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江苏省
>
镇江市旅游
镇江市景点介绍
姚桥镇张氏宗祠
张氏宗祠传为汉留侯张良后裔21世孙张衡建于明嘉靖年间(1522—1566),现存三进,占地面积1210平方米。门前一对石狮,荷池一方,宅门为6扇六抹隔扇门,第一进七开间,第二进五开间,名敦睦堂,为享堂,楠木梁柱,厅前墙嵌额“垂裕后昆”。第三进五开间楼房,明间供祖宗牌位。祠堂保存完…
大运河镇江段
大运河镇江段分为城区运河故道和现代运河两部分,其中城区运河故道由长江入口平政桥至谏壁三叉口,全长16.69千米;现代运河从谏壁至常州,全长42.55千米。镇江城区运河故道,古称徒阳运河,从北到南贯穿市区,全长16.69千米,其中老城区5.17千米,9桥3闸,形成了独特的水景资源。…
高资成家民居
高资成家民居位于高资镇行政村高资自然村北,该民居是一座民国时期的建筑,四周皆为民居。建筑保存较为完整。民居为砖木结构,一进三间两厢,中为天井,年久失修,具有一定的保存价值。…
郭睦堂
位于姚桥镇兴隆村,为古建筑的坛庙祠堂,年代是明代。传为汉留侯张良后裔21世孙张衡建于明嘉靖年间(1522—1566),现存三进,占地面积1210平方米。门前一对石狮,荷池一方。第一进七开间,第二进五开间,名敦睦堂,楠木梁柱,厅前墙嵌额“垂裕后昆”。第三进五开间楼房,明间供祖宗牌位…
丹徒区新四军一支队司令部旧址
1938年6月,陈毅率新四军一支队挺进江南茅山地区,司令部设于此。该屋原为祠堂,三间平方,面阔4米,进深9米。1988年拨款维修。部分屋面漏雨,保存完好。是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对新四军抗敌史的研究有着重要的史料价值,于1999年被镇江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五批市级文保单位。…
宝堰镇太平桥
太平桥位于宝堰镇宝堰行政村宝堰自然村东老通济河上,又名三圈桥。始建于清咸丰二年(1852年),横跨老通济河,南面为宝堰古街,桥东100米南岸为怡和酒行,现怡和酒行已改建为新四军四县抗敌总会纪念馆,桥的北面皆为民居。桥成南北走向,为三孔石桥,整座桥由麻石建成,桥面是青石铺成,该桥全…
解氏宗祠
位于丁岗镇葛村中段。据地方志载,葛村解氏南宋初年由族人解寿辉带领,随宋高宗赵构(1127-1130年)由山东滋阳县葛村南渡,避乱来江南卜居。此地原名润东蓝野,又名马家岗,为表示不忘故土, 故将其改作“葛村”。根据祠内现存清朝乾隆十六年碑文记载可推算出该宗祠始建于明代中前期,约景泰…
杏塘路王家古井
该井位于埤城镇杏塘路自然村中,石质四角方锥形井栏,内径30cm,外径35cm,井壁由青砖砌成。该井是杏塘路村区域明清时期村民劳动、生产活动的直接例证,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
“天下第一江山”刻石
南朝梁武帝曾书“天下第一江山”六字,刻于山崖,后已风化无存,现为南宋乾道至淳熙年间(1165—1189)书法家吴琚书,清康熙四年(1665)镇江府通判程康庄重新钩摹勒石。石刻高1米,长4米,上款刻“延陵吴琚书”。1966年“一江山”三字被损,以水泥补刻。1987年用原石质重新补修…
城隍庙戏台
庙始建于宋,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重建,戏台之前台面阔5米,进深4米,高8.94米,歇山小瓦顶,东、西、北三面檐下施斗拱,着青绿彩画,后台硬山顶,面阔14米,进深6米,高8.5米,东、西、南檐下亦施斗拱并彩画。砖木二层,青砖叠砌。…
大康新村
镇江名人赵棣华、李韧哉、严惠宇三人于1935年在此建造西方别墅式二层楼房三幢,此外还建有西式平房,现仅存楼房二幢。砖木结构,四坡水平瓦房顶并开老虎窗多处,门廊之上为阳台。坐北朝南。…
焦山顶快炮台遗址
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由两江总督张之洞奏准添置2座快炮台,此炮台为明台式,混凝土质地,圆形,内径5.7米,内壁有12个立放炮弹的龛,后有台阶、通道。炮弹穴为高0.6米,宽0.22米,间距0.4米。…
定波门瓮城遗址
明代发现了瓮城石垣,定波门城楼石砌基座,北门桥西侧砖石结构桥体以及护城河历代叠压的地层堆积,同时还发现明初石垣基础下方叠压的唐宋时期的河床遗址,以及在明初石垣内侧的南宋城垣夯土、护城石垣、北宋水井以及晚唐时期的城垣夯土等重要遗址。现暴露出的城墙用方石砌成,长约40米,高约5米。…
古泮泉
