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江西省
>
抚州市
>
宜黄县旅游
宜黄县旅游景点
曹山景区
AAAA
曹山景区,位于宜黄县凤冈镇陈坊村,距宜黄县城8千米,规划面积为9平方千米,主要景点包括曹山宝积寺、曹山农禅小镇、曹山文创街区。旅游布局分为“一拳五指”,即以曹山寺旅游核心景区为领航功能,布局农禅小镇度假区、曹山佛学院修学区、康疗养生健康区、森林生态游憩区、集散辅助功能区共五大旅游功能区;2018年1…
卓望山森林公园
AAA
卓望山森林公园位于江西省抚州市宜黄县城南部新车站旁,与县行政中心遥相呼应,海拔158米,立其上,观县城犹如孔雀开屏。宜水、黄水交会于峰下,似白练飘逸东去。山、水、城相辉映,天、地、人相融合,自然风光美不胜收,当称宜黄绝景。卓望山森林公园占地面积4000亩,分三期建设,一期为卓望塔建设,预计总投资60…
法水寺
法水寺于清雍正癸丑(1733年)择地马岭。此山宜河至此北折东流,而马岭独挡。取法开界,寓水建寺,故名“法水寺”。雍正乙卯(1735年)寺庙开基兴建。乾隆壬戌(1743年)竣工,建有佛堂、小厅、书斋,乾隆乙卯(1750年)添建山门,石额“法水禅林”。此山横江壁立,视野开阔,岭上古树参天,河中舟楫频繁。…
谭纶墓
谭纶墓位于宜黄县二都乡帘前村鹿塘以北山上,始建于明万历七年,面积约1000平方米,设神道、牌坊、墓堆,祭台踞坡地上。墓址原貌损毁严重,享堂、文官石俑等早年毁弃,后经当地政府筹资修建,谭纶墓基本得以保存和恢复,现已成为当地重要的旅游景点。为抚州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江西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墓地组成谭纶墓…
宜黄革命烈士纪念碑
宜黄革命烈士纪念碑出宜黄县城往南走300米处,有一松柏簇拥,四季叠翠的小山冈,雄伟庄严的革命烈士纪念碑就巍巍耸立在山冈上。碑塔正面8个正楷鎏金大字赫然醒目:革命烈士永垂不朽!该县是红色苏区,1926年春中国共产党在宜黄潭坊建立了本县第一个基层党支部,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刘伯承、陈毅、罗荣桓、聂荣臻…
宜黄华南虎自然保护区
宜黄县位于江西省东部,地处武夷山山脉与雩山山脉向抚河平原过渡地带。全县土地总面积19.44万公项,其中林业用地面积15.09万公项,占土地总面积的77.6%。境内有3条南北走向的山脉,东支主峰军峰山,海拔1760.9米,中支主峰鱼牙嶂,海拔1467.9米,西支主峰大王山,海拔1136.6米,形成了…
“八府君”祠
“八府君”祠:是棠阴吴姓(吴姓为棠阴大姓,人数最多)的大宗祠,现为棠阴小学所在地。从建筑总体上看,前半部保存较好,后半部包括天井、寝宫已毁,前院门楼已拆除,改建成了小学校舍。据《吴氏族谱·八府君传》记载:八府君为棠阴吴氏开基始祖,即种甘棠者也。其姓吴,名竦,字敬文,排行第八,故有八府君之称。此祠兴建…
“日字塘”老居
“日字塘”老居:是座五开间住宅,坐落在棠阴镇下街西巷,因天井前半部为一长方型池塘,中隔长条麻石,形如“日”字而得名,现为罗姓居屋。“日”字塘以高大的外墙封闭,内屋分前后两厅,前厅设有门厅,前厅和门厅的地面以石板铺就,础柱木质,有简单纹饰。后厅础柱石。前厅和后厅以天井分开,沿天井两侧为廊,勾通“日”字…
石巩寺
石䂬寺位于江西省宜黄县西南二十里处的石䂬岩下,寺周有丹霞地貌二千余亩,始建于南北朝,所谓石巩,就是天然石拱,如虹桥架空,若神龙盘踞,俨然一大奇观。《徐霞客游记》谓其“东西横跨,若飞梁半天,较贵溪石桥,高与大俱倍之。”巩石分三叠,巩洞坐北朝南,跨径40余米,东壁高约15米,…
承恩坊
承恩坊:又称功名牌坊,坐落在棠阴镇的下街口上,始建于明宣德五年(1430),是知事谭政为皇帝恩赐荣归祭祖的吴余庆而建,故坊名承恩。明隆庆辛未(1570)重建,1985年重修。承恩坊为全木质结构,坊高8.35米,宽5.1米,四柱三门三楼式。坊分3层,底层为两根1.12米长的楮木圆柱,立于基石上,每柱有…
黄陂战役战场遗址
黄陂战役战场遗址——黄陂战役战场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央苏区第四次反“围剿”的主要战场之一,位于本县黄陂镇的西南部的黄陂、霍源、大龙坪、蛟湖、拿山、大园、安槎、黄陂镇北部的塘圩等行政村和二都乡上蔡行政村的佛岭、太源、新村以及乐安县的登仙桥、小龙坪等地带。这次战役发生在1933年2月下旬,-、-、…
