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白塔寺乡 | 隶属:安岳县 |
行政代码:512021221 | 代码前6位:512021 |
行政区域:四川省 | 地理分区:西南地区 |
长途区号:028 | 邮政编码:641300 |
车牌代码:川M | 行政级别:乡 |
辖区面积:约49.4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1.45万人 |
人口密度:约294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1个社区、8个行政村 |
地名由来:
以场附近有唐建寺庙和白塔,故名白塔寺。
基本介绍:
位于县城东南方向,距县城58公里,毗邻石羊镇。全乡幅员面积49.3平方公里,辖15个行政村,177个村民小组,1个独立居民小组。总户数7977户,总人口28642人,其中农业人口27852人,城镇人口790人,场镇聚居人口3542人,有耕地1218公顷,其中田763公顷,土455公顷。
【自然资源】属浅丘地貌,地势中部稍高,周围略低,平均海拔450米,属亚热带气候,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冬春少雨,全年无霜期297天,年平均气温18.8℃,年总降雨量720~770毫米,夏季雨热与同期减少,退耕还林273公顷,荒山造林168公顷,森林覆盖率43%,植被资源充足,水资源丰富。
【经济发展状
文化旅游:
安岳县白塔寺乡姚家大院——姚冕光烈士旧居1933年底,“通贤暴-动-”失败后,安岳的地下党组织被迫转移到东兴(现白塔寺乡)一带活动。1934年初,余若萍在东兴党支部书记姚冕光家召--议,总结
历史沿革:
清设东兴场,属咸通乡。
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场改乡。
民国三十年(1941年),析置祥和乡。
1951年,析置互助乡。
1955年,互助乡并入。
1958年,乡改公社。
1981年,更名白塔寺公社。
1984年,公社改乡。
区划代码:~001,城乡分类代码:210,为乡中心区。
因境内有天灯街而得名。1984年为白塔寺乡街村独立居民小组,2016年成立天灯社区居民委员会,属安岳县白塔寺乡管辖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200,城乡分类代码:210,为乡中心区。
白塔,指白塔乡,此地距白塔乡场镇较近,以乡为名。…[详细]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境内有一条通向白塔寺乡场镇的石板路,石板共为三百步,故名为三百村,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境内有一大石板,下面是空的,用棒敲击有铜鼓的回音,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境内有一块岩石,形似一把凉伞,故名。1958年人民公社成立后得名为五大队,1984年撤大队复村改称凉伞村,2020年将凉伞村与青坡村合并,设立凉伞村,…[详细]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境内增家庙,刨花岩,两地名各取一字,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1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互助,指互助公社,村以此为名。1950年为东兴乡11村,1958年为东兴人民公社11中队,1961年为东兴人民公社11大队,1981年更名为白塔寺公社…[详细]
区划代码:~21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五福洞位于该村境内,村名遂借取洞名为名。…[详细]
区划代码:~21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境内楠木树多,故名。1961年为东兴公社十四大队,1981年更名为白塔寺公社十四大队,1984年撤大队复村改称楠木村,2020年将楠木村与水拱村合并,…[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