址
俗名谭小吴城子,上面主要种植雪松树苗,从遗址北面的坡下可以明显看见遗址的形状。面积约2400平方米,高约5米,文化层厚3米。1985年发现。出土遗物有夹砂红陶鬲、甗,几何印纹陶罐、钵等。属周文化遗存。…
耿家洼遗址
俗名黄庄刘城子,上面种植雪松树等树苗和旱作物。从通向耿家洼的土路上,可以明显看见遗址的形状。面积约3000平方米,高约5米,文化层厚4米左右。1982年发现。出土遗物有夹砂红陶鬲、甗,黑皮陶罐,泥质灰陶钵,几何印纹陶罐,纺轮等。属周文化遗存。…
亡庙遗址
俗名城子山,上面主要种植着大规格的马褂木树苗,从遗址的北面可以清晰的看见其台型遗址特征。面积约2400平方米,高约5米,文化层厚4米左右。1982年发现。遗物有夹砂红陶鬲、甗,黑皮陶钵,几何印纹陶罐等残片。属周文化遗存。…
龙马遗址
俗名城子头,上面种植水稻、苗木等。1982年发现。面积约3200平方米,高约4米,文化层厚3米左右。出土遗物有夹砂红陶鬲、甗,黑皮陶罐、钵、豆,几何印纹陶罐等残片。属周文化遗存。2006年在当地村民指引下再次确立地点,2006年调查和2008普查均没有找到标本器物。…
杨桥遗址
俗名杨桥城子山,面积约2400平方米,高约5米,文化层厚4米左右。1982年发现。出土遗物有夹砂红陶鬲、甗,泥质黑皮陶罐、钵、豆,几何印纹陶罐、钵残件以及算盘珠形纺轮,双肩石斧等。从各个方向均能看到立于田中央的台形遗址,遗址上器物丰富。属周文化遗存。…
下冲杨遗址
1987年发现。现有面积约500平方米,只能从遗址东南方向略约看出遗址部分形状,遗址上可以找到一些陶片和陶器,有夹砂陶绳纹鬲足、间断绳纹鬲腹片、绳纹鬲腹片。属周文化遗存。…
上坝遗址
面积约5000平方米,高约5米,文化层厚4米。1987年发现,上层为商、周堆积,下层为新石器堆积。崧泽文化遗物有质地疏松的残夹砂红陶釜形鼎,红陶足,红陶角状把手,黑陶小陶球,夹砂红陶鼎足。商、周遗物丰富,有黑陶细绳纹罐、红陶梯格纹罐、红陶宽梯格纹罐、泥质灰陶盆形鼎角锥状足、灰陶浅…
石桥街遗址
面积约3200平方米,高约3米,文化层厚3米左右。1982年发现。出土遗物有夹砂红陶鬲、甗,泥质黑皮陶罐、钵,几何印纹陶罐、钵等残片以及石网坠等。从西面的土路上可以看见该遗址断面以及基本形状。属周文化遗存。…
百子庵乌龟墩遗址
俗称乌龟墩,上面种植苗木和旱作物。从解放桥村秦家坝组方向能够清楚看见遗址形状。由于当年调查是从秦家坝方向找到遗址的,因此称为“秦家坝遗址”,本次普查重新以地名命名为今名。面积约4500平方米,高约4米,文化层厚2.5米左右。1987年发现。出土遗物有夹砂红陶片、泥质磨光黑皮陶片、…
马家山遗址
上面种植苗木和旱作物,只略高过其西面鱼溏。面积约5000平方米,高约5米,文化层厚3米。1982年发现。出土遗物有夹砂红陶片、泥质磨光黑皮陶片、几何印纹陶片,器形为鬲、甗、盆、罐、钵、豆等。还有双面石斧、石凿。属周文化遗存。另外,地方志记载明代浦口著名理学家庄昶父亲庄志渊葬于马家…
关头倪遗址
俗名城子山,上面大部分地域荒弃,出关头倪打谷场可以清晰的看见其台型遗址特征。面积约3000平方米,高约5米,文化层厚3米左右。1983年发现。出土遗物有夹砂红陶片、泥质磨光黑皮陶片、几何印纹陶片,器形为鬲、甗、盆、罐、钵、豆等。属周文化遗存。…
北大赵遗址
上面主要种植旱作植物和苗木,遗址南部有大片私坟。从星(甸)绰(庙)公路上,经过遗址前鱼塘,可以看到明显的遗址断面。面积约20000平方米,高约2.5米,文化层厚2米左右。1985年发现。出土遗物有夹砂红陶片、泥质磨光黑皮陶片、几何印纹陶片,器形为鬲、甗、盆、罐、钵、豆等。还有算盘…
张籍读书台遗址
亦名“骚狗山”。《江浦埤乘》“张籍故居旧在乌江。宋吴龙翰《过乌江张籍故居》:‘昔年此地著书人,诗骨成尘草木深。突兀眼前僧结屋,塔铃风里替君吟’”“文昌读书堂旧在乌江东一里”“宋乌江张孝祥《读书堂旧在乌江,即唐文昌公读书处。自五代至今,皆世守之。渡江后为史氏之所有》:漫游五车书不读…
浦口罗汉寺遗址
