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雅地名网 > 山东省 > 日照市 > 莒县

山东省日照市莒县

地名:莒县隶属:日照市
行政代码:371122000000代码前6位:371122
长途区号:0633 邮政编码:276800
车牌代码:鲁L行政级别:县
人口密度:535人/km2
辖区面积:1818平方公里人口数量:约97.33万人

地名由来:取自原始社会东夷民族的莒部落。

莒州文街
莒州文街
浮来山风景区
浮来山风景区
浮来青旅游度假区
浮来青旅游度假区

2023年1月,莒县被认定为全国首批自然资源节约集约示范县(市)

2022年12月,莒县被公布为2022年度国家水土保持示范县

2022年8月,莒县入选2021年青年人才首选山东20大潜力城市

2022年4月,莒县被确定为第三批山东省乡村振兴“十百千”示范创建县(市、区)

2021年12月,莒县被认定为第三批山东省全域旅游示范区

2021年12月,莒县被确定为第三批山东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典型城市

2021年12月,莒县被确定为第一批山东省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县

2021年9月,莒县被列为整县(市、区)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

2021年8月,国家商务部公布了2021年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莒县名列其中。

+查看更多莒县荣誉与相关排名>>

莒县位于山东省东南部,辖20个乡镇街道、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人口116.7万,面积1821平方公里。近年来,莒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和新旧动能转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保持“零确诊、零疑似”,经济发展势头良好,社会大局和谐稳定,打造经济强县、文化名城、旅游名城、生态名城“一强三名”,建设富强美丽幸福新莒县取得新成就。2021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424.97亿元,增长8.4%;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到25.76亿元,增长8%;全县银行存款余额689.8亿元、增长6.4%,贷款余额537.7亿元、增长19.04%,住户存款余额553.91亿元、增长10.14%。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6%,固定资产投资增长4.7%,均居全市各区县第1位。莒县获评全省营商环境优异县,入选2021年全国县域品牌影响力指数百强县,成功争创为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山东省全域旅游示范区。

莒国故都,文化名城。莒县历史悠久,是千年古县、全国文物工作先进县、省级历史文化名城、文化强省建设先进县。早在5000多年前,莒氏部落先民即在此繁衍生息。莒国曾为“东夷之雄”,商、周、汉三度成国,“春秋莒国、鼎立齐鲁”。莒县县城曾是春秋时期莒国都城所在地,“毋忘在莒”的典故就发生在这里。秦置莒县,隋唐以后或为州或为县,1913年改莒州为莒县,1953年属临沂专区,1993年划归日照市。2000多年来,虽时代更替,但一个“莒”字亘古至今。莒县文化灿烂、文脉深厚,有“三千年古城、四千年银杏、五千年文字”,莒文化与齐文化、鲁文化并称为山东三大文化。陵阳河遗址出土的原始陶文,比甲骨文还早1500多年,是中国文字的始祖。莒地文物古迹众多,莒子墓、城阳王墓等是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莒州博物馆是山东省三大县级博物馆之一、山东省十佳博物馆,馆藏文物1.2万余件,其中国家级文物200多件。莒地人杰地灵,我国第一部文学评论专著《文心雕龙》的作者刘勰,为南北朝时期东莞莒人。

魅力莒县,旅游名城。莒县是省级乡村旅游示范县,现有A级景区17处,全力做好莒文化挖掘利用、莒文化与红色资源结合、莒文化与旅游业融合发展三篇文章,推进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浮来山景区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省级地质遗迹公园,名列“山东省十大魅力景点”之首,定林寺内树龄近4000年的银杏树,被誉为“天下银杏第一树”。沭河湿地公园总长25.3公里、总面积1277公顷,是“国家湿地公园”“国家水利风景区”和国家3A级景区。莒国古城7月24日商业街首期开放,拉动全县旅游业和住宿餐饮业爆发式增长,成为莒文化创新发展的文旅融合“龙头”项目,2022年全面建设完成。莒国古城全面开城后,将与浮来山、博物馆一体争创5A级景区,赋予莒文化新的丰富内涵,带来莒县文旅产业的颠覆性变化。全域旅游蓬勃发展,有省级旅游强镇7个、省级旅游特色村13个,赵家石河村入选全国首批乡村旅游重点村,桑园镇柏庄古村入围山东省红色文化特色村培育创建名单,浮来山街道田家店子村、桑园镇芦家河村、陵阳街道陵阳街村入选首批山东省景区化村庄。

