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玉村原名为钟峪村,民朝末代,深谷里有一水池很深,发现一石钟,现石钟在陕西凤翔城墙,古启名为钟玉,后改名为中玉村民委员会。民国时期属牡丹镇。1949年后称中玉村,属天水县第十、第十一区分辖;1958年公社化后,改为中玉大队,属秦岭公社;1983年公社改乡后,中玉大队改为中玉村,设中玉村民委员会,属秦岭镇,名称沿用至今。2016年撤乡改镇后属于秦岭镇,一直沿用至今。中峪村……。 |
明永乐年间建村,因曹姓先来此定居建村,故名曹庄,后因村址位于山沟的中部,更名为中峪。因该村民委员会位于中峪,故得名中峪村民委员会。1947年土改,1952年成立互助组,1954年成立初级社,1956年成立高级社,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属满城县,1961年属神星公社,1966-1982年为红星人民公社,1982年属神星公社,1984年为神星乡,1996年撤乡并镇为神星镇至今。中峪村位于神星镇政府驻地……。 |
据传四周均为山坡,中间是一个峪地,村在其中,故称中峪村。1936年宜阳县划分为4个区,第二区为石陵,中村峪联保属第二区。1943年废区设乡,中峪保隶属于石陵乡公所。1947年9月设乡,中峪乡属宜北县柳泉区。1949年2月石陵乡隶属于宜阳县柳泉区。1950年春中峪乡隶属于第三区(柳泉)。1958年8月实行人民公社化,中峪大队隶属于柳泉人民公社。1961年中峪大队隶属于石陵公社。1983年5月机构改革……。 |
中峪村位于县城西南20余公里处,是中峪乡人民政府所在地,全村总面积13.33平方公里,辖3个自然村,6个村民小组,共有376户,1080口人,耕地面积1850亩。中峪居县域西南,属全县最低地区。因此气候较为温暖、湿润,水资源较为充足,是典型的农、林、牧结合的农业区。自然环境优美,村民的经济来源主要是种植、养殖和外出务工,上年人均收入6800元.中峪是纯农区,主要种植玉米、谷子、豆类、薯类等作物。近……。 |
中峪村位于八芹公路以北五华里处,牛头山脚下,全村200户,529口人,耕种着1726亩土地,11个村民组,共有27名0党员。近年来,支村两委班子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社主义新农村建设这一目标,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整体要求,坚持主导产业强村,科技人才新村的发展思路,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因地质宜发展产业链条,现拥有桑园721亩,香茹大棚6座,红著淀粉加……。 |
中峪村是天津市蓟州区出头岭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1201191202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