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湖南省
>
长沙市旅游
长沙市景点介绍
焦达峰故居
焦达峰故居在浏阳龙伏镇达峰村,座东朝西,土砖瓦房。原为前后两进院落,现存前栋。焦达峰1887年1月16日生于槽门北侧厢房。他13岁入浏阳南台书院,1905年东渡日本,任同盟会联络部长。1908年回国,与孙武负责两湖军事暴-动-。1911年5月他与孙武等两湖革命党人订“约盟誓守”:…
红十六军临时军部旧址-黄五美祠
红十六军临时军部旧址-黄五美祠位于小河乡皇碑村横岭组,系红十六军在浏阳开展革命武装斗争时军部临时驻址,也是黄氏家族祭祖的祠堂。旧址建造于中华民国六年(1917),是一座具有湖南湘东地区传统建筑特色的宗祠式建筑。主体建筑坐北朝南,平面呈中轴线对称布局,中轴线上为前后两进院落,两侧附…
六栋堂
在“月落两省,鸡鸣三县”的浏阳市东陲金刚镇,有一片建于清乾隆年间的古民居,名为“六栋堂”。六栋堂——从字面上理解,就是由六栋房子组成的建筑群。来到“六栋堂”前,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两边挂有“龙门世第”、“鹿洞家声”,门额书有“六栋堂”的大门。这就是门第标示吧。“龙门世第”,是说这家为…
吉王陵
吉王陵位于长沙市雨花区跳马镇,年代为明。2019年3月,吉王陵入选湖南省第十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外兴窑
外兴窑是铜官古镇唯一一座尚在使用的古龙窑,它依山傍水、靠山坡顺势建造。该窑长56米,西侧设两张窑门,东侧设六张窑门,共有窑眼56对,穿着完整的“龙袍”,十分壮观。外兴窑用土砖筑成隧道,分窑炉头、窑床、窑尾3部分。龙窑窑背两侧相隔50厘米左右开一对火洞(俗称鳞眼洞),作为投放燃料和…
王趯墓
王趯墓南宋墓葬。位于长沙市芙蓉区车站南路杨家山。1960年发掘。为一座南宋夫妇合葬的砖墓,仅有砖圹,无券顶。北室葬男性,南室葬女性。出土有木印一方,圆形扁纽,纽上刻一“上”字。印下阳刻“趯”宁。墓室西端有石墓志一块,楷书,残存320余字。墓志背面下部刻有人像,部分凿毁。从墓志得知…
胥元矩墓
胥元矩墓北宋墓葬。位于长沙市开福区洪山庙163医院内。1982年发掘。该墓葬于风化岩层中,长方形竖穴,棺椁已朽。墓坑头部竖青石墓志铭一方,一面阴刻篆文“宋故朝散郎胥公墓志铭”,一面阴刻楷书“宋故朝散郎致仕上骑都赐绯鱼袋胥公墓志铭”,存500余字。据此可知墓主人胥元矩为长沙人,生于…
桃花岭晚唐墓
桃花岭晚唐墓晚唐墓葬。位于长沙市岳麓区麓山南路中南大学院内,地名桃花岭。1987年配合学校基建发掘。该墓为土坑墓,长达11.5米,宽7.9米,由甬道及前、中、后室四部分组成。坑底铺以浮雕几何纹图案方砖。中室铺地方砖下并列置放两副石椁,应为夫妻合葬墓。墓室四周设水沟,有16个排列有…
王清墓
王清墓唐代墓葬。位于长沙市天心区黄泥坑。1952年发掘,为长方形土坑竖穴墓。墓0-土有方形墓志,篆书阴刻“唐故太原王府君墓志”,其下为阴刻墓志铭。文中记墓主王清卒于唐大和六年(832),是年九月葬于长沙乡万福里。该墓出土有铜镜、铜洗、开元铜钱和碗、碟、罐等瓷器。所出瓷器大部为典型…
阿弥岭西汉墓
阿弥岭西汉墓西汉墓葬。位于长沙市芙蓉区车站路侧,为20世纪70年代修建长沙火车站取土时发现。为一座呈凸字形,规模较大的带墓道的土坑竖穴墓。墓室除墓道外,可分为前后两部分,前部略高于后部。前部左右突出,形成两个耳室,出土有铜器、陶器、滑石器等一批。铜器上均刻有铭文。滑石模型器有灶、…
张端君墓
张端君墓西汉墓葬。位于长沙市芙蓉区袁家岭与五里牌之间。1963年发掘。长方形圭坑竖穴墓,墓中心棺床下有一条用小鹅卵石铺垫的排水沟。随葬器物丰富,101件出土铜器中有鼎、盉、壶、甑、罐、钫、铣、盘、酒奁、箕、奁、博山炉、镫、镜等。部分铜器上鎏会,并刻有细线相连的云气纹和三角纹等,极…
刘骄墓
刘骄墓西汉墓葬。位于长沙市芙蓉区车站南路杨家山。1951年年底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长沙工作队配合基本建设工程发掘。发掘前,地面尚存高5.4米,底径20米的圆形封土堆。下为土坑竖穴木椁墓,墓室全长20.34米,分前后两部分。前部长8米、宽13.7米;后部长12.34米、宽11.1米…
曹女巽墓
曹女巽墓西汉墓葬。位于长沙市岳麓区咸嘉湖路南王陵公园内。1974—1975年初发掘。该墓出土有“曹女巽”、“妾女巽”印章,故定为曹女巽墓。墓建筑在陡壁山顶,掘凿在风化岩中,原封土堆无存,形制为一座带斜坡墓道岩坑大型木椁墓。唐时曾被盗掘。坑内葬具外填塞大最白膏泥和木炭。距坑口处墓道…
左家塘秦墓