美丽莒县,生态名城。莒县生态良好,环境优美,沭河纵贯南北,浮来山、屋楼崮东西相望,一河清水,两岸绿色,是全国文明县城、国家园林县城、省级乡村文明行动示范县、省级卫生县城、山东省I型小城市试点、全省第三批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四星级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省级试点县。2021年1月,莒县成功争创为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十三五”期间,莒县累计开工建筑面积1500多万平方米,比过去10年总和还多;城市建成区面积从31平方公里拓展到55平方公里,城区常住人口由18.5万人增加到33万人。两年一次的全省新型城镇化现场会在莒县召开。沭东新城集国家智慧城市等8个试点于一身,坚持“新理念、新生活、新业态、新模式”,把生态作为最大特色,占地2800亩、全长38公里的城市生态绿廊等19个项目建成启用,新城绿地率达到55%,擦亮了莒县“生态名城”底色。莒县河湖长制有名有实的做法被人民日报刊发;2020年10月全省河湖长制现场推进会议、2021年9月全国淮河流域河湖长制现场推进会议,分别观摩了莒县沭河和店子集河两个现场。

红色莒县,革命老区。莒县是一片充满红色记忆、红色基因的红色热土,是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宋平同志的故乡。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中共一大代表王尽美是莒州北杏村人。莒县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和光辉的革命历史,是山东省较早建立党组织的地区之一,1928年10月,中共莒县特别支部成立,统辖莒县、沂水两地的党组织。解放战争时期,莒县有6657名优秀儿女奔赴前线,32万余人次民兵、民工支前,为全国解放作出了重要贡献。革命战争年代,莒县形成了一个平凡而又伟大的“红色群落”——新中国成立前老党员群体,人数最多时达13341人,在革命、建设、改革、发展实践中形成了“一心向党、公心为民、用心实干、清心律己、热心传承”的本色精神。莒地人民勤劳、淳朴、勇敢、善良,县委、县政府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围绕让人民群众过上更加美好生活的新需求,按照“七有”“八更”要求,持续加大民生保障力度,近几年民生投入占财政支出比重都在80%以上,广大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增强。

临港基地,特色经济强县。莒县区位优势明显,地处胶东经济圈、连接鲁南经济圈,是“一带一路”重要节点。京沪高铁二线在莒县设站,瓦日铁路、胶新铁路、日兰高速横穿东西,206、342国道和313、225省道在县城交汇,县城距长深高速仅10分钟车程,距日照港、鲁南高铁、青连城铁、日照机场、临沂机场均1小时车程,距青岛机场约2小时车程。工业经济提质增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259家,净增58家,总量、增量均居全市第一,以化工为源头的新材料产业加速壮大。现代农业提质增效,“拥河发展”全面起势。莒县是全国最大的黄芩生产基地,黄芩、丹参产量占全省60%以上,绿芦笋出口量占全国70%以上,蜂蜜出口量占全省80%左右,桑园面积和蚕茧产量均居全省第1。累计创建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1个、市级5个,13个乡镇叫响了“一镇一业”品牌,高效经济作物面积发展到61万亩,“三品一标”认证达到118个,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15个,农业部地理标志登记保护产品4个,趟出了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的莒县路径。莒县被确定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国家级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县、省级农业“新六产”示范县、省级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县等,2019年度全省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莒县获“一等”等次;招贤镇创建为全省乡村振兴示范镇、首批齐鲁样板示范区,小店镇创建为国家级农业产业强镇,东莞镇创建为省级农业产业强镇。

历史沿革:

莒地商属姑幕国。

西周至战国初期属莒国,周考王十年(前431),莒为楚所灭称莒邑,先属楚,后属齐。

秦置莒县,属琅琊郡。

西汉初属兖州刺史部城阳郡,汉文帝二年(前178)置城阳国,定都于莒。

王莽改莒县为莒陵。

东汉仍称莒县,属琅琊国,初都莒城,后迁都开阳(今临沂市)。

三国魏属青州城阳郡。

晋代,莒县初属徐州城阳郡,晋武帝太康十年(289)割属东莞郡。

南北朝刘宋时期,莒县属徐州东莞郡,郡治东莒;北魏时期,莒县属南青州东莞郡,郡治在莒;北周时期,改南青州为莒州,州治在团城(今沂水县城),莒县属莒州义塘郡,郡治在莒。

隋代,莒地后为州、为县,属琅琊郡。

唐代,莒县属河南道密州,置莒州。

宋代,莒县属京东东路密州。

元代,莒县属山东东西道宣慰司益都路总管府莒州,州治莒城。

明代,属山东布政使司青州府莒州,以州治莒。

清代,沿明制,仍称莒州。

1913年,改莒州为莒县。

1940年3月31日,中共领导下的莒县抗日民主政府成立。

1941年1月至1943年9月,中共先后在县境内建立莒中、莒南、莒临边、沂东、莒沂边、莒北、莒诸边7个县级行政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境内尚存莒县、莒沂县两个县级行政单位。

