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沁县 | 隶属:长治市 |
行政代码:140430 | 代码前6位:140430 |
行政区域:山西省 | 地理分区:华北地区 |
长途区号:0355 | 邮政编码:046000 |
车牌代码:晋D | 行政级别:县 |
辖区面积:约1320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13.86万人 |
人口密度:约105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9个镇、2个乡 |
地名由来:
隋开皇十六年(596)设沁县,县沿沁州之名,州以境内最大河流沁水(少水、涅水、沁河、洎水)得名,据《山西旅游名胜大词典》因流经沁源、沁水得名,似取浸润之意。
基本介绍:
沁县位于山西省晋东南地区北部、太行、太岳两山之间,东接襄垣、武乡,南邻屯留,西部与沁源毗邻,北部与武乡及晋中地区的平遥接壤,位居省城太原与市府长治的中轴线上,特殊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它在政治、军事上的重要地位,自古就有“冀州门户、潞泽咽喉”之称,是长治市北部四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全县总面积为1315平方公里,属黄土丘陵山区,全境地形四周隆起,中部低平,整个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平均海拔1000米,最高点为位于西部的棋盘山,主峰海拔1745.5米,最低点为南池乡的二神口,海拔高度为916米。
区划
全县辖4镇17乡319个行政村,总人口16.7万人。沁县辖6个镇、7个乡:定昌镇、郭村镇
荣誉排行:
2023年6月,沁县被认定为第一批山西省省级良种繁育基地(杂粮杂豆)。
2023年1月,沁县被命名为全国未成年人保护示范县(市、区、旗)。
2022年8月,沁县被列入第三批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创建名单。
2021年8月,沁县被命名为2020年度山西省省级平安县(市、区)。
2021年5月,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沁县人口数量为13.86万人,位列长治市各县区人口数量排行榜第10位,位列山西省各县市区人口数量排行榜第88位,位列全国各县市区人口数量排名第2440位。
2021年1月,沁县上榜2020年度中国营商环境百佳示范县市榜第90名。
2019年3月,沁县上榜2018年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名单。
历史沿革:
尧属冀州。
舜改属并州。
夏、商复属冀州。
周定王十四年(前529)晋置铜鞮邑。
周灵王十二年(前560),晋悼公把铜鞮封给晋大夫羊舌氏为食邑。
周敬王六年(前514),晋顷公灭羊舌氏族,把铜鞮分为铜鞮(今沁县)、杨氏(今洪洞)、平阳(今临汾),铜鞮辖境缩小(约包括今榆社、武乡、沁县、沁源、襄垣和屯留的一部分)。
周安王二十六年(前376)魏、韩、赵三家分晋,铜鞮属赵。
秦王赢政十一年(前236),秦兵二攻阏与
定昌镇是2000年底撤乡并镇时由原城关镇和迎春乡合并而成。全镇处于太行、太岳两山之间,位于山西省东南部,素有“长治市北大门”之称,现为沁县人民政府所在…[详细]
郭村镇位于太岳伏牛山脚下,县城西13公里处,依山傍水,植被茂密,地势平坦。全镇总面积9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6500亩,退耕还林面积6750亩,森林覆…[详细]
故县镇隶属山西省沁县,位于沁县县城南部25公里处。该镇西与沁源县接壤,东与南里乡、新店镇为邻,北与册村镇交界,南与南泉乡、杨安乡毗连。镇域国土面积15…[详细]
漳源镇位于沁县北部,距县城17公里处,208国道纵贯南北,交通十分便利,是我县北部的政治、文化、经济、贸易中心集镇。全镇总面积137平方公里,辖28个…[详细]
漳源镇位于沁县北部,距县城17公里处,208国道纵贯南北,交通十分便利,是我县北部的政治、文化、经济、贸易中心集镇。全镇总面积137平方公里,辖28个…[详细]
册村镇位于县城西约20公里处,2001年,由原漫水乡和册村乡两乡合并为一个大镇,西与沁源县交口镇,南与故县镇、东与南里乡、段柳乡、北与郭村镇、定昌镇接…[详细]
次村乡位于沁县东南,南与襄垣相接,东、北与武乡相邻,全乡总面积8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6万亩,四荒面积8万亩,辖14个行政村,49个自然村,总人口46…[详细]
南里镇地处沁县中部,位于县城西南部,距离县城11公里。2021年撤乡建镇后,全镇共有19个行政村,总面积66.3平方公里,人口1.1万人,耕地面积4.…[详细]
松村乡位于沁县东北涅河河畔,距县城12.5公里,地理座标:东经112。46’,北纬36。50’。境域四连:东与武乡县丰州镇接壤,北与牛寺乡相连,与武乡…[详细]
沁县牛寺乡位于县城北部20公里处,208国道纵贯南北,交通便利。东与松村乡相连,西邻沁源县,南和漳源镇接壤,北与武乡、平遥两县交界。境内南有华山,东有…[详细]
杨安乡位于沁县最南端,与屯留接壤。全乡有105平方公里,12个行政村,56个自然村,970户,3369口人,耕地面积11971亩,退耕还林面积5893…[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