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中咱镇 | 隶属:巴塘县 |
行政代码:513335101 | 代码前6位:513335 |
行政区域:四川省 | 地理分区:西南地区 |
长途区号:0836 | 邮政编码:627650 |
车牌代码:川V | 行政级别:镇 |
人口数量:约4097人 | |
下辖地区:7个行政村 |
地名由来:
中咱镇“中咱”为藏语,意为“古堡下的地方”。
基本介绍:
中咱乡位于巴塘县的东部,全乡辖10个行政村,760户,4343人,人平收入2100元,耕地面积5415亩,2009年全部通水、通电、通路、通电话。乡所在地海拔2980米,1.7平方公里,1100余人,各类商铺80余个,月销售额20余万元。
近年来,乡党委、0坚持把小城镇建设与发展第三产业、与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结合起来,完善城镇功能,加快小城镇建设力度,把中咱乡所在地打造成巴塘“小江南”。目前主要是以抓好小城镇中心城区基础设施建设,本着“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突出基础设施配套和完善服务功能。
一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建设是发展经济、改善生活的必要条件,共完成了中咱客运站
荣誉排行:
2023年2月,中咱镇被命名为2022年度四川省乡村振兴先进乡镇。
2023年1月,四川省爱卫办确定中咱镇为2022年四川省卫生乡镇(街道)。
2022年1月,中咱镇被评定为2021年度甘孜州乡村振兴先进县(镇)。
历史沿革:
清朝时期,中咱镇境域属巴塘土司。
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属东路保正。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属东区中和乡。
1958年10月,设中咱乡,属东区(后更名中咱区)。
1962年,设中咱乡。
1969年8月,改中咱乡革命委员会。
1973年5月,改中咱公社革命委员会。
1981年,改中咱公社管理委员会。
1983年,改中咱乡。
2013年11月,撤销中咱乡,设立中咱镇,辖原中咱乡所属行政区域。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藏语,意为“城堡下面”。解放后,设立中咱行政村。1960年5月,巴塘县全面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同年9月,设立中咱生产大队管理委员会,简称中咱生产大队、…[详细]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根据藏语音译命名,意为“仁波上村”。解放后,设立仁德行政村。1960年5月,巴塘县全面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同年9月,设立仁德生产大队管理委员会,简称仁…[详细]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藏语,意为“矮山沟”。解放后,设立雪波行政村。1960年5月,巴塘县全面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同年9月,设立雪波生产大队管理委员会,简称雪波生产大队、雪…[详细]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藏语名,意为“此村所处山岗呈龙形”。解放后,设立洛玉贡行政村。1960年5月,巴塘县全面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同年9月,设立洛玉贡生产大队管理委员会,简…[详细]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藏语,意为“城堡下面”。解放后,设立下中咱行政村。1960年5月,巴塘县全面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同年9月,设立下中咱生产大队管理委员会,简称下中咱生产…[详细]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藏语,意为“里德”,里免两地的统称。解放后,设立里甫行政村。1960年5月,巴塘县全面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同年9月,设立里甫生产大队管理委员会,简称里…[详细]
波浪村:共160户,1018人,距中咱镇政府6公里。耕地面积3531.79亩。…[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