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雅地名网 > 山西省 > 晋中市 > 榆次区 > 乌金山镇

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乌金山镇

地名:乌金山镇隶属榆次区
行政代码:140702100代码前6位:140702
行政区域:山西省 地理分区:华北地区
长途区号:0354 邮政编码:030600
车牌代码:晋K行政级别:镇
辖区面积:约00平方公里人口数量:约4.08万人
下辖地区:40个行政村

地名由来:

因地处国家级乌金山森林公园内,故名。

基本介绍:

乌金山镇为榆次2000年乡镇改革后新成立的镇,由原鸣谦镇和沛霖乡的大部分村组成(沛霖乡的四个村东庄、南咀、郑家庄、焦家寨划归什贴镇,2004年又有王杜、秋村和南砖井村划归晋中市开发区)。地处榆次和太原之间,位置非常优越。有山区、丘陵、和平川地貌。辖区有煤矿资源、森林资源、粘土资源等资源。人口和面积都是改革后榆次的第二大乡镇。太旧高速公路、307国道、榆盂公路等重要公路通过辖区。紧邻太原飞机场。

2021然后,榆次区撤销什贴镇,整建制并入乌金山镇。以原什贴镇和原乌金山镇的行政区域为乌金山镇的行政区域,镇人民政府驻鸣谦村。

荣誉排行:

2022年11月,文化和旅游部确定乌金山镇为第二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镇(乡)

文化旅游:

高壁资圣寺

高壁资圣寺位于晋中市榆次区乌金山镇高壁村,年代为明、清,类别为古建筑。2021年8月,山西人民政府公布高壁资圣寺为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历史沿革:

古代境内设有鸣谦乡,隶属榆次县,辖秋村、鸣李、王杜、砖井一带。

明清两代设砖井都、左付都、秋村都、鸣谦都,分别属领都在城一都、在城六都、南关四都。

1919年后,境内大部分属榆次县第五区,秋村、砖井一带属第四区。

1948年10月为第十区,区政府驻西沙沟。

1950年为第四区,区政府驻鸣谦。

1953年10月区政府改区公所,区下设乡,四区辖乡除东聂乡外,设有鸣谦、沛霖、西付、峪头、秋村、西沙沟、小西沟、大峪

+查看详细乌金山镇历史沿革>>

常家庄园
鸣谦村

区划代码:~200,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1953年-1955年成立初级社,1956年-1957年转为高级社,1958年人民公社化成立生产大队,1984年成立村民委员会。…[详细]

结岭石村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3年-1955年成立初级社,1956年-1957年转为高级社,1958年人民公社化成立生产大队,1984年成立村民委员会。…[详细]

小西沟村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3年-1955年成立初级社,1956年-1957年转为高级社,1958年人民公社化成立生产大队,1984年成立村民委员会。…[详细]

施家凹村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3年-1955年成立初级社,1956年-1957年转为高级社,1958年人民公社化成立生产大队,1984年成立村民委员会。…[详细]

河口村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3年-1955年成立初级社,1956年-1957年转为高级社,1958年人民公社化成立生产大队,1984年成立村民委员会。…[详细]

河底村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3年-1955年成立初级社,1956年-1957年转为高级社,1958年人民公社化成立生产大队,1984年成立村民委员会。…[详细]

西沙沟村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3年-1955年成立初级社,1956年-1957年转为高级社,1958年人民公社化成立生产大队,1984年成立村民委员会。…[详细]

东沙沟村

区划代码:~20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3年-1955年成立初级社,1956年-1957年转为高级社,1958年人民公社化成立生产大队,1984年成立村民委员会。…[详细]

北砖井村

区划代码:~21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3年-1955年成立初级社,1956年-1957年转为高级社,1958年人民公社化成立生产大队,1984年成立村民委员会。…[详细]

志村村

区划代码:~21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3年-1955年成立初级社,1956年-1957年转为高级社,1958年人民公社化成立生产大队,1984年成立村民委员会。…[详细]

小南庄村

区划代码:~212,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1953年-1955年成立初级社,1956年-1957年转为高级社,1958年人民公社化成立生产大队,1984年成立村民委员会。…[详细]

聂店村

区划代码:~21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3年-1955年成立初级社,1956年-1957年转为高级社,1958年人民公社化成立生产大队,1984年成立村民委员会。…[详细]

流村村

区划代码:~21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3年-1955年成立初级社,1956年-1957年转为高级社,1958年人民公社化成立生产大队,1984年成立村民委员会。…[详细]

峪头村

区划代码:~21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3年-1955年成立初级社,1956年-1957年转为高级社,1958年人民公社化成立生产大队,1984年成立村民委员会。…[详细]

北胡村

区划代码:~21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3年-1955年成立初级社,1956年-1957年转为高级社,1958年人民公社化成立生产大队,1984年成立村民委员会。…[详细]

南胡村

区划代码:~21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3年-1955年成立初级社,1956年-1957年转为高级社,1958年人民公社化成立生产大队,1984年成立村民委员会。…[详细]