1953年7月,莒沂县撤销。

1953年8月,莒县属临沂专署管辖。

1968年3月,临沂专署改临沂地区。

1992年12月13日,莒县划归日照市。

城阳街道

城阳街道位于县城驻地,是莒国故城所在地和莒文化的发源地,现辖93个行政村,7.69万口人,3.2万亩耕地,总面积76.7平方公里。近年来,城阳街道坚持…[详细]

店子集街道

店子集街道位于沭河东岸,与莒县城区一河之隔,南靠335省道,西临206国道,北依胶新铁路,距日竹高速公路8公里,辖57个行政村,1.1万户,4万口人,…[详细]

陵阳街道

山东省莒县陵阳镇,位于县城东5公里,东临日照港60公里,南距兖石铁路、日东高速公路8公里,北至胶济铁路10公里,西至206国道3公里,境内335省道、…[详细]

浮来山街道

莒县浮来山镇东距莒县县城2.5公里,西与临沂市沂水县、沂南两县为邻。辖63个行政村,5.3万口人,5万亩耕地,对空面积63.43平方公里。是山东省首批…[详细]

阎庄街道

山东省莒县阎庄镇地处莒中平原,位于东经118度45分,北纬35度39分,在206国道西侧.南与城阳镇、浮来山镇相连,北与洛河镇接壤,东与招肾镇、城阳…[详细]

招贤镇

招贤镇位于鲁东南平原,日照市腹地,南距县城19公里,东距日照港70公里,北距青岛飞机场230公里,镇驻地距胶新铁路莒县站10公里。总面积 108平方公…[详细]

夏庄镇

夏庄镇位于莒县西南部,地处莒南、沂南、莒县、临沂、日照三县两市交界处,素有莒县“南大门”之称。镇内206国道纵贯南北,西连京沪、京福高速公路的日东高速…[详细]

刘官庄镇

莒县刘官庄镇位于莒县城南4公里处,南接日东高速公路,距国内最大的煤炭码头日照港60公里,206国道、莒竹公路、寨兰公路等主要交通要道交叉汇合…[详细]

峤山镇

峤山镇位于莒县县城东北十五公里处,西距206国道4公里,东邻本市的五莲县,北连桑元乡、招贤镇,南接龙山、店子两镇,西与城阳镇接壤,境内有莒桑、莒大公路…[详细]

小店镇

莒县小店镇地处鲁东南,日照市西60公里,地理坐标为东经118°50′,北纬35°21′,辖62个行政村,人口5.7万,对空面积120平方公里…[详细]

龙山镇

莒县龙山镇位于莒县县城东南部,辖56个行政村,总人口4.7万人,对空面积108平方公里。2004年全镇完成生产总值3.2亿元,地方财政收入实…[详细]

东莞镇

东莞镇地处日照市、潍坊市、临沂市交界处,周边与诸城市、沂水县、五莲县毗邻,被誉为莒县的“北大门”。该镇东靠206国道,329省道东西穿越,日东公路纵贯…[详细]

长岭镇

长岭原名石井,位于莒县城南10公里,是山东省日照市莒县一历史重镇,素有“古石井”之美称,相传有“先有古石井,后立莒县城”之说。镇域面积57平…[详细]

安庄镇

安庄镇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东邻青峰岭水库,西依刘家山,风景秀丽,环境优美。 该镇位于莒县西北部,距县城25公里。地处北温带,四季分明,雨量适…[详细]

碁山镇

碁山镇位于莒县西北部,是莒县西北之门户。现辖86个行政村,2.2万户,8.2万口人,镇域对空面积达197.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9.1万亩,是莒县镇域面…[详细]

洛河镇

莒县洛河镇位于山东半岛东南部,属新亚欧大陆桥东方桥头堡日照市,山青水秀,自然条件优越。南距联结京沪、京福高速公路的日东高速公路35公里,胶新铁路国家二…[详细]

寨里河镇

寨里河乡共有53个行政村,3.75万口人,面积72平方公里。近年来,在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该乡的各项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尤其是在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详细]

桑园镇

日照市莒县桑园乡地处莒县东北部,东临日照港,西靠206国道,南依日东高速公路,北部胶新铁路 横穿境内。交通便利,环境优良。 莒县桑园乡位于莒县东北…[详细]

果庄镇

果庄乡位于莒县城西北27公里处雪山脚下,境内西部为低山,其余大部为丘陵。全乡32个行政村,3.1万口人,47000亩耕地,对空面积64.38平方公里。…[详细]

库山乡

库山乡地处鲁东南、莒县县城北45公里处,座落在沂蒙山东麓,位于北纬35.24度,东经118.4度,属暖温带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年…[详细]

经济开发区

经济开发区是山东省日照市莒县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以下地名与莒县面积相当:
到莒县必去著名景点

莒县相关名人

莒县特产与美食
莒县民俗文化
日照市行政区划:
莒县导航
  • 莒县荣誉与相关排名
  • 返回电脑版
    注:数据来自网络,仅供参考。欢迎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