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浙江省
>
宁波市
>
象山县旅游
象山县景点介绍
陈汉章故居和墓
陈汉章故居位于象山县东陈乡东陈村西北部古民居群中,2007年,陈汉章故居被列为第六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陈汉章故居包括学圃堂和缀学堂,整体格局保存较好,学圃堂现作为陈汉章先生史迹陈列纪念馆。陈汉章墓位于象山县东陈乡东陈村姆岭洞水井跟山北麓,原为与妻妾合葬墓,四穴。四十年代末,墓室被…
王家谟烈士墓
王家谟(1906-1927)小名小曼。参加革命后常用嘉谟、亦政、家伦等化名,丹城镇西桥头人。一九二五年一月加入中国共产党,负责党支部组织工作。以小学教员身份作掩护,组织“鸣社”,发行“鸣报”,并参与成立支部外围组织“青年娱乐社”。一九二五年十月,被选为中共宁波地委组织委员,后任地…
象山庆丰桥
据车岭《张氏宗谱》载,该桥始建于明嘉靖前,原为木结构建筑,桥上有屋三五间。后两次被洪水冲毁,屡毁屡建。现存之三孔两面宽0四米,以石板铺设。桥墩高二点八五米,用条石砌成。桥面两边搁石梁,两侧设石栏板。石栏板左右各三块,高四十四厘米,厚十六厘米,内侧均有麒麟、凤凰、花鸟等雕饰。东面中…
《钟郝遗徽》石亭
该石亭座落在月楼岙村北路口,建于清咸丰元年(公元1853年),为一正方形四柱两层全石建筑体。正面朝南,额刻“钟郝遗徽”四字,四柱刻有楹联,亭中立一石碑,高173cm,宽82cm,厚18cm,上刻“坤德永员”四字,款为“浙江巡抚部院、布政使司,宁波府正堂,象山县正堂所立字样。据民国…
爵溪抗倭城墙
据民国《象山县志》记载,明洪武31年建爵溪千户所,千户王恭筑城,“高二丈八尺,址广三丈,延袤三里,辟东西南三门,楼如之,设吊桥于南门外,罗以月城。城上雉堞八百有三、警铺二十三、敌台十一、外为濠三百五十丈。”以后,永乐、成化、嘉靖以及清代乾隆、光绪年间曾为修整。城墙为明代抗倭军事设…
西寺
此寺始建于南北朝宋元嘉二年(公元四二五年),为浙东禅院之一。宋治平二年(公元一○六五年)改称“等慈禅院”。明洪武二十四年(公元一三九一年)被立为“丛林”。嘉靖四年(公元一五二五年)重建。后寺废,至清代,僧会司、支云等又重建,俗名西寺。民国时,释明跃、传常等又相率修建,逐形成较为完…
二湾摩崖石刻
摩崖在石浦镇原二湾头石壁处,即今海军营区后山基部。石刻皆为题字阴文刻件,共十幅。其中九幅是竖幅,字迹大小不等。有每字四十几公分见方的,如“严侯永瞻”幅;也有每字仅十公分左右见方的,如“德与石存”幅,多为明代抗倭驻军将士所书,距今已四百多年。横幅一幅,“视卒当如婴儿”六字,每字四十…
丹山井
该井相传为秦代方士徐福所凿。梁代陶弘景炼丹于此,并投丹于井,故名丹井,俗称丹山井。又因“井水清澈甘美”,以瓮瓶貯之,即有水珠透瓶而出,故有“透瓶泉”之别称。井体石砌,圆形。据史志记载,原石井栏围于宋大中祥符年间(公元1008-1016年),为濮阳吴处士琢置。但现存之石井栏已非原物…
淳熙井
淳熙井旧称“县署井”,井口直径一米,深约七米,井体石砌,沙底,保存完好,原建石井栏仍存,上刻“淳熙三年重阳日建”八字,字迹清晰可认。此井久旱不干,井水清澈甘润,历来为人们所称颂。…
陈岙青瓷窑址
窑址在黄避岙东塔村陈岙黄大山脚,两窑并列,窑头朝西,面临象山港,窑尾朝东,顺山坡而上,各长约五十米,宽约五米。两窑南侧有圆形工场一处。 据史籍记载,此窑在当时有重要影响。所产青瓷质地简朴,色泽滋润,是我国唐代著名越窑窑场之一。一九七四年十月,经中国历史博物馆、故宫博物院及省文管会…
吴乾养墓道石刻
吴乾养,号绿野,本县人。据道光《象山县志》记载,他“三岁而孤,克自树立”,由乡荐任星子县县令。三年后,以政绩升钧州知州。后以劳卒于官。又据樊家桢《象山县志志文存疑》记述,星子县令吴乾养墓在县东二十里三角地。原墓道在三角地东边坟地山脚下,长约五十米,宽约八米,有石人、石马等石雕四对…
