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村位于天台山镇东部,北临肥成线,交通便利。现有人口940人,200户,党员30名,两委干部5人,2个村民小组,耕地面积1724亩,以传统粮食、棉花种植业为主,这些年调整种植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林果种植,发展果树150余亩,产业调整日渐盛行。村有集体资产办公室5间,村党支部书记周义民。 ……。 |
北宋时期,寇准由南方回汴京,路过此村,人马皆病,难以支持。为纪念此事,村民改村名为支村。清代属扶沟县陈楼地方。民国年间属扶沟县北区(白亭)。1949年属扶沟县五区(崔桥)。1958年设支村大队,属江村公社。1983年改为支村村民委员会,属江村乡。1990年属江村镇。支村村……。 |
据《重修洪福寺院记》碑文记载,此村曾叫伯疃。唐初,唐太宗令人在村西建立洪福寺,该寺是当时全国七十二大寺之一。寺内僧人发展到600多名,种地500余亩。建寺时,此地是支付钱、粮、物料之处,改名支村,宋、明、清代称支村,沿用至今。1950年,设村。1958年,成立汤阴县白家营人民公社支村生产大队。1962年,改属古贤公社(此后归属未变)。1983年,社改乡,队改村,称古贤乡支村村民委员会。2013年,……。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属罗湖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属下饶乡。合作化时由万年,支村2个初级社转入支村高级社。1958年成立支村大队。1984年8月改名为支村村民委员会。支村村……。 |
清末,该村归支村里支村堡管辖,民国时期,属朱成乡一保管辖。解放后,属四区三窑乡管辖。1956年,隶属路家乡曹家村。1958年,人民公社时期隶属巨家人民公社,同年12月,长武县并入邠县,属邠县巨家人民公社管辖。1961年,恢复长武县置,属路家人民公社管辖,成立支村生产大队。1984年政社分设,更名为支村村民委员会,属路家乡人民政府。2001年,路家乡合并入亭口乡,属亭口乡人民政府管辖。2009年,撤……。 |
北支村 位于礼元镇以东3公里处,交通方便,全村共有土地面积2200亩,耕地面积1900亩,自然条件恶劣,全村共有2个居民小组,370户,780人,党员22人。通过北支村支部、村委的共同努力,参照新农村建设的标准,以改善人居环境为切入点,以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使北支村通过这几年的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并逐步完善了两项基础设施建设:文体休闲广场和村两委办公室的建设,保证了支村两委有一个稳……。 |