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新街子镇 | 隶属:勉县 |
行政代码:610725105 | 代码前6位:610725 |
行政区域:陕西省 | 地理分区:西北地区 |
长途区号:0916 | 邮政编码:723000 |
车牌代码:陕F | 行政级别:镇 |
人口数量:约1.96万人 | |
下辖地区:2个社区、13个行政村 |
地名由来:
清嘉庆五年(1800年),汉江河水泛滥,村庄集镇被毁,灾后重建,恢复集市贸易,故名新街子。
基本介绍:
新街子镇位于勉县县城东部,南临汉江,与金泉隔河相望;北依秦岭,与二道河乡接壤;东西分别与老道寺、黄沙镇相连,镇政府驻地新街子村。阳安铁路、108国道、北环路东西横贯全境。镇内有丰都山等文物旅游景点,有勉县耐火材料厂、派出所、国土资源所、地税所、工商所、供销社等镇单位。
历史沿革:
1951年,设为杜寨乡。
1958年,褒沔合并后改为杜寨管理区。
1965年,成立杜寨公社。
1968年,改称新民公社。
1976年,复称杜寨公社。
1983年,改为杜寨乡。
1995年12月,将原杜寨乡和团庄乡合并设立新街子镇。
2011年,新街子镇将原二道河乡并入新街子镇。
区划代码:~00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8年为小寨大队,1983年为小寨村民委员会,2002年11月村级行政调整,撤销黄沙窑村并入小寨村,村名小寨村。2014年12月镇村综合改革时将团…[详细]
区划代码:~002,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公社文档记载:“中华人民共和国1958年因大队驻地于立集园,故名立集大队”,1983年设立立集村村委会。2002年行政区划调整变更后,撤销立集村并入杜…[详细]
区划代码:~200,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1983年得名。1958年为新街子大队;1983年,改大队为新街子村村民委员会,属杜寨乡人民政府;1996年,杜寨乡改为新街子镇,属新街子镇人民政府,…[详细]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成立建国大队;1983年撤社建乡,变更为建国村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1958年为六一大队;1983年为六一村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成立光华大队;1983年撤社建乡,变更为光华村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8年为王家坪大队;1983年为王家坪村村民委员会;2002年11月村级行政区划调整,将水田村并入王家坪村,为王家坪村村民委员会管辖,沿用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1958年为三合大队;1983年为三合村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8年为迎春大队,1972年为杜寨大队,1983年为杜寨村村民委员会;2002年9月村级行政区划调整,将立集村并入杜寨村,为杜寨村村民委员会,20…[详细]
区划代码:~21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8年为欧家坡大队;1983年为欧家坡村村民委员会;2002年11月村级行政区划调整,将杭寨村并入欧家坡村,村名为欧家坡村;2014年12月镇村综…[详细]
区划代码:~21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49年解放军后乡政权驻杨家湾,得名杨家湾乡;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期,大队驻地杨家湾得名杨家湾大队;1983年大队改为杨家湾村村民委员会;2002…[详细]
区划代码:~21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成立五丰大队;1983年撤社建乡,变更为五丰村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218,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1958年为二道河大队;1983年为二道河村村民委员会;2014年12月镇村综合改革时将火地沟村与二道河村合并,设立二道河村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22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8年,人民民公社化时期,大队驻地在栗子坝村,故改名栗子坝大队;1983年,大队设为栗子坝村村民委员会,属二道河乡人民政府;2011年,二道河乡并…[详细]
区划代码:~22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83年得名。1958年为黑滩子大队;1983年改大队为村设黑滩子村村民委员会,属二道河乡人民政府;2002年11月村级行政区划调整,将黑滩子村和石…[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