西沛霖村

区划代码:~21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3年-1955年成立初级社,1956年-1957年转为高级社,1958年人民公社化成立生产大队,1984年成立村民委员会。…[详细]

小峪口村

区划代码:~22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3年-1955年成立初级社,1956年-1957年转为高级社,1958年人民公社化成立生产大队,1984年成立村民委员会。…[详细]

苏村村

区划代码:~22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3年-1955年成立初级社,1956年-1957年转为高级社,1958年人民公社化成立生产大队,1984年成立村民委员会。…[详细]

西庄村

区划代码:~22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3年-1955年成立初级社,1956年-1957年转为高级社,1958年人民公社化成立生产大队,1984年成立村民委员会。…[详细]

西左付村

区划代码:~22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3年-1955年成立初级社,1956年-1957年转为高级社,1958年人民公社化成立生产大队,1984年成立村民委员会。…[详细]

东左付村

区划代码:~23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3年-1955年成立初级社,1956年-1957年转为高级社,1958年人民公社化成立生产大队,1984年成立村民委员会。…[详细]

海底岭村

区划代码:~23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3年-1955年成立初级社,1956年-1957年转为高级社,1958年人民公社化成立生产大队,1984年成立村民委员会。…[详细]

后沟村

区划代码:~23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3年-1955年成立初级社,1956年-1957年转为高级社,1958年人民公社化成立生产大队,1984年成立村民委员会。…[详细]

高壁村

区划代码:~23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3年-1955年成立初级社,1956年-1957年转为高级社,1958年人民公社化成立生产大队,1984年成立村民委员会。…[详细]

西蒜峪村

区划代码:~23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3年-1955年成立初级社,1956年-1957年转为高级社,1958年人民公社化成立生产大队,1984年成立村民委员会。…[详细]

大峪口村

区划代码:~23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3年-1955年成立初级社,1956年-1957年转为高级社,1958年人民公社化成立生产大队,1984年成立村民委员会。…[详细]

什贴村

区划代码:~23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3年-1955年成立初级社,1956年-1957年转为高级社,1958年人民公社化成立生产大队,1984年成立村民委员会。2021年2月《山西省…[详细]

陶上村

陶上村属什贴镇东山山区,也是榆次的重点林区,距镇区距离较远,东南北三面均与寿阳接壤,该村地势较高,海拔可达1300米,处于旱垣丘陵山区。 该村气…[详细]

小寨村

小寨村地处什贴镇西南5公里,省道榆孟公路旁,属典型丘陵旱垣区,全村总面积3353亩,160户, 406口人,现有劳动力190人,2012年人均纯收入7…[详细]

龙白村

龙白村位于什贴镇南,太旧高速路、榆盂线穿插而过,地理位置十分优越,该村地势较高,海拔可达1100米,处于旱垣丘陵山区。 该村气候干燥,年均降雨量…[详细]

兴治村

兴治村位于什贴镇东南1.5公里处,源高公路穿村而过,该村地势较高,海拔可达1300米,处于旱垣丘陵山区。 该村气候干燥,年均降雨量440mm,昼夜…[详细]

柏林头村

柏林头村位于什贴镇区东南5公里源高公路旁,为省级新农村建设重点推进村。全村400户,1173口人,耕地面积4480亩,是什贴镇七大村之一。养殖业、石矿…[详细]

山庄头村

区划代码:~24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3年-1955年成立初级社,1956年-1957年转为高级社,1958年人民公社化成立生产大队,1984年成立村民委员会。2021年2月《山西省…[详细]

桥头村

区划代码:~24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3年-1955年成立初级社,1956年-1957年转为高级社,1958年人民公社化成立生产大队,1984年成立村民委员会。2021年2月《山西省…[详细]

北要店村

北要店村位于什贴镇西南8公里处,地理位置优越。全村共有3个村民组,总人口498人,土地面积总计约3380亩,其中耕地面积约3300亩。全村共有党员19…[详细]

罗家庄村

罗家庄村位于什贴镇南端,距离镇区9公里,属丘陵旱垣区,海拔约1100余米,为什贴镇七大村之一,经济类型以农业为主,干果、杂粮产业在近年来发展迅速,该村…[详细]

李坊村

李坊村位于什贴镇南部,距离什贴镇区约7.2 公里,海拔约1100余米,处于旱垣丘陵山区。源高线穿境而过,交通便利。 该村气候干燥,年均降雨量44…[详细]

东庄村

东庄村位于什贴镇南10公里,距榆次城区11公里,地理位置十分优越,人口316人,耕地657亩,该村是09年什贴镇规划创建的园林村之一。 近年来,…[详细]

南咀村

区划代码:~25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3年-1955年成立初级社,1956年-1957年转为高级社,1958年人民公社化成立生产大队,1984年成立村民委员会。2021年2月《山西省…[详细]

到乌金山镇必去著名景点

乌金山镇相关名人

乌金山镇特产与美食
乌金山镇民俗文化
相关资讯
榆次区行政区划:
鏃呮父鎼滅储
返回电脑版

鑱旂郴鏂瑰紡 绮CP澶�13001937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