左家塘秦墓秦墓葬。位于长沙市芙蓉区左家塘皮件厂内,1957年发掘。为带墓道的略近正方形土坑竖穴墓,保存有棺椁。出土有陶鼎、盒、勺各4件,陶壶6件,素面铜镜、铜矛、戈、玉璧、玉剑珥、玉剑首、骨簪、木俑各1件。墓0-土的6件陶璧系以往所未见。所山玉璧璧侧刻“四百十一”数字。铜戈内部有…
五里牌406号墓
五里牌406号墓战国墓葬。位于长沙市芙蓉区五里牌。1951年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长沙工作队发掘,在当时是科学发掘的第一座较大的战国楚墓。墓室长4.80米,宽3.75米,深7.50米,为长方形带墓道的土坑竖穴。棺椁共五层,保存完好,有一个由内外壁和头、足、左、右四个边箱和中间棺室组…
五里牌3号墓
五里牌3号墓战国墓葬。位于长沙市芙蓉区长沙火车站,1980年在五里牌邮电大楼工地上发掘。为一座保存较好的长方形土坑竖穴木椁墓,葬具为一棺一椁。木椁周围填满青灰色膏泥,出土器物有玉、铜、陶和漆木器40余件。铜戈内上铸铭文,为中原地区产品。戈樽上满饰金银错云纹与三角纹图案,漆木器中有…
荷花池木椁墓
荷花池木椁墓战国墓葬。位于长沙市开福区荷花池长沙师范院内。1986年发掘。墓坑上大下小呈覆斗形,墓道置于墓室东而,椁周填充青灰色膏泥。葬具为两椁两棺,内外椁呈井字形,内椁四面均有门楣,以与外椁相通。棺置于椁室北侧。外棺为弧形悬底棺,内棺为长方盒形棺。随葬陶器多有黑衣,彩绘五纹、涡…
五一广场古井遗址
五一广场古井遗址战国至汉代古井遗址。位于长沙市芙蓉区五一广场东南角。1987年,该市文物工作队配合广场地下商场建设工程,共清理出战国至汉代水井11口。这批古水井开口均为圆形、竖穴式(未见井圈),最深者距今地表8.7米。井内出土了较完整的楚汉陶器,有绳纹圜底罐、豆、钵等,其胎厚,火…
高沙脊商周遗址和墓葬
高沙脊商周遗址,位于湘江西岸的望城县高塘岭镇胜利村大堤旁。考古挖掘时的那一大片坑坑洼洼已经回填了,出土文物在省博物馆有专题展出。很奇怪,该遗址至今没有进任何一级文保,只有打造高沙脊商周遗址公园的规划。1996—1997年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其进行了发掘,遗址中以铜器为主要随葬物的5…
桃树湾刘氏大屋
桃树湾刘氏大屋位于湖南省长沙市浏阳市金刚镇丹桂村清江片桃湾组,是由刘氏族人历时五年建造的一处规模宏大、具有清代建筑特点的建筑组群。现有大小房屋100多间,建筑面积6500平方米,占地面积约11000平方米。据民居内现存的碑刻《桃树湾新宅记》记载:“于道光二十九年(1849)七月三…
走遍长沙市
湖南省旅游景点
岳麓区旅游景点
浏阳市旅游景点
望城区旅游景点
宁乡市旅游景点
开福区旅游景点
长沙县旅游景点
天心区旅游景点
芙蓉区旅游景点
雨花区旅游景点
长沙市文物古迹
长沙市红色旅游
长沙市名人故居
长沙市博物馆
长沙市4A级景区
长沙市十大景点
长沙市十大免费景点
全部长沙市旅游景点
长沙市特产
长沙市美食
长沙市地名网
长沙市名人
长沙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长沙市A级景区名录
长沙市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长沙市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长沙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长沙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2002年度湖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第八批湖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第九批湖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第十批湖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2021年湖南省省级旅游休闲街区
第十一批湖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湖南省第一批省级大遗址
鏃呮父鎼滅储
[上一页]
[第1页]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最后一页]
[下一页]
返回电脑版
鑱旂郴鏂瑰紡
绮CP澶�13001937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