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称大赖,民国设保,因其管辖范围大,直至古山的源头村,故改称周源。1951年设周源乡其地包括今危家窠,下畲村委会辖区,1985年改设周源大队,1961年6月拆分地设下畲,危家窠2个大队,1984年改为村委会,地名沿用至今。政区划分:1984年改为周源村。辖上山、下山、停下、土际、百子坑、礼取坪、刚源、孔源、大山坊等9个自然组。人口面积:全村耕地1400亩,林地面积56000亩,2013年末辖区总人……。 |
周源村,地处通贤乡集镇周边,与通贤村、培才村相邻,全村辖7个村民小组,267户,1145人;总面积1678亩,耕地面积554亩,林地960亩,人均耕地0.48亩,人均林地0.83亩,即使在人多地少的通贤乡,周源村也是人均林地最少的村。周源村自然资源贫乏,有劳动力约650人,其中505人外出务工,占77.7%,主要是到广东珠三角一带从事建筑业和市政工程分包。村民的就业模式是:出门搞建筑,在家养乌兔。……。 |
该地名自得名沿用至今。1949年后,属河东乡。1953年属鄱阳乡。1958年成立周源大队,驻周源得名,属白舍公社。1961年属中和公社。1968年复属白舍公社。1971年又属中和公社。1984年由周源大队改名为周源村民委员会,属中和乡。2001年11月,随中和乡撤并入白舍镇。周源村……。 |
“周源”:周氏宗族迁至居住于此地而得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至1960年周源大队棣属于模汤乡,1958年新修飞剑潭水库,1960年模汤乡撤销,成立周源公社1963年小公社合并之后更名为周源大队棣属于楠木人民公社,1980年周源大队分为周源村,柘汤村。模汤村,1990年棣属于飞剑潭库区委员会。1993年成立飞剑潭乡人民政府,2003年税费改革时三个村又合并为周源村委会。周源村……。 |
原玛璜自然村与周家源自然村周姓为主,且坐落于源中。2020年,玛璜村与周家村的周家自然村合并建立周源村,村委会驻地玛璜新村。周源村……。 |
相传明代有陈姓人家居此,村名为里街,后绝。后有南京人迁入,以四周群山有九龙蟠底之势,取名九龙底。清代前期又有曹道红从福建迁此定居,把“九”改成周,以示周祥之意,借溪流的发源地的“源”字,取名周源。周源村在解放初建立周源行政村。1956年合作化时成立周源农业社。1958年公社化时属柳城公社三港管理区。1961年成立周源大队。1985年建立周源村村委会。2018年11月村规模调整时与黄西村撤建,并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