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乌木镇 | 隶属:大竹县 |
行政代码:511724101 | 代码前6位:511724 |
行政区域:四川省 | 地理分区:西南地区 |
长途区号:0818 | 邮政编码:635100 |
车牌代码:川S | 行政级别:镇 |
辖区面积:约44.9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1.25万人 |
人口密度:约278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1个社区、5个行政村 |
地名由来:
乌木镇因境内有乌木滩水库而得名。
基本介绍:
大竹县辖乡。1953年置堡子乡,1958年改公社,1981年更名乌木公社,1983年置乌木乡。位于县境中部,东柳河东岸,距县城7公里。面积44.9平方公里,人口2.2万。大(竹)团(坝)公路过境。辖堡子、红土、凤山、分水、双桥、广子、凉风、田坝、德兴、永兴、乌木、张家12个村委会和1个居委会。乡镇企业有采煤、制茶、阀门等行业。农业主产水稻、玉米。养殖业以淡水鱼、生猪、家禽为主。航天工业部七三0六研究所,大竹县发电厂,国有堡子煤矿在境内。
荣誉排行:
2023年8月,农业农村部、财政部发布首批国家农业产业强镇名单,乌木镇(小龙虾)榜上有名。
2021年1月,乌木镇上榜2020年度四川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先进乡镇名单。
2019年7月,乌木镇入选2019年全国农业产业强镇建设名单。
历史沿革:
秦代时期,属巴郡宕渠县。
唐代时期,属大竹县。
1953年3月,置堡子乡。
1958年9月,乡改公社。
1966年9月,更名曙光公社。
1973年3月,复为堡子乡。
1981年,更名乌木乡。
2000年6月,乡改乌木镇。
区划代码:~001,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文昌原是属星官名,有“文曲星”或“文昌”的说法,而掌管“文昌”的属官,则称之为“文昌帝君”,寓意人们为祈求文昌星君保佑地方文化昌盛,多得功名。…[详细]
区划代码:~200,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远古时期,此地地形特殊,三山簇拥,形如堡垒,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此山形状如凤凰,故名。解放初期成立的凤山寨,属城东乡的3保,曾建立过凤山乡,原凤山村位于堡子垭核心区域的西面,村公所驻地设在兴隆观古寺庙内。1997年…[详细]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清乾隆年间,当地修建了一座桥,名为分水桥,村名遂借取桥名为名。…[详细]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此地出产广子石,故名。1958年更名广子村。2004年5月原双桥村、凉风村并入广子村。村委会驻回龙桥、并后所辖16个村民小组调整为11个,沿用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境内有在缺氧、高压状态下,细菌等微生物的作用下,经长达上千万年炭化过程形成的乌木,故名。…[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