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五渡镇 | 隶属:峨边彝族自治县 |
行政代码:511132103 | 代码前6位:511132 |
行政区域:四川省 | 地理分区:西南地区 |
长途区号:0833 | 邮政编码:614300 |
车牌代码:川L | 行政级别:镇 |
辖区面积:约141.9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6984人 |
人口密度:约49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1个社区、8个行政村 |
地名由来:
五渡镇因境内有椿石、白石、易坝、赵岗、王爷庙5个渡口及1条芦沟河小溪而得名,俗名五渡溪。
基本介绍:
峨边彝族自治县辖镇。1932年建五渡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复置乡,1992年建镇。位于县境东北部,距县府125公里。面积141.9平方公里,人口1万。通公路。辖街村、胡坝、田村、双凤、新街、茶店、大村、胜利、葛村、工农、葛坝、向阳、先锋13个村委会。乡镇企业有水电、建筑、建材等业。农业主产玉米、水稻、黄豆、小麦。养殖业以猪、牛、羊、家禽为主。土特产有春笋、茶叶,中药材有天麻、杜仲、厚朴、黄连等。境内有部属龚嘴发电总厂。
荣誉排行:
2025年3月,被命名为第七届全国文明村镇。
2020年12月,四川省文明委授予五渡镇第五届四川省文明村镇称号。
历史沿革:
五渡镇境域,原属嘉定府乐山县(今沙湾区)映碧乡。
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设五渡乡。
1949年,属乐山县。
1956年3月,划归峨边县。
1958年10月,设五渡公社。
1984年3月,公社改乡。
1992年12月,乡改镇。
区划代码:~001,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大渡河流域在该镇有五个渡口,故名。2004年11月成立社区,取名五渡社区居民委员会,沿用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200,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因当时水电七局,在此地建设,既有龚电公司有职工居住,又有农民一起居住,所以得名工农村,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该村是由于在大跃进时期,争当领头羊故命名为先锋村。…[详细]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曾山洪爆发,将五渡的道路冲断,村民用两块石板搭桥接通道路,桥不远有个凤字型土埂,便取名为双凤桥,村以桥命名为双凤村。…[详细]
区划代码:~20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据传该村是由于当时庆祝集体生产粮食获得大丰收取名为胜利村,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1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当时因葛姓较多,从团结大队改为葛村。1983年恢复乡建制将团结大队改为葛村,沿用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21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此村地处大渡河旁,当地居民称大渡河为“铜河”,故名铜河村,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1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2020年新街村、茶店村,合并设立新茶村,新村取“新”、“茶”二字得名新茶,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1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此村曾建有五个渡口,故名五渡村,故名。2020年撤销街村村、郭坝村、向阳村,设立五渡村,以原街村村、原郭坝村和原向阳村建制范围为五渡村建制范围。五渡村…[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