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天宁镇 | 隶属:交城县 |
行政代码:141122100 | 代码前6位:141122 |
行政区域:山西省 | 地理分区:华北地区 |
长途区号:0358 | 邮政编码:033000 |
车牌代码:晋J | 行政级别:镇 |
人口数量:约13.28万人 | |
下辖地区:11个社区、21个行政村 |
地名由来:
因境内有天宁寺故名。传为春秋晋国大夫狐突、狐毛、狐偃故乡,有“舅犯故里”之称。
狐突(?-前637年),姬姓,狐氏,名突,春秋时期晋国大夫。 狐突有二子狐偃、狐毛,投于公子重耳门下。 前656年,骊姬之乱,太子申生 ,晋国- ,狐偃劝重耳流亡外国,重耳于是开始了长达19年的流亡生涯。重耳起先居住在狄国,后来…… 狐突详细信息++
狐毛(约前720年—前629年),姬姓,狐氏,名毛,平阳(今山西交城)人。春秋时代晋国大夫,狐突之子。 颇有先见之明,出仕晋武公。狐毛和弟弟狐偃成为重耳门下。骊姬之乱,导致晋国混乱,狐毛跟随重耳流亡列国19年。晋惠公去世后,在赵衰、狐…… 狐毛详细信息++
狐偃(?——629年),姬姓狐氏,字子犯,因是晋文公之舅,又字舅犯、咎犯。春秋时晋国大夫,生年不详。论其生世,《国语·晋语四》载:“狐氏出自唐叔。狐姬,伯行(狐突字)之子也,实生重耳。”史家考:“狐氏出自旧族,与周同姓,姬太伯居于戎,故以狐…… 狐偃详细信息++
基本介绍:
交城县天宁镇现有20个行政村,主要种植以玉米、蔬菜为主。有一部分小型铸件厂、骏枣、梨枣也是人们喜爱种植的一种枣树,品种好,对人有好处。全县剩余劳动力出外打工也为数不少。属于种植、工业相结合的乡镇。
荣誉排行:
2022年10月,2022年淘宝镇名单发布,天宁镇上榜。
2021年12月,天宁镇被认定为山西省农村电商强镇。
2021年10月,南京大学空间规划研究中心、阿里研究院联合发布2021年淘宝镇名单,天宁镇榜上有名。
2020年9月,阿里研究院公布2020年淘宝镇,天宁镇榜上有名。
文化旅游:
交城弥陀寺位于吕梁市交城县天宁镇东关居委会东关街麻叶寺巷,年代为明、清,类别为古建筑。2021年8月,山西人民政府公布交城弥陀寺为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梁家庄狐侯祠位于吕梁市交城县天宁镇梁家庄村,年代为清,类别为古建筑。2021年8月,山西人民政府公布梁家庄狐侯祠为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卦山文昌宫位于交城县天宁镇田家山村西约500米,年代为清。为吕梁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东北由东耳殿后檐墙向外延伸25米至山坳,东南由院门向外延伸35米至道路北沿,西南由西耳殿后檐墙向
府君庙位于交城县天宁镇东关居委会东关正街18号,年代为清,2022年12月,被公布为吕梁市第二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地理位置:山西省吕梁市交城县天宁镇东关居委会东关正街18号保护范围:东至府君
交城广生院位于吕梁市交城县天宁镇东关槐树街4号,年代为清,类别为古建筑。2021年8月,山西人民政府公布交城广生院为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历史沿革:
1949年,分属交城县第一区、第九区。
1958年,属汾阳县东风人民公社。
1959年,属交城县城关人民公社。
1984年6月,撤销城关人民公社,设立城关镇。
2000年,撤乡并镇时,划入原义望乡青村、阳渠、柰林、三角四村,同原城关镇六街八村组成天宁镇,沿用至今。
区划代码:~001,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明、清时期属西隅坊,以方位而名。民国年间称西北街。…[详细]
区划代码:~002,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明、清时期为道德坊,民国曰南街,以方位而名。…[详细]
区划代码:~003,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明代为太平坊,清代沿之,民国年间称东南街。以方位而名。…[详细]
区划代码:~004,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明代为市东厢,清沿之。民国时期曰东关,以方位而名。…[详细]
区划代码:~005,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明代为市东厢,清沿之。民国时期曰下关,以方位而名。…[详细]
区划代码:~006,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清代为市崇坊,以方位而名。民国年间称北城外街。…[详细]
区划代码:~007,城乡分类代码:123,为特殊区域。
龙门社区是山西省吕梁市交城县天宁镇下辖的社区。…[详细]
区划代码:~00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旧为成村梁姓田庄故名,明末建村。清代亦名熬胶庄。…[详细]
区划代码:~00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村后山地古属田氏故名。1958年5月,八大二次会议制定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党中央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实行…[详细]
区划代码:~01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村址位于山坡之下故名,有新石器时期文化遗址。…[详细]
西隅社区:2024年3月成立。东至西门街,北至学府街,南至南环路,西至瓦窑河。…[详细]