石浦城隍庙
庙建于明初,根据志书记载,清乾隆、道光、光绪年间作过维修更新,民国时期亦曾作小的修理,为清中晚期庙宇建筑。 建筑群分主次轴线,主轴线上自南至北为门楼兼倒座台楼连前戏台、大殿,后倒座台楼连后戏台(原后殿等),前后院均有厢楼。大殿通面宽二十五点三五米,通进深十一点八米。明、次间抬梁式…
爵溪街心戏亭
亭在爵溪十字街口,一称“桅亭”,因爵溪古城俗称“沙船城”,后建此亭象征“桅杆”。今存戏亭建于清代咸丰年间,亭基约五米见方,由圆形石柱四根支撑上部建筑。上部建筑为木结构,外形分两层,底层高约四米半,上层高约七米左右,皆呈四角飞檐状。上层顶部有一葫芦状尖顶。飞檐内外,雕有龙凤,花卉等…
游仙寨
该寨设置于明永乐年间,驻官兵二百五十人,为爵溪所管辖。民国《象山县志》载,游仙寨“城高一丈八尺,门一,有楼,四角置窝铺。正统八年,倭寇由此登陆,乃筑城。嘉靖三十一年,倭贼攻寨,失守。百户秦彪与弟豸举 兵来援,俱遇害。暨贼退,统兵刘恩玉乃增筑城。”至清道光年后渐废。寨城依山面海,东…
大百丈岩画
大百丈岩画位于象山县鹤浦镇大百丈村坑门里山北面山腰,临坑门里溪而刻,面积达20多平方米。岩画内容丰富多样,可辨认的有神像、鱼、船、驴等纹饰,线条简洁、流畅,造型准确、生动,但部分纹饰已模糊难辨。岩画具体年代尚不确定,根据元宝船的特点初步推断其为宋元时期作品。众多不同纹饰组合在一起…
东门天后宫
东门天后宫始建年代不详,现存为清嘉庆二十四年重建。1988年又进行了重修。宫坐北朝南,门楼连戏台、厢楼,与大殿合为纵长方形四合院落。大殿歇山顶,通面宽16.8米,五开间,进深8.77米,明间侧缝为七架前后廊,前廊露明,四架卷棚式轩廊。石板地面、门楼、厢楼硬山道混合构架。门楼五开间…
金鸡山炮台
金鸡山炮台坐落在金星金鸡山村前的金鸡山顶。据考证,炮台为清代建筑。民国《象山县志》载,金鸡山设有隘口,委官一员,配兵三十名。炮台东南临石浦港,与高塘岛隔港相望,扼守三门口海道,地理位置险要。炮台台基呈长方形,占地约118m2。台身为梯形,高3.8m,东北西南两面底宽8.5m,顶宽…
周家山防倭烽火台
周家山防倭烽火台在爵溪街道东的周家山小山顶上。该台1999年调查确认为清代建筑,是爵溪所管辖之烽堠之一,与城西另一烽火台(无存)成犄角之势,为防倭报警而设。目前建筑实体基本完好,背山面海,视野宽阔,台基近方形,占地约一百平方米。台身呈梯形,四面乱石砌成,内实泥土。台高5.6m,东…
东门灯塔
东门灯塔位于象山县石浦镇东门岛东南,由任筱和、任筱孚兄弟(称二难先生)于1915年出资建造,后被烧毁,1919年,任氏兄弟与延昌纪传长等筹资重建。灯塔由塔基、塔身与灯室组成。塔基用条石砌筑;塔身三层,圆柱形,用石块拼接构筑而成,内径2.13米,外径3.7米,塔高5.44米,内部设…
北渔山灯塔
北渔山灯塔位于位于猫头洋的东部,象山县石浦镇东南25海里的渔山列岛,北渔山山巅,中国领海线基点,是我国最东面的一座国家一级灯塔,有“远东第一大灯塔”之誉,成为国际航标。光绪二十一年(1895)建成,塔身呈圆台形,生铁所铸,塔高16.9米,直径4米。 1944年灯塔灯器毁于战事,民…
走遍象山县
宁波市旅游景点
象山县文物古迹
象山县红色旅游
象山县名人故居
象山县4A级景区
象山县十大景点
全部象山县旅游景点
象山县特产
象山县美食
象山县地名网
象山县名人
象山县A级景区名录
象山县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象山县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旅游搜索
[上一页]
[第1页]
[2]
[3]
[4]
[最后一页]
[下一页]
返回电脑版
联系方式
粤ICP备130019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