抚州仙洞
抚州仙洞在宜黄县城西郊,有一座傲视群山、兀地而起的仙岩山,紫色山体横耸东西,远看宛如长虹卧坡,近观好似蛟龙腾飞。在美丽的仙岩山西端,有一个由丹霞地貌所形成的神奇山洞,洞口宽约6米,外高3米,内高20多米,洞深40多米。洞内有一个冬暖夏凉的百米大厅,能容纳上千人。相传,八仙之首的铁拐李曾在此与吕洞宾对…
黄陂战役纪念亭
黄陂战役纪念亭位于黄陂镇集镇入口处公路旁,于1986年10月落成,占地面积400平方米,两层六角结构,亭高11.6米。拾级而上,亭外正上方挂有当年参加过黄陂战役的老红军、民政部副部长袁血卒亲笔题书的“黄陂战役纪念亭”黑底金字横匾;亭内正中央立着一块宽1米高1.8米的汉白玉纪念碑,正面刻“黄陂大捷示意…
欧阳竟无宅
欧阳竟无(1871~1943),名渐,江西宜黄人,学者多称之为宜黄大师,是著名的佛学家和教育家,对中国近现代佛学的复兴和佛教的教育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著名学者、社会活动家梁漱溟先生曾称欧阳竟无先生为“时之泰岳”;大学者、新儒家的奠基人熊十力先生曾求学于欧阳大师,他曾叹:“竟师气魄甚伟”“真亘古罕有…
东陂红一方面军总部旧址
红一方面军作战总指挥部旧址:位于东陂镇黄柏岭村村口“徐氏宗祠”。占地面积1000多平方米,分上下两个厅堂。祠内保留下来的红军文物、红军遗迹星罗棋布。1933年3月下旬,中央苏区第四次反“围剿”著名的东陂战役红一方面军作战总指挥部设在此,召开了有高级干部参加的军事会议,朱德同志出席会议。为了纪念东陂战…
棠阴古建筑群
棠阴镇是江西历史上著名的手工业商镇之一,北宋天圣九年(1031年),吴氏迁居至此,种植甘棠而得名,至今已有970多年的历史。棠阴古建筑群建筑类型多样,有祠堂、官邸、店面、门楼、牌坊、砖塔、廊桥、路亭、民居近100处,尤以八府君祠、迎恩塔、承恩坊、罗家大院、官帽厅民居为杰出代表。古建筑群既保存了明清盛…
中港红五军团指挥部旧址
中港红五军团指挥部旧址(含州司马宅、曾家老屋、曹氏宗祠)牛角湾位于蓝水西北8公里处,因村庄建在“牛角”形的田弯处而得名。曹氏宗祠六个排扇,木质结构。门前廊檐的中间四柱均为直抵屋顶的圆形砖柱(如果不是表层水泥的驳落,很难看出),给祠堂陡增雄伟气势。大门门额上挂着一块大木牌匾,上刻“曹氏宗祠”四个大字。…
新丰侯坊邓氏祠
新丰侯坊邓氏祠位于宜黄县新丰乡侯坊村花门楼组,距乡政府5公里,坐北朝南,东望军峰山,南眺杨州嶂,西临黄水河,北靠东新路,占地面积约500平方米。侯坊邓氏祠始建于雍正癸丑年间(即公元1773年),系邓氏二十六世以柏公之子国朝、国瑜两兄弟所共建,祠堂外四檐落水,祠内四檐交汇,内设天井,天井东西两边为观事…
锅底山遗址
锅底山遗址是一处新晚至商周时期聚落群,是了解环壕类遗址聚落群的分布规律、文化性质及功能布局的典型遗址,是建立抚河流域先秦文化编年序列、厘清樊城堆文化的发展脉络及上、下限问题的珍贵实物资料,为重新认识江西及南方片区先秦时期的文化面貌、深入研究展现早期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推进早期中国区域文明模式研究提…
牛口寺
亦称牛首寺,牛首裨林。位于棠阴镇南部3.5公里宜水畔。寺前宜水穿流而过,一巨石屹然如牛口横截临江,风来触发如牛吼声,又波流其侧,往来如涎,故名牛口寺。明代中期,野僧败坏,变卖寺内产业,遂至址废。明末,苦行僧性融、顿悟偕十众住持整顿产业,洪氏仂公又施田乐助,殿宇得以扩建,后又衰落。清顺治十七年(166…
走遍宜黄县
抚州市旅游景点
宜黄县文物古迹
宜黄县红色旅游
宜黄县十大景点
全部宜黄县旅游景点
宜黄县特产
宜黄县美食
宜黄县地名网
宜黄县名人
宜黄县A级景区名录
宜黄县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宜黄县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宜黄县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宜黄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旅游搜索
全部宜黄县景点>>>
返回电脑版
联系方式
粤ICP备130019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