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庙湾镇 | 隶属:耀州区 |
行政代码:610204102 | 代码前6位:610204 |
行政区域:陕西省 | 地理分区:西北地区 |
长途区号:0919 | 邮政编码:727000 |
车牌代码:陕B | 行政级别:镇 |
辖区面积:约220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1.36万人 |
人口密度:约62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1个社区、9个行政村 |
地名由来:
因地处沮河湾西岸,镇南有庙而得名。
基本介绍:
耀县辖镇。1956年设庙湾乡,1958年建公社,1959年改管理区,1961改属柳林公社,1984年析置庙湾镇。位于县境北部偏西,距县城32公里。面积220平方公里,人口1.9万。耀(县)陈(家山)公路穿境东南部。辖庙湾、窑峪、贺家庄、春林、走马、曲南、玉门、三政8个村委会。农产以玉米、小麦为主,特产核桃、药材等。工业以煤炭为主。古代建筑大香山寺,传为菩萨肉身成佛之地。1943年淳耀县苏维埃设在庙湾西寺村,今遗址尚存。
荣誉排行:
2023年3月,庙湾镇被认定为第十二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香菇)。
文化旅游:
太子寺石窟·宋~明·铜川市耀州区庙湾镇三政村北。保护范围:南、北崖所有石窟、壁画及摩崖题刻。东至山谷口,西至山谷崖顶上,南至南崖崖顶,北至北崖崖顶。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四面外延20米。20
香山寺遗址位于耀州区庙湾镇瑶玉村西的大香山上,是1986年12月24日铜川市公布的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香山于符秦(公元351—384年)时建寺,清嘉庆二十三年(1818年)重修禅院始称“
历史沿革:
原属柳林乡。
1985年1月,分设庙湾镇,辖庙湾、走马、玉门、三政、瑶峪、贺家庄、春林、曲南梁8个村。
2011年7月,划入原柳林镇的东石坡、五联、联合、蔡河4个村,将瑶峪、贺庄2村划归照金镇,共辖10个行政村。
区划代码:~001,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陈家山社区是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庙湾镇下辖的社区。…[详细]
区划代码:~200,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位于沮河谷玉门川与庙湾川交汇处,沮河自西向东在交汇处拐弯向南流经,村在河湾处,村境有庙宇。清末,以村境标志建筑庙宇及所处地形得名。…[详细]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8年建政时因该村为第三行政村而得名三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49年解放后,属庙湾区,土改后政府号召农民互助,村按自愿原则组成多个互助组,后组合为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56年,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升为高级农业…[详细]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49年解放后,属庙湾区。土改后政府号召农民互助,村按自愿原则组成多个互助组,后组合为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56年,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升为高级农业…[详细]
区划代码:~20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49年解放后,属庙湾区,土改后政府号召农民互助,村按自愿原则组成多个互助组,后组合为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56年,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升为高级农业…[详细]
区划代码:~21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49年解放后,属柳林区,土改后政府号召农民互助,村按自愿原则组成多个互助组,后组合为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56年,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升为高级农业…[详细]
区划代码:~213,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1949年解放后,属柳林区,土改后政府号召农民互助,村按自愿原则组成多个互助组,后组合为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56年,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升为高级农业…[详细]
区划代码:~21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49年解放后,属庙湾区;1950年民政建政时析庙湾入柳林区,土改后政府号召农民互助,村按自愿原则组成多个互助组,后组合为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5…[详细]
区划代码:~21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49年解放后,属柳林区,土改后政府号召农民互助,村按自愿原则组成多个互助组,后组合为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56年,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升为高级农业…[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