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豳风街道 | 隶属:彬州市 |
行政代码:610482002 | 代码前6位:610482 |
行政区域:陕西省 | 地理分区:西北地区 |
长途区号:029 | 邮政编码:712000 |
车牌代码:陕D | 行政级别:街道 |
辖区面积:约42.16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9261人 |
人口密度:约220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8个行政村 |
地名由来:
豳风:豳(彬bīn):古邑名,也作邠,故城在今陕西旬邑县西,《豳风》是豳地一带民歌,共七篇,都产生于西周,是《国风》中最早的诗。
基本介绍:
豳风街道东起城关街道千狮桥,西至长武县亭口镇,北至新312国道以南,南邻韩家镇,总区域面积36.87平方公里,辖水帘、下沟、侯家砭、大佛寺、土沟、咀头、李前、上沟8个行政村43个村民小组,4065户17147口人。2020年6月23日,豳风街道正式挂牌设立。
荣誉排行:
2024年9月,被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命名为2024年陕西省旅游特色名镇及乡村旅游示范村。
2023年12月,豳风街道被确定为陕西省2023-2025年非遗特色示范镇。
历史沿革:
豳风这个名词历史悠久,词源于诗经,发源于古豳之地,用这个词命名新设立的街道有利于传承历史,弘扬中华文化,是文化自信在地名领域的具体表现。
2020年6月23日,豳风街道正式挂牌成立。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112,为城乡结合区。
1984年政社分设,设立水帘村村民委员会。…[详细]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112,为城乡结合区。
建国前,村民居住在半山坡的土雾洞里,以户为单位分散生产生活;从1956年,个体农民开始走上了集体化道路,成立了水兴初级社;1957年又与上沟村、虎神沟…[详细]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6年开始,成立了上沟初级社;上沟村原隶属水帘乡政府,2001年水帘乡政府撤并后上沟村隶属城关街道办管理。1984年政社分设,设立上沟村村民委员会…[详细]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8年成立了人民公社,将李前村划为水帘人民公社;1984年政社分设,设立李前村村民委员会;2001年又划入城关镇。…[详细]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112,为城乡结合区。
1984年5月,水帘人民公社改称水帘乡人民政府,建成土沟村村民委员会;2002年11月撤销水帘乡后,本村改归城关街道办。…[详细]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84年政社分设,设立咀头村村民委员会,2001年后归城关街道。…[详细]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112,为城乡结合区。
1950年,建立了大佛寺村;1955年,改为“大佛寺农业生产合作社”;1958年,改为大佛寺生产大队;1989年,改为大佛寺村民委员会,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解放前夕,解放军在该村石岩上创建了战地医院--三七医院,为受伤官兵提供救助方便;1951年,隶属水帘乡,撤乡并镇后,属于城关镇;1984年政社分设,设…[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