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双龙镇 | 隶属:叙州区 |
行政代码:511504112 | 代码前6位:511504 |
行政区域:四川省 | 地理分区:西南地区 |
长途区号:0831 | 邮政编码:644600 |
车牌代码:川Q | 行政级别:镇 |
辖区面积:约156.8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3.18万人 |
人口密度:约203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1个社区、21个行政村 |
地名由来:
双龙镇因油坊沟、黄鳝沟两溪蜿蜒从西北流来汇于场镇,状若游龙,故名双龙。
基本介绍:
宜宾县辖镇。解放前为县第三区辖地,1958年并入横江区,1961年析置双龙区,1992年建双龙镇。位于县境西南部,距县府50公里。面积156.8平方公里,人口4.7万。通公路。辖双龙、钢铁、春风、光辉、金山、柏杨、关塘、增产、新元、罗河、沙河、大坡、长安、沙溪、大兴、捧印、新和、老房、凤鸣、新式、上坝、同心、黄伏、上村、红旗、前进、五星、红星、水潭、水井、三六31个村委会和一街、二街、捧印3个居委会。农业主产水稻、小麦、玉米,兼产油菜子、茶叶。
历史沿革:
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属县第三区。
1958年,并入横江区。
1961年,设双龙区,辖黄格、双龙、捧印、罗河、凤仪、凤西6乡。
1992年,设双龙镇。
区划代码:~001,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此地境内有油坊沟、黄鳝沟两条溪流,弯弯曲曲,溪水发源处远看形似龙头,水沟形似龙身,远观犹如两条游龙,故名“双龙”,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此境内有油坊沟、黄鳝沟两条溪流,弯弯曲曲,溪水发源处远看形似龙头,水沟形似龙身,远观犹如两条游龙,村名遂以“双龙”命名。…[详细]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金山寺位于该村境内,村名遂借取寺名为名。…[详细]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辖区内有一柏杨树林,树叶茂盛,是该村标志性地标,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此地在大生产时期,境内粮食产量比其他地区产量高,故得名增产。…[详细]
区划代码:~20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此名取喜迎新春,开启新纪元之意。公社时期名新元大队,1984年撤大队改村村名变更为新元村,现属双龙管辖,地名一直沿用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210,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境内流经一条溪河,早期曾有罗姓人家居住于此河边,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1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沙河位于该村境内,村名遂借取河流名为名。…[详细]
区划代码:~21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大坡村是四川省宜宾市叙州区双龙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1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此地境内有一条带有沙石的溪流,村名遂以“沙溪”命名。…[详细]
区划代码:~21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公社化时,村民以长治久安,社会太平寓意,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1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传说一古代官员外出巡游,巡游至此地方,时值盛夏雨后,天空突现彩虹,官员以此为祥瑞,立即下马跪拜,官印不慎掉落,周边群众立即将官印捧起送还官员,官员感叹…[详细]
区划代码:~21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老房子位于该村境内,村名遂借取山名为名。…[详细]
区划代码:~21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境内有两座山,形似两只相对鸣叫的凤凰,村名遂以“凤鸣”二字为名。…[详细]
区划代码:~22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此地沿用旧地名新式大队,取名新式。公社时期名为新式大队,1984年撤大队改村更名为新式村,现属双龙镇管辖,地名一直沿用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22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上坝位于该村境内,村名遂借取小地名为名。…[详细]
区划代码:~22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上村村是四川省宜宾市叙州区双龙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2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解放初期此地群众团结同心,此名寓意共同为新中国发展贡献力量。…[详细]
区划代码:~22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此地沿用旧地名黄伏大队中“黄伏”二字为名。…[详细]
区划代码:~225,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黄葛铺位于该村境内,村名遂以小地名谐音“黄格”为名。…[详细]
区划代码:~22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此地境内有一喷泉,泉水常年不断,形成一个积水潭,遂以“水潭”为村名。…[详细]
区划代码:~23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此地境内荣华山中共有三十六个山坡,形如人的臂膀,当地人称为三十六臂,后简称为三六村。…[详细]
宜宾县李子种植历史悠久,李资源丰富,李子种植遍及全县各地,《宜宾县志》〈物产志〉(清嘉庆版校注本)中即有李子种植记载。在宜宾县关于李子的渊源流传着哪吒染血去毒、拯救苍生的动人传说,当地百姓为感谢哪吒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