“罗汉寺在治西四十里翠云山之阳,宋太平兴国(976-983)中建,嘉定庚午(1210)及明永乐辛卯(1411)、国朝康熙戊戌(1718)均重修。楼阁飞翔,房廓缭曲,后依林麓,前看溪泉,洵为一方之胜(旧志)。道光中邑人禹士恺建钟楼,咸丰中寇毁,今复建数楹”。据居民回忆,它占地约10…
浦口石佛寺遗址
据同治《上江两县志》记载,寺始建于宋,明万历年间重修,前后二进,内有四尊石佛,门上方有“石佛寺”三字的石刻匾额。毁于咸丰战火,后复建数楹。1964年拆毁,仅剩墙基。墙基残长约20余米,距地表深0.5米左右,宽0.6米,底部夯实,铺碎石,上砌砖。1982年挖掘出石佛(观音坐像)一尊…
石碛桥遗址
位于浦口区桥林街道办事处南大街、北大街相交处,跨石碛河。据《江浦埤乘》记载:“石碛桥在治南四十里,明嘉靖二十五年修、隆庆二年重建。国朝康熙九年里人侯承动等复建(旧志),乾隆中沈明侯重修并增石栏。咸丰中贼毁。同治五年徐寿复作砖栏、理桥 。”可见其清代以前历年兴废情况。1969年,…
浦口新桥遗址
位于泰山街道办事处沧波门社区东门湾头街北。据《江浦埤乘》记载:“新桥在浦口朝宗门外湾头街。旧无桥,新河改道,湾头街横截中断。光绪九年十月,左文襄檄水利局新建。(按:晒布场东北旧有巨石矗立如虎形,士人呼其地‘老虎石’,其根斜入河身,嶙峋蟠固。经王方伯德榜督带开,勇丁錾孔实药, 揭…
聚兴桥遗址
位于浦口区泰山街道办事处沧波门居委会,东门左所大街街北。该桥始建于明代,为浦口城东门碧泉下游黑水河上小桥,原为单孔砖拱桥,桥基砖砌,桥上曾刻有“聚兴桥”三字。现该桥桥基仍有部分明代大砖,桥孔已经用石料重新制作,桥面也用沥青辅就。该桥约长6米、宽5米、净跨3.5米、高1.8米。…
走遍浦口区
南京市旅游景点
浦口区文物古迹
浦口区红色旅游
浦口区4A级景区
浦口区十大景点
全部浦口区旅游景点
浦口区特产
浦口区美食
浦口区地名网
浦口区名人
浦口区A级景区名录
浦口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浦口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浦口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第三批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第四批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第五批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闂傚倸鍊搁崐鎼佸磹妞嬪海鐭嗗〒姘e亾妤犵偞鐗犻、鏇㈡晝閳ь剟鎮块濮愪簻闁规澘澧庨悾杈╃磼閻橀潧鈻堥柣鎿冨亰瀹曞爼濡歌婵洭姊虹粙娆惧剰妞わ妇鏁诲璇测槈閵忊晜鏅濋梺鎸庣箓濡盯藝閵壯呯=濞达絽鎼瀷濡炪値鍋勯ˇ閬嶅箲閵忕姭鏀介柛銉㈡櫇閻﹀牓姊虹粙鎸庢拱缂佸鍨甸埢宥夋晲婢跺鎷虹紓浣割儐椤戞瑩宕曞⿰鍫熺厵闁告垯鍊栫€氾拷
[上一页]
[第1页]
[2]
[3]
[4]
[5]
[6]
[7]
[8]
[9]
[10]
[最后一页]
[下一页]
返回电脑版
闂傚倸鍊搁崐鎼佸磹瀹勬噴褰掑炊閵娧呭骄闂佸壊鍋嗛崰鍡樼閸垻纾奸悗锝庡亽閸庛儲绻涢崗鑲╁ⅹ闁宠鍨块幃鈺佺暦閸ヨ埖娈归梻浣虹帛鐢紕绮婚弽顓炶摕闁绘棁娅g壕濂告煏韫囨洖校闁诲繐鐗嗛埞鎴﹀煡閸℃ぞ绨奸梺鎸庢磸閸ㄨ棄顕f繝姘櫜濠㈣泛顑呮禍婊呯磽娴e壊鍎愭い鎴炵懃铻為柛鈩冪懅绾捐偐绱撴担闈涚仼妤犵偞鍔欓弻娑氣偓锝堝煐鐎氾拷
缂傚倸鍊搁崐鎼佸磹閹间礁纾瑰瀣椤愪粙鏌ㄩ悢鍝勑㈤梻鍌ゅ灡閵囧嫰寮幐搴綌濠电偞鍨跺銊╂儗濞嗘劑浜滈柕蹇ョ稻绾箖鏌嶇憴鍕伌闁诡喒鏅犻、娆撴嚃閳衡偓缁辨ɑ淇婇悙顏勨偓鏍ь潖瑜版帒绀夋繛鍡樻尵瀹撲線鐓崶銊р姇闁哄懏鎮傞弻銊╂偆閸屾稑顏�13001937闂傚倸鍊搁崐鎼佸磹妞嬪海鐭嗗〒姘e亾妤犵偛顦甸弫鎾绘偐閸愯弓鐢婚梻鍌欑贰閸撴瑧绮旂€靛摜涓嶆い鏍仦閻撱儵鏌i弴鐐测偓鍦偓姘炬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