区划代码:~20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古为蒲渠所,经之地故名。1958年5月,八大二次会议制定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党中央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实…[详细]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唐宋时期为瓷器产地故名,有新石器时期文化遗址。…[详细]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新石器时期为陶器窑场,秦汉为泰亭瓦器作坊故名,唐建龙港寨于村后大寨岭。宋代为步浑社,明代称清化堡,为青化乡所在地。…[详细]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旧为杜姓田庄故名。1958年5月,八大二次会议制定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党中央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实行生产…[详细]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旧处汾河北岸,故名汾阳。后洪水穿村而过,遂分为东、西汾阳,亦曰汾东汾西。…[详细]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旧处汾河北岸,故名汾阳。后洪水穿村而过,遂分为东、西汾阳,亦曰汾东汾西。…[详细]
区划代码:~20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地处古渠之北,故名。1958年5月,八大二次会议制定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党中央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实行生…[详细]
区划代码:~21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古代称沙果曰奈,村庄旧处果林,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1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亦曰三角圐圙,以地形而名。1958年5月,八大二次会议制定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党中央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详细]
区划代码:~21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唐代建村于汾河北岸,水草竹林一片青绿,因而得名。…[详细]
区划代码:~213,城乡分类代码:210,为乡中心区。
位于悬岗岭下,故名。明清时期属永和屯,1917年属一区四段,1948年属八区,1953属窑则头乡。1956年属岭底乡,1958年属曙光公社,1958年…[详细]
区划代码:~214,城乡分类代码:210,为乡中心区。
最早为石姓立村而得名。明清时期属永和屯,1917年属一区四段,1948年属八区,1953属西雷庄乡。1956年属岭底乡,1958年属曙光公社,1958…[详细]
区划代码:~21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初为丁家庄,后为马姓所居故名。1917年属一区四段,1948属八区,1953属西雷庄乡。1956年属岭底乡,1958年属曙光公社,1958年5月,八大…[详细]
区划代码:~21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村庄有北魏时期石刻佛像,故名。古代亦称数十佛。…[详细]
区划代码:~21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村庄地处古煤窑北处之偏,故名。1917年属一区四段,1950属八区,1953属窑底乡为乡政府所在地。1956年属岭底乡,1958年属曙光公社,1958…[详细]
区划代码:~21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其地产煤,燃煤成火,位置在后火山之南,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1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位置在前火山之北,故名。明清时期属永和屯,1917年属一区四段,1948年属八区,1953年属窑则头乡,1956年属岭底乡,1958年属曙光公社,19…[详细]
区划代码:~22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古代曾为兵寨,故名。1939年中共文交中心县委在此成立。1957年为乡驻地,1958年5月,八大二次会议制定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建设社会主…[详细]
区划代码:~22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古代每年农历初二抬狐爷上狐突山,经此即驻足,祭祀后北行,故名。又因农历七月初五马鞍山骡马大会,外地马商经此住宿而名。…[详细]
区划代码:~22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古代于山梁建庄,村处山庄之南首,遂名。明清时期,属水北都,1917年属一区四段,1945年属五区,1949年属八区,1953属圪垛乡,1956属寨上乡…[详细]
区划代码:~22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其村地处二山梁之下,内宽外窄,形如梭,方言称山为圪塔,故名。…[详细]
狐偃(?——629年),姬姓狐氏,字子犯,因是晋文公之舅,又字舅犯、咎犯。春秋时晋国大夫,生年不详。论其生世,《国语·晋语四》载:“狐氏出自唐叔。狐姬,伯行(狐突字)之子也,实生重耳。”史家考:“狐氏
狐毛(约前720年—前629年),姬姓,狐氏,名毛,平阳(今山西交城)人。春秋时代晋国大夫,狐突之子。颇有先见之明,出仕晋武公。狐毛和弟弟狐偃成为重耳门下。骊姬之乱,导致晋国混乱,狐毛跟随重耳流亡列国
狐突(?-前637年),姬姓,狐氏,名突,春秋时期晋国大夫。狐突有二子狐偃、狐毛,投于公子重耳门下。前656年,骊姬之乱,太子申生 ,晋国- ,狐偃劝重耳流亡外国,重耳于是开始了长达19年的流亡生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