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紫岩街道 | 隶属:绵竹市 |
行政代码:510683101 | 代码前6位:510683 |
行政区域:四川省 | 地理分区:西南地区 |
长途区号:0838 | 邮政编码:618200 |
车牌代码:川F | 行政级别:街道 |
辖区面积:约30.3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10万人 |
人口密度:约3300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12个社区、7个行政村 |
地名由来:
取紫气东来之意。
基本介绍:
绵竹市辖镇。旧为东附郭和北附郭,1935年合并建东北乡,1958年与西南乡合并成立红旗公社,东北乡为一社,1961年改东北公社,1984年复东北乡,1993年建镇。位于市境东郊,面积30.3平方公里,人口2.3万。德(阳)天(池)铁路和成(都)青(川)公路在境内交会,绵(竹)汉(旺)公路横穿西侧。辖谷王、广和、东平、河兴、天齐、竹林、赤兔、天河、蔚泉、月亮、茂泉、玉马、双胜、观明、联合15个村委会及第一、第二2居委会。乡镇企业有水泥、建材、酿酒、磷肥等厂和建筑业。农业主产水稻、大麦、小麦、油菜子。养生猪、家禽。
荣誉排行:
2022年11月,紫岩街道被确定为2021年四川省基层治理示范街道。
2021年1月,紫岩街道入选2020年四川省卫生乡镇(街道)名单。
历史沿革:
2019年12月11日以原剑南镇部分区域和原东北镇及原齐天镇所属行政区域设立,紫岩街道驻回澜大道238号。
蔚泉村位于东北镇东方,属平原地,东邻富新镇高华村,南连联合村,西连茂泉社区及天河村,北连赤竹、兴隆木行村。蔚泉村距东北镇政府驻地3.5公路,距绵竹县城…[详细]
区划代码:~002,城乡分类代码:111,为主城区。
以原齐天镇名称命名,寓意福气多、福气大。…[详细]
区划代码:~003,城乡分类代码:112,为城乡结合区。
2020年将双胜村、大学城片区合并为社区,新社区因地处大学城片区命名为学府社区。…[详细]
月亮社区位于绵竹市东北镇南京大道二段月亮小区附近,东邻双胜村,南连玉马村,西面与剑南镇紫岩接壤,北与剑南镇茂泉社区相交,月亮社区距东北镇政府驻地3.4…[详细]
区划代码:~005,城乡分类代码:111,为主城区。
新社区以原村名命名。2020年5月8日竹府函(2020)59号文批准,将联合村改为社区,新社区命名为联合社区。…[详细]
区划代码:~006,城乡分类代码:111,为主城区。
2019年12月12日,原东北镇撤销,并入紫岩街道。2020年5月经绵竹市人民政府竹府函(2020)59号文批准,将原东北镇天河村、场镇居委、一居委合…[详细]
东北镇谷王村位于东北镇西南方,属平原地,东邻天齐村,南连剑南镇迎祥社区,西面与西南镇红明村、图强村接壤,北与九龙镇双石村、东北镇广和村相交,谷王村距东…[详细]
一居委位于市区北郊集合部,东、北与玉妃路接壤,南与剑南镇接壤,西与中渠河为界。一居委距东北镇政府0.5公里,与市区相邻,居委会幅员面积0.3平方公里,…[详细]
场镇社区位于市区北郊集合部,北与天齐村接壤,东、南与剑南镇接壤,西与谷王村。场镇社区位于东北镇政府内,与市区相邻,有图书室一个,水、电、气、有线网络覆…[详细]
区划代码:~011,城乡分类代码:111,为主城区。
因境内有天河沟而得名。2002年因为天河新区建成,故成立天河社区,沿用至今。…[详细]
东北镇三居委位于东北镇南方,东联合村,南和西面是剑南镇,北面是剑南镇,三居委距东北镇政府驻地3.5公路,距绵竹县城3公里,距德阳市区34公里,幅员面积…[详细]
区划代码:~013,城乡分类代码:111,为主城区。
这里指玉马桥,传说在清代中期这里修建拱桥时,曾出土一匹白玉马,桥以马命名。…[详细]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双林村和五坪村合并,两村各取一字而得名,寓意合村后一家亲。…[详细]
东北镇广和村位于绵竹市城北3公里处,西、北接绵竹市九龙镇,西、南挨东北镇谷王村,东北临近与马尾河相隔的东北镇天齐村和汉旺镇武都村。全村幅员面积近5平方…[详细]
东北镇天齐村位于绵竹北郊,属平原地,东邻赤竹村,南连绵竹县城,西谷王村隔马尾河相望,北与武都镇相交,全村幅员面积4.5平方公里,全村社社通公路硬化达到…[详细]
赤竹村位于绵竹市北郊绵拱路二环路靠北,属平原地,北与马尾相交,南连东北镇天河村,西面与东北镇天齐村接壤,东邻绵拱路及东北镇蔚泉村,赤竹村距东北镇人民政…[详细]
区划代码:~21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取让百姓安居乐业,衣食无忧之意。1949年12月解放前夕属五福乡8保和11保,1952年土改建政时名新农村和八里村,1958年公社化时为2管区和3管区…[详细]
区划代码:~21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三圣村和新华村合并,两村各取一字而得名,寓意合村后一家亲。…[详细]
区划代码:~215,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因辖区内有一座浦家庵,庵内长有柳树,故而得名。…[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