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保德县 | 隶属:忻州市 |
行政代码:140931 | 代码前6位:140931 |
行政区域:山西省 | 地理分区:华北地区 |
长途区号:0350 | 邮政编码:034000 |
车牌代码:晋H | 行政级别:县 |
辖区面积:约995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14.42万人 |
人口密度:约145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5个镇、6个乡 |
地名由来:
宋淳化四年置定羌军。景德元年改为保德军,取“民保于城,城保于德”之义。金大定十一年(1171年)置保德县。
基本介绍:
保德县位于山西省西北部、忻州市西部,地处黄土高原和黄河流域边缘地带,东界大山与岢岚为邻,西隔黄河与陕西府谷相望,南与吕梁兴县毗连,北与河曲接壤,素有“晋西门户、-要冲”之称。全县总面积997.5平方公里,辖5镇6乡222个行政村(2019年并村简干之后),全县常住人口为144218人。
保德境内梁峁起伏、沟壑纵横、植被稀少、岩石裸露,立地条件差,自然灾害多。地势东高西低,平均海拔840米,年均日照2814小时,年平均气温9.8°C,30年平均降雨量401.7毫米,平均无霜期185天。全县土地总面积149.6万亩,其中耕地40.7万亩,林地50.6万亩,森林覆盖率15.6%,林木绿化率38.1
荣誉排行:
2021年5月,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保德县人口数量为14.42万人,位列忻州市各县市区人口数量排行榜第7位,位列山西省各县市区人口数量排行榜第87位,位列全国各县市区人口数量排名第2413位。
2020年7月,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重新确认保德县为2020年国家卫生乡镇(县城)。
2020年6月,保德县列入第二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晋绥片区)。
2018年9月,2018年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名单出炉,保德县在列。
2018年8月,保德县获得第四批全国法治县市区创建活动先进单位殊荣。
2016年2月,保德县上榜2015年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名单。
历史沿革:
保德建城历史悠久,在夏禹时代,保德就存在,当时属冀州,春秋初期属晋,战国时期属赵,秦属太原郡西汉属朔方刺史部西河郡,南北朝时期属北魏,隋唐均属岚州地,五代十国时初属后唐,后属北汉。
北宋淳化四年(993)置定羌军,隶河东道。
景德二年(1005)改保德军。
金大定十一年(1171)置保德县。
金大定二十二年(1182)升保德军为保德州,县属之,隶河东北路。
蒙古宪宗七年(1257)废县入州,隶冀宁路。
至元二
保德县辖镇。县政府驻地。1958年建东关公社,1984年置镇。位于县境西北,黄河南岸。面积44.7平方公里,人口2.4万。神(木)朔(州)铁路、保(德…[详细]
保德县辖镇。1958年属贾家峁公社,1960年属暖泉公社,1984年置镇。位于县境北部,黄河东侧,距县城12公里。面积31.6平方公里,人口0.7万。…[详细]
保德县撤销尧圪台乡,整建制并入桥头镇。以原尧圪台乡和原桥头镇的行政区域为桥头镇的行政区域,镇人民政府驻桥头村。
保德县辖镇。1958年设桥头公社…[详细]
保德县辖乡。1959年建杨家湾公社,1984年建乡。位于县境北部,距县城10公里。面积60.8平方公里,人口1万。辖杨家湾、后会、前会、故城、胶泥圪垯…[详细]
保德县撤销窑洼乡、孙家沟乡,合并设立孙家沟镇。以原窑洼乡和原孙家沟乡的行政区域为孙家沟镇的行政区域,镇人民政府驻孙家沟村。
…[详细]
保德县辖乡。1961年建腰庄公社,1984年建乡。位于县境北部,距县城12.5公里。面积56.6平方公里,人口0.9万。辖腰庄、郭家峁、后芦子沟、铺房…[详细]
保德县辖乡。1961年建韩家川公社,1984年建乡。位于县境西部靠近黄河。距县城25公里。面积45.5平方公里,人口0.6万。辖韩家川、木瓜梁、墕头、…[详细]
保德县辖乡。1961年建林遮峪公社,1984年建乡。位于县境西部,距县城35公里。面积48.2平方公里,人口0.5万。辖林遮峪、后村、下川坪、水元塔、…[详细]
保德县辖乡。1961年设冯家川公社,1984年建乡。位于县境西南部,靠近黄河,距县城45公里。面积45平方公里,人口0.6万。辖冯家川、神山、后冯家川…[详细]
保德县辖乡。1961年设土崖塔公社,1984年建乡。位于县境南端,距县城60公里。面积32平方公里,人口0.4万。辖土崖塔、依谢塔、寨上、王家坡、姜家…[详细]
保德县辖乡。1958年建扒楼沟公社,1974年迁址南河沟村,1984年建南河沟乡,位于县境南部,距县城50公里。面积51.8平方公里,人口0.5万。辖…[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