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五通桥区 | 隶属:乐山市 |
行政代码:511112 | 代码前6位:511112 |
行政区域:四川省 | 地理分区:西南地区 |
长途区号:0833 | 邮政编码:614800 |
车牌代码:川L | 行政级别:市辖区 |
辖区面积:约465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23.793万人 |
人口密度:512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8个镇 |
地名由来:
以附近有五通庙及石桥得名。明末清初,“永通厂”(今井研王村镇一带盐场)盐井涸,产量无多,日渐衰落,逐渐移至今五通桥区境内五龙山为中心的平坝,后取五龙山和永通厂各一字,更名为“五通厂”。清乾隆五十八年(1793)在今竹根镇两河口以东约300米处,由五通厂的盐商集资在河沟上修建了一座石拱桥,并以“五通桥”为桥名。
基本介绍:
1.五通桥历史悠久,有建制的历史已有2300多年。周时,区境属蜀国辖地,秦惠文王灭蜀后,于前311年设蜀郡,区境隶蜀郡南安县地。1985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成立省辖乐山市,为乐山市五通桥区(县级)至今。
区境内相连成片的东汉崖墓群和始建于东汉、五代时期的古陶瓷窑址(PS:就是瓦窑驼),是五通桥悠久历史的有力证明。
2.历史的记忆(盐业在五通桥)
五通桥因盐而兴,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古老盐场。相传在公元前250年,蜀太守李冰在五通桥牛华溪红岩子凿井煮盐,距离今天已经有2200多年历史。
明末清初,五通桥盐业生产便颇具规模。“架引高低筒络绎,车声轱辘井相连”描绘了五通桥制盐场景。到1947
荣誉排行:
2023年11月,五通桥区被评定为第七批四川省“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县。
2023年10月,水利部公布第六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名单,五通桥区榜上有名。
2022年12月,入选四川省第二批乡村水务示范县名单。
2021年7月,五通桥区被命名为2021—2023年度“四川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书画)。
2021年5月,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五通桥区人口数量为23.793万人,位列乐山市各县市区人口数量排行榜第6位,位列四川省各县市区人口数量排行榜第121位,位列全国各县市区人口数量排行第2048位。
2021年1月,五通桥区被认定为第三批四川省食品安全示范县(市、区)。
2017年2月,五通桥区上榜2016年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名单。
历史沿革:
五通桥区在公元前316年以前属蜀国辖地。
秦灭蜀,区境隶蜀郡南安县。
汉武帝建元六年(前135),隶犍为郡南安县。
此后,被两县或三县分治长达680多年,到元至大四年(1311),才尽隶四川行中书省嘉定府路犍为县。
1913年,隶上川南道犍为县。
1935年,为犍为县第四区。
1936年,调整为犍为县第四区(五通片)、第五区(西坝片)。
1949年12月,成立五通桥军管分会,隶中国人民解放军乐山军事管制委员会,
竹根镇位于四川乐山市五通桥中心城区,是区委、区政府及其机关所在地,是全区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2007年,全镇面积16.16平方公里,城市面积5.7…[详细]
乐山市五通桥区辖镇。国家小城镇建设试点镇。明朝叫“牛华溪”。1951年建五通桥市第三区,1955年建牛华镇,1987年解放乡并入,1992年牛华乡并入…[详细]
金粟镇位于五通桥区的南大门,东经103度50分30秒至103度55分00秒,北纬29度18分10秒至29度22分00秒之间。东与犍为县寿保乡、定文乡接…[详细]
乐山市五通桥区辖镇。清末名金山镇。1951年为五通桥市第四区公所,1955年建金山镇,1956年与新胜、金燕等乡合并建金山乡,1958年改公社,195…[详细]
乐山市五通桥区西坝镇位于乐山市下游25公里处,与区府所在地五通桥隔河相望,有乐山大佛的后花园之称。西坝镇幅员面积62.09平方公里,辖15个村和一个西…[详细]
冠英镇位于岷江河畔,北与乐山市中区车子镇接壤,南与五通桥区西坝镇相交,东与牛华、竹根两镇隔河相望,西与石磷、蔡金二镇相连,幅员面积55.5平方公里,辖…[详细]
蔡金镇地处五通桥边陲,1953年属乐山县第八区,1956年建蔡金乡,1958年改红旗公社,1962年更名蔡金公社,1984年复置乡,1992年建镇。辖…[详细]
石麟镇位于五通桥以西约13公里,分别与本区西坝镇、蔡金镇、冠英镇、沙湾区踏水镇、福禄镇和犍为县泉水镇接壤。幅员面积77.389平方公里,辖社区1个,居…[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