北宋元祐年间(1086—1094),润州郡宋林希凿井,井栏刻“泮泉”两字,故名,井深三丈。有一对井栏,均呈八角形,一为白大理石井栏,高0.34米,口径0.46米;一为青石井栏,每边长0.18米,高0.44米,口径0.55米。下共一井穴。井之西有一碑,楷书“古泮泉”三字,并小楷字1…
郭礼征旧居
郭礼征,安徽亳州人,近代民族资本家。1903年至镇筹建大照电灯公司,1905年10月正式发电,光绪三十一年(1906)取得清政府商部公司注册局颁发的执照,成为江苏省第一家民营电业公司(民国12年改为大照电气公司)。旧居建于1920年前,作为生活用房,现存建筑前后两进,均为回廊式二…
焦山快炮台遗址
焦山快炮台遗址面阔东西向(呈两连接弧形)6.6米,进深4.6米,护墙高1米,墙厚0.73米,混凝土构筑,系明台炮堡,正面朝北,从形制看可放置两门火炮。…
老气象台遗址
老气象台遗址的整体建筑呈凸字形,砖混结构,平顶,阔21.92米,进深6.7米,在二层上中央凸字出四层楼,高20米,台前有平台与台阶,中为大门,底层墙上嵌碑二方分别刻“中华民国二十三年十月十日江苏省建设厅北固山气象台奠基”、“中华民国三十六年七月重修”字样。台前建有廊,上有平台,两…
凌家祠堂及道署衙门围墙券门碑刻
凌家祠堂及道署衙门围墙券门碑刻原为清代道署,1919年颜料商凌焕,用原应交给德国的贷款(因德国战败)建凌家祠堂,雕花门窗,面东,有清式建筑的享堂、寝室成一中轴线,后面有花园及鱼池,寝室为二层楼,硬山顶,面阔五间,进深七檩11.9米,高11.9米,楼下有二道卷棚。…
省庐
1929年2月国民党江苏省政府迁至镇江,在中山桥畔建省庐。“省庐”是专为省主席建造的住所,陈果夫,王懋功等任省主席时曾在此住过。“省庐”为别墅式楼房,三层,砖木结构。别墅被一小院围绕,小院西南角上方有“省庐”匾额一块。…
私立京江中学旧址
私立京江中学旧址建于1937年4月,创建人有陆小波、冷御秋、严惠宇等,经省教育厅立案批准开办,同年9月开学,12月镇江沦陷,学校停办,随后学校辗转江都、上海,屡经停复,1953年3月,改为镇江市第一中学,2007年改成镇江市外国语学校。现存3座教学平房,砖木结构,青砖叠砌。…
走遍镇江市
江苏省旅游景点
丹阳市旅游景点
润州区旅游景点
句容市旅游景点
丹徒区旅游景点
京口区旅游景点
扬中市旅游景点
镇江市文物古迹
镇江市红色旅游
镇江市名人故居
镇江市博物馆
镇江市4A级景区
镇江市十大景点
全部镇江市旅游景点
镇江市特产
镇江市美食
镇江市地名网
镇江市名人
镇江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镇江市A级景区名录
镇江市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镇江市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镇江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镇江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第一、二批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第三批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第四批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第五批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第六批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第七批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第八批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闂傚倷绀侀幖顐﹀疮椤愶箑绠犻煫鍥ㄧ⊕閸嬪鏌涢锝嗙缂佺姾顫夌换婵囩節閸屾稑娅i梺绋款儜閹凤拷
[上一页]
[第1页]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最后一页]
[下一页]
返回电脑版
闂傚倷娴囨竟鍫熴仈缁嬫娼栧┑鐘崇閻掗箖鏌熺紒銏犳灈婵☆偅锕㈤弻锝夋偄缁嬫妫嗙紒缁㈠幐閸嬶拷
缂傚倸鍊风欢锟犲闯椤斿槈娑氱矙椤㈣泛鈹戦悩顔肩伇妞ゆ梹鍔欓獮蹇涙晸閿燂拷13001937闂傚倷绀侀幉锟犳偡闁秴绠柨